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析

2011-07-14王乾光李一红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10期
关键词:经理人事务所会计信息

王乾光 李一红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会计法规体系尚不健全

首先,目前会计法规制度之间不相协调,比如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之间,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都存在不相协调之处,这必然给经营者、会计人员与监管部门、社会公众之间的选择空间。其次,由于企业经营活动范围的扩大,业务的多样化,导致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选择范围的扩大,从而给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留下了钻空子的机会。

(二)经济利益驱动

任何虚假的会计信息背后必然牵涉到某些集团利益。为了向银行获取信贷资金、发行股票、增发股票、业绩考核等,就会采取虚增收入、少列支出,把利润做大做好。反之,如果为了想减少纳税,就会采取少计收入、虚列支出,做小业绩。这两种情况都是编制虚假财务报告从而获取不当利益。

(三)公司治理不完善

首先,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大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决算、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机制,在国有上市公司更是如此,导致内部管理权限失控,不相容职务无法制约,给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机会。其次,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未能起到有效作用,我国法律法规设立审计部的领导机构未作明确规定,设立的审计部,由董事会领导,或由监事会领导,或由总会计师领导。如果由总会计师领导,而总会计师又由总经理领导,导致董事会无法有效监控总经理的工作,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另外,内部控制制度也不健全,内控制度形同虚设,不能有效落实来查处无意的过错和有意的造假,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四)部分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一方面,有些会计人员墨守陈规,不求上进,对企业会计法规准则不熟悉,对某些经济活动尤其是复杂的经济活动缺乏正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在新规则、新制度出台较多的时代,会计人员现有素质更加无法适应新环境和新业务的要求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目前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不高,缺乏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处理会计业务时,忽视会计职业道德,违背职业操守,在利益驱动下,通过随意转移收入和费用,从而人为调节利润,对不同使用者提供不同报表,成为虚假会计信息的直接制造者,向使用者披露不实会计信息,从而误导相关决策。

(五)外部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

首先,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很大部分营业收入来源于被审计的上市公司,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独立性不强,两者之间很容易达成某种勾结。其次,政府各部门的监督,各自为政,职能交叉,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导致监督成本高,监督效益却低。最后,对虚假会计信息的日益泛滥,行政处分的作用不大,而刑事处罚过轻。

二、全流通时代会计信息失真的新原因

(一)控股股东成为二级市场的参与者,利用会计信息操纵股价意图更加明显

股权分置改革前,控股股东的利益只注重资产净值的增减,不关心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及其波动。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一股独大”的地位并未改变,同时由于全流通增加了利用其控制地位从二级市场上获取资本利得。全流通意味着控股股东可以在证券市场直接抛售股票套现,同时控股股东还具有信息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大股东利用虚假会计信息来操纵公司股价,从而获取巨额股权收益的动机更加强烈。

(二)与股价联系的管理层激励制度,使高管为牟取暴利粉饰报表

管理层激励制度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股权激励方式,被股东采用来考核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业绩,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公司高管的激励中。全流通时代,这些制度一方面能够激励高管努力工作,另一方面却诱导企业高管通过做假账来操纵股价。股权激励对高管来说存在着巨大的股票收益,同时,由于内部人控制问题,使得高管具有更大信息优势来通过操纵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或以信息披露来操纵股价,进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一)健全会计法规体系

首先,在准则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应协调好相关利益集团的制衡关系,减少其对准则的抵制与抵触行为。其次,由于会计政策及其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减少会计程序和方法的选择性。最后,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要求会计准则的制定要有前瞻性,要解决实际中的新问题,及时弥补准则中的不足和漏洞。

(二)加强公司治理

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董事会,使其对公司的具体经营决策起到监督指导作用。其次,对国有股占较大比重的公司,国有股作为大股东存在缺位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应通过国有股减持,引入其他投资者,降低国有股比重,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防止内部人控制,从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再次,审计委员会应有独立董事组成,由董事会领导,从而限制管理层在会计信息方面的权利,达到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最后,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预防及纠正会计工作中的失误,减少会计信息失真。

(三)规范高管股权激励机制,完善经理人评估体系

首先,应完善对上市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机制,使之成为科学考核高管的标准,及时、充分、完整地披露相关信息,从而使该机制更为合理、合规。其次,对于高管利用其虚假会计信息披露从而取得的收益及业绩奖励,应返还给公司或收缴给监管部门,从而约束管理层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最后,应规范经理人市场,构建经理人的评估体系,考核经理人的行为、业绩,形成声誉等级,对不良声誉的经理人在媒体公布,从而使经理人放弃机会主义,注重长期利益,减少经理人为一时利益而会计造假,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首先,在业务素质方面,要求会计人员加强业务教育与继续教育,准确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及法律法规,才能对经济的快速发展下遇到的日益复杂的经济事项,采用科学的会计处理方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其次,在执业道德方面,一方面对在校会计学专业的大学生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课程,为走进社会工作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对在职会计人员做好执业道德方面的继续教育。同时,建立会计诚信档案,对违反会计诚信的人员进行记录,并做出相应处罚。

(五)完善会计外部监督体系

首先,要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外部监督,一方面对会计师事务所实行评级制度,在审计项目招标时优先考虑高等级的事务所,从而使事务所勤勉诚信提高执业质量,增强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另一方面,开展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检查,对与上市公司勾结出具不当审计报告与鉴证报告的事务所及执业者,应根据具体情节,采取吊销执业资格、罚款的处罚措施,以防止事务所的道德风险。其次,应理顺政府各部门关系,实现信息共享,形成有效监督,加大对会计造假者的处罚力度。另外,引入社会公众媒体的监督,使造假者受到广泛的社会约束。

猜你喜欢

经理人事务所会计信息
设计事务所
设计事务所 芬兰PES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事务所LLA建筑设计事务所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2017 年度业务收入前100 家会计师事务所信息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