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语文生态课堂

2011-07-25卞光敏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1年6期
关键词:子弟兵黄果树瀑布

卞光敏

构建语文生态课堂,就是要强调平衡、有机、统一、亲和与融洽,从而使教学内部的亲和性、创造性、自主性、生态有机性受到最大限度的重视和得到最大限度的强化。创建语文生态课堂,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阳光、水分、空气充足的“生态园区”。

聚焦问题使课堂“生命涌动”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学生作为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表现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是一个鲜活的、发展的生命个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应该最大限度地得到尊重和关注。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一个“生命涌动”的语文课堂。有一位教育专家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堂教‘活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活”用教学方法。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写作者通过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黄果树瀑布其景之壮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黄果树瀑布》一文时,我就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读感悟文本。

笔者用一个问题贯穿整节课,即:作者到黄果树瀑布景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继而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有的学生朗读体味,有的学生偏好默读思考,有的学生喜欢在书上点线勾画,有的学生喜欢小组讨论,有的学生注意查阅相关资料……此时我没有硬性规定用什么方式学,这使得课堂气氛大大活跃起来。在大组交流时,大家畅所欲言,说得有条理,读得有感情,很快便感受到了黄果树的壮观景象。语文教学,不是靠老师的讲解就能掌握的,而是要让课堂“活”起来,靠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发现,赏析琢磨。

关注情感使学生“激情涌动”

引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是最高级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和气氛中学习,在进取和创造中成长。教师要带领学生冲破教材的桎梏,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学习,体验丰富而有序的生活真谛。

教育者应是个性情中人,各种教育现象都会在他心中掀起喜怒哀乐的波澜,孕思考于胸中,扬激情于课堂。成功的教师离不开激情,理想的课堂离不开激情。一个有激情的教师,课堂上就会投入,创意就会无限,诗意就会彰显,个性就能飞扬。但是,仅仅教师拥有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感悟文本,产生激情。

《大江保卫战》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通讯,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热烈赞颂了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子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深情。在导读这篇文章时我紧扣一个“战”字,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战”,是怎样“战”的,“战”的结果如何,从中体会对人民子弟兵的敬佩之情。在讲解怎样“战”一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写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战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哪几个典型事例?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展开阅读。文本阅读是一个阅读、理解、领会、欣赏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瞬间完成,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大约过了十分钟,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找到了三个典型事例:大堤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在学习这三个典型事例时,笔者“退居二线”,完全放手让学生学,让学生边读边批注,写出自己的阅读理解。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穿梭”“奔跑”“全然不顾”“鏖战”“伤痕累累”体现了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精神。“看到——看到——就像看到”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了军民鱼水情……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当同学读到“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一句时,读得语速偏慢,并无激情。我并未直接指出,而是将发言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讨论思考这个排比句写出了什么?再让学生读,结果进步很大。如此一来,学生便更深地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激情朗读让学生记住这个彻夜难眠的惊心动魄的夏季,记住了这些舍小家顾大家的解放军战士们。

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结论的记忆与背诵。知识是认识的结果,更是认识的过程,在教学中诱导学生发现、探求、辨别、判断,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课堂上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激发与保护学生学习的愿望——问的愿望、读的愿望、思考的愿望、追求真知的愿望,在生态语文的学习中体会快乐,增添自信。

猜你喜欢

子弟兵黄果树瀑布
瀑布之下
壮观的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游记
黄果树瀑布
人民子弟兵
黄果树瀑布
我是你的子弟兵
瀑布
爱心献给子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