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云书签

2011-07-12

检察风云 2011年23期
关键词:齐奥螺丝刀科斯

风云书签

中立行为的帮助

作者/陈洪兵 出版/法律出版社

面包店老板知道夫妻关系紧张的女邻居可能将面包用于毒杀其夫却仍向其出售面包,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帮助犯?五金店老板琢磨小偷模样的顾客可能将螺丝刀用于入室盗窃而向其出售螺丝刀,能否构成盗窃罪的帮助犯?外观上无害、本身不具有犯罪性质的行为,客观上对他人犯罪的实施起到了促进作用时,若行为人主观上至少存在间接故意,按照传统帮助犯的构成要件,作为帮助犯处罚似乎无可厚非。这里问题的核心在于:对于中立行为的帮助,如何划分不可罚的中立行为与可罚的帮助行为的界限。本书认为中立行为的特殊性不在于行为的主观要素,而在于行为本身,行为的中立性决定了行为的危险性在规范性评价上通常没有制造不被法所允许的危险,没有达到值得作为帮助犯处罚的程度,故通常应否定帮助行为的存在,否定满足了帮助犯的客观不法构成要件,否定帮助犯的成立。

正义之镜

作者/齐奥科斯(美) 译者/李晟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1973年詹姆斯·博伊德·怀特的《法学的想象力》一书的出版,代表了法律、文学这一交叉学科的现代发端。怀特认为法学教育应该把文学研究包含在内,法律应该作为艺术来研究,而非社会科学。他说,表达正义要靠一种混合性的想象行为,要从过往的小说、诗歌、戏剧作品中引用资源。

本书作者齐奥科斯基以研究古典文学、古典思想著称,他并不急于调用过去的文本来针砭现实,他是一个作史料分梳工作的人,通过梳理《安提戈涅》《审判》《三年》等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揭示了文学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即文学作品反映的是“在任何社会中变革的社会价值与保守的现行法律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与紧张”。

别样的法律导论

作者/曼塞尔(英) 梅德亚德(英) 汤姆森(英)

译者/孟庆友 李锦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学生还没有“像法律家那样思考”之前,是否应该有一册特别的法学导论,专门来质疑有关法律和有关法律与社会关系的常识性假定,或者也一并质疑统治者的宣称呢?在深入思考法学教育的多种观点中,颇为流行的观点之一认为:法律是明确的研究客体,它被独特的界限和分类方法清晰定义与标划,组成了一个可被认知的知识体系。在综合性大学内组建法学院,法学自身又宣称具有独树一帜的逻辑模式、推理模式和判断模式,这一切实际上都在加强这一观点。

本书挑战寻常的法学导论。它主张,即使当法律自呈中立的情况下,法律本质上仍是政治性的,并体现少数人的利益。本书将法律视为某种意识形态和政治,并且批判地评价其在构建与维系一个全球化且资本主义化的世界中所做出的贡献。

猜你喜欢

齐奥螺丝刀科斯
Cardinali lives without electricity卡尔迪纳利的无电生活
自己的选择
自制磁性螺丝刀
实用的螺丝刀装置
带螺丝刀的剪刀
真实世界的法律金融学——金融法研究的科斯方法
“看不见”的桃花源——浅析勒·克莱齐奥《看不见的大陆》
破茧而出、羽化成蝶——论勒·克莱齐奥《寻金者》对通往乌托邦之路的探索
中国决策者更应读懂科斯
“严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