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臭氧治疗脑缺血半暗带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表现

2011-07-17李新民赵美臣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9期
关键词:暗带脑梗塞臭氧

姚 勇,李新民,赵美臣,董 阳

脑缺血半暗带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我国城乡居民健康和寿命,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疗效往往不能令人满意,50%~70%的生存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评价脑缺血性半暗带的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与价值;确定影像学半暗带的病理基础,特别是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筛选出有临床指导价值和普及价值的影像学半暗带的检查方法及意义。为了探讨臭氧自体血回输对脑缺血的治疗价值,笔者对所在医院近1年脑梗塞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所在医院神经内科自2010-06~2010-10收入50例脑梗塞患者中,经CT检查为缺血性脑梗塞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治疗前后的CT影像学对比研究。治疗组25例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5~70岁;多发性脑梗塞18例,基底节区22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5例,脑干梗塞1例。对照组25例中男15例,女10例;多发性脑梗塞19例,基底节区23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4例。

1.2 入选标准 ①年龄35~70岁,性别不限;②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性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检查确诊为卒中,排除脑出血、肿瘤、外伤、寄生虫、代谢性障碍引起的卒中患者;③初次卒中或再次卒中;④发病72 h内入院;⑤连续入组。

1.3 排除标准 ①无症状及体征的静止性缺血卒中;②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③已进行溶栓;④患病前即肢体伤残;⑤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及近期心梗、妊娠和臭氧过敏者。1.4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对照组):根据TOAST分类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扩容降纤治疗。臭氧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方法于健侧上肢肘静脉抽取静脉血100 ml与预设定O3浓度(47 μg/ml)气体充分混合后静脉回输1次/d,连续10 d为1疗程。

1.5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前后对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疗效评定。依据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①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脑残程度为0级;②显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③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或增加18%以上或病死[1]。

2 结 果

2.1 CT表现 治疗前50例脑梗塞中3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表现为灰白质分界不清,边界范围脑回增宽、脑沟、裂变浅仍按病变区闭塞动脉分支供血区分布,似楔形或扇形。CT值测量几乎与脑组织相似。24例脑梗塞表现为斑点状低密度灶,范围较小,发生边缘带区梗塞则呈线条状低密度影。中期表现为大小不等多发融合成片状,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很难以某一动脉分支闭塞来解释。治疗后两组复查CT表现:治疗组与对照组在3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缺血灶半暗带均基本恢复正常,而治疗组影像学表现要好于治疗前,在急性缺血性脑梗塞中,涉及梗塞的部位、范围、面积、大小、脑叶,而有所差别(另文讨论),治疗组1例脑干梗塞与治疗前CT比较变化不大,而临床效果较好。

2.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10 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治愈率、显效率、进步率、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后者。见表1。

2.3 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比研究 影像学半暗带的显示DWI和灌注CT敏感性较高,常规T2WI的特异性较高。取得的成效:“脑缺血性半暗带影像学检查方法与臭氧自血疗法”项目所提出的超早期缺血性半暗带存在形式,在临床应用降低了脑梗塞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的综合多种影像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临床应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显著提高了临床早期诊断率。

3 讨 论

脑缺血半暗带(IP)是脑组织缺缺氧所致的脑细胞点活动停止,功能丧失,但形态结构保持完整的脑组织,其特征为脑组织位于严重缺血中心区周围的低灌注区,具有可逆性及可变性[2],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在有利情况下可转化为正常灌注区,在不利条件下转化为梗塞区,这就强调了就诊时间的依赖性,临床意义在于挽救可逆性缺血性脑组织,即挽救IP。

表1 两组疗效

本组3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经临床10 d分别两组治疗后复查;缺血性半暗带均恢复正常,CT表现为缺血期出现的水肿,脑灰白质分界不清,脑沟变浅、闭塞,局部脑回变扁平,确诊IP早期诊断(治疗时间窗)即成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的研究关键。两组对比治疗影像学分析,治疗组改善脑循环,恢复细胞功能方面臭氧能迅速为病变组织提供氧气,并快速恢复脑水肿,而CT图像上观察明显好于对照组图像。

臭氧治疗可大大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血液循环,激活红细胞代谢,提高人体的组织活性,是组织供氧情况及时得到改善,恢复细胞功能,避免供氧不足而引起水肿,而脑组织水肿的后续性瘢痕示产生偏瘫的主要原因。

本组资料显示臭氧综合治疗脑缺血半暗带效果显著。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臭氧能预防和减轻脑水肿的产生,改变血液中血小板的泵合方式,抑制血栓进度,迅速挽救缺血性半暗带(IP)及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脑梗塞预后。

通过应用臭氧自体回输血综合疗法治疗缺血性半暗带10 d后两组观察,治疗组的治愈、显效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臭氧能降低纤维蛋白原,抑制血小板,改善血流变学,可逆转脑梗塞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预防和减少脑血栓的形成,而CT影像学表现也证实了临床的治疗效果。

[1]王得新.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21(1):60.

[2]陈清荣.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猜你喜欢

暗带脑梗塞臭氧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文印室内臭氧散发实测分析及模拟
重视急性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带的临床评估和治疗
寻找卒中半暗带的思想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利用臭氧水防治韭菜迟眼蕈蚊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臭氧分子如是说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