试谈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2011-07-25岳存爽
岳存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语文也是这样。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喜欢上语文,自觉学习语文,从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使自己的学习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但目前初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缺失严重,在此做一分析,并提出对应策略。初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分析
初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缺失的原
因很多,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教师的原因、教材本身的原因等。
1.学生自身的原因。初中是学生从童年的无忧无虑走向成人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面临的学习任务比小学多,要求比小学高,面临升学的压力大。初中语文不再是简单的积累与感性认识,在思维方式、思考、理解、感悟的深度、难度上,都不同于小学语文。因此,在这个关键的过渡期,一部分学生缺乏进取精神,缺乏吃苦精神,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减弱了。现代社会是一个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网络、电视、电影等占据了学生许多时间,甚至有许多学生沉溺其中,对语文课本与课堂相当冷淡。
2.教师与考试制度的原因。初中面临考试与升学的压力,所以,语文教学围绕考试的指挥棒转动。考试怎么考,教师怎么教;不考的,不教。教材试卷化,课堂题目化,语文教学急功近利,范围狭窄,枯燥乏味。语文教学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成为了纯粹的考试技巧课。语文教学重考试“工具性”而轻社会应用“工具性”与“人文性”,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缺失的主要原因。
3.教材本身的原因。中国南北东西,无论是气候地貌,还是风土人情,都相差甚远。如:对一年四季的描写,广东的学生往往局限于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但是南方一年四季都有落叶,一年四季都有鸟语花开,春夏秋三季温差不大,人民生活习惯与风土人情跟北方也大不相同。因此,南方学生学习教材,远不如北方的学生亲切。另一方面,时间、文化的巨大差异、学生对古代文学有自然的陌生与畏惧感。教材编排课文,主要考虑的是以“主题”定单元,对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兼顾不足,因此学生对古典文学的亲近度、对古典文化的兴趣也就难以培养。
培养初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对策
1.教学民主,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让一个人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成功的心理满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无疑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最好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的基础是教学民主。陶行知在《创造教育》一文中说:“我要提醒大家,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要宽容、友善地对待学生,使学生觉得自己与老师及同学是平等的,自己是学习知识的主体。这样,就可以为教学创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创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2.突出情感教育,体现语文学习的人文关注与人文思考。“情人眼里出西施。”学习也一样。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离不开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感情,离不开让学生去体会人世间“直叫人生死相许”的“情”(各种情感)。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学会人文关注与人文思考,学生就会迷上语文这一科的学习。我认为突出情感教育的首要途径便是诵读,包括老师声情并茂的诵读和学生的反复诵读。诵读可以加深理解。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心理学家认为“人对外部事物的感知,人的内心情感,包括喜怒哀乐等都会以不同的声音反映出来。”通过诵读,学生可以加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与领悟,从而与作者心心相印,达到沟通与交流的目的。
3.切实落实语文实践活动,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学以致用。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适应实际需要。“实践出真知”,学生学到的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检验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所以,要特别注意落实语文实践活动。如学习冀教版《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建筑艺术单元后,我结合单元后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实地去观察了解当地建筑群或标志性建筑,写出自己的见闻和心得发现。这既可以激发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兴趣,了解社会,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也有利于学生运用和巩固知识,提高掌握知识的紧迫感,从而从自身的需要出发真正喜欢上语文,提高语文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