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依托红霉素颗粒溶出度试验
2011-07-17张晔
张 晔
依托红霉素 (erythromycin estolate)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红霉素丙酸酯的十二烷基硫酸盐,对葡萄球菌属、各组链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均具抗菌活性。本品对除脆弱拟杆菌和梭杆菌属以外的各种厌氧菌亦具抗菌活性;对军团菌属、胎儿弯曲菌、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属和衣原体属也有抑制作用。本品系抑菌剂,但在高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也具杀菌作用。依托红霉素在水中几乎不溶,其制剂的类型及工艺可影响其溶出和体内的吸收。中国药典2010年版制剂通则中规定混悬颗粒应进行溶出度检查[1],依托红霉素颗粒为混悬颗粒,但正文中对溶出度检查并未做规定[1],为确保临床用药有效,本文通过对依托红霉素颗粒溶出行为的考察,并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依托红霉素颗粒溶出度的方法,可为制定依托红霉素颗粒溶出度检查法提供依据。
1 材 料
UV-240紫外分光光度计;ZRS-8G型溶出度测定仪。依 托 红 霉 素 颗 粒 (75 mg), 批 号 :20101105 20110106 20101204,均为市售品。依托红霉素原料,A厂提供。盐酸、硫酸均为分析纯。
2 方 法
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称取依托红霉素原料适量,用含0.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盐酸溶液(9→1000 ml)溶解并稀释成83 μg/ml的溶液。精密量取5 ml,精密加硫酸溶液(75→100)5 ml,摇匀,放置 30 min,冷却至室温,照分光光度法在350~55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在482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2 线性范围考察 称取依托红霉素原料适量,用含0.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盐酸溶液(9→1000 ml)溶解并稀释成浓度分别为 40、60、80、100、120 μg/ml的溶液。精密量取上述溶液各 5 ml,分别精密加入硫酸溶液(75→100)5 ml,摇匀,放置30 min,照分光光度法在482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结果吸光度分别为 0.274、0.415、0.546、0.691、0.838。 回归方程A=0.007C-0.008 8(r=0.999 6),表明在 40~12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3 辅料干扰情况 称取按处方配制的辅料适量 (约相当于平均装量),加含0.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盐酸溶液(9→1000 ml)900 ml振摇溶解,用 0.8 μm 滤膜过滤,精密量取续滤液 5 ml,精密加入硫酸溶液(75→100)5 ml,摇匀,放置30 min,冷却至室温,照分光光度法在482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结果辅料在此波长处无吸收,表明辅料对样品溶出度测定无干扰。
2.4 溶出行为考察 取批号20101105批样品,考察其溶出行为。取样品6袋,照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C第二法),以含0.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盐酸溶液(9→1000 ml)900 ml为溶出介质,分别以转速为 50 r/min和 75 r/min 进行溶出, 经 5、10、20、30、45 min 时各取溶出液5 ml,以0.8 μm滤膜过滤,同时分别补充新鲜介质各5 ml。取续滤液用溶出介质稀释成83 g/m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本品10袋,分别精密称定内容物重量并计算平均装量,混匀,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平均装量),用乙醇15 ml溶解后,用溶出介质稀释成83 μg/ml的溶液,滤过,取续滤液作为对照溶液。精密量取上述溶液各5 ml,分别精密加入硫酸溶液(75→100)5 ml,摇匀,放置 30 min,冷却至室温,照分光光度法在482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吸光度的比值计算每袋的溶出量。溶出曲线见图1。
图1 溶出曲线
结果表明依托红霉素颗粒在含0.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盐酸溶液(9→1000 ml)中溶出性能良好。转速对其溶出速率影响不大,无论50 r/min还是75 r/min在30 min都能达到溶出平台,且6袋样品具有良好的溶出均一性(RSD<5.0%)。
2.5 样品的溶出度测定 取三批样品,照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C第二法),以含0.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盐酸溶液(9→1000 ml)9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 r/min,依法操作,于30 min时取溶出液适量,以0.8 μm滤膜过滤,取续滤液用含0.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盐酸溶液(9→1000 ml)稀释成 83 μg/m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本品10袋,分别精密称定内容物重量并计算平均装量,混匀,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平均装量),用乙醇15 ml溶解后,用溶出介质稀释成83 μg/ml的溶液,滤过,取续滤液作为对照溶液。以下操作同2.4项下,计算三批样品的溶出度,结果均大于90%。
3 讨 论
本文选择用含0.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盐酸溶液(9→1000 ml)作为溶出介质。实验证明,依托红霉素颗粒在含0.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盐酸溶液(9→1000 ml)中溶出良好。考虑到本品为粉末,采用转篮法,往篮中倒样品时易撒出,把篮体连接到篮轴时由于震动也会导致部分细粉漏出造成误差,故本文采用桨法试验。依托红霉素的化学结构上无共轭双键,在紫外光区无特征吸收,无法直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故用硫酸显色法测定。硫酸显色反应时,能够放出大量的热量,为了保持样品之间的一致性,需要注意硫酸的加入速度应比较缓慢,使热量能够均匀地逐渐散发出去,加硫酸后要摇匀,要放置至室温后再测定。
本实验对转速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50 r/min和75 r/min对依托红霉素颗粒的溶出行为影响不大,故建议选择50 r/min。依托红霉素颗粒在30 min即能达到溶出平台,建议溶出时间定为30 min。限度建议参照依托红霉素片定为70%。
本文采用自身对照法计算溶出量,可抵消由主药原料效价之间、制剂含量之间以及辅料之间等可能存在的差异对溶出量测定的影响。
[1]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S].二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附录 14,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