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创新模式

2011-07-12尹耀武皇甫传杰

群文天地 2011年12期
关键词:学习者教学内容情感

■尹耀武 皇甫传杰

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是一种综合的、具有立体思维理念的发展观。它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建构逻辑思维和系统思维,有效地提升人的生态思维配合人的上升和持续发展,整体反映和把握人的存在和意义。构建主体性课堂创新教学模式,使学习活动从传统的受动性转到了能动性层面上来。在此层面中,学生充分深入到独立开展的学习活动中,引发独立思考,在自主探究知识的发生,引导自我发展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摆脱对教师的过分依赖。本文主要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习过程三个环节以及三环节中起到静、动、伏、起作用的情、策两点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旨在正确树立和发展人的意志、思维与情感,突出高职教育的特征。

以“情”投入是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支撑点教育的主体是有“情感”的“人”。《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能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教学活动是人与人的信息交流与传递,教师有了情感的投入,才能真正的赏识学生,善于表扬学生,懂得尊重、认同学生的每一点价值,激活学生的内在情感,产生自我实现的内驱力。有情感投入的教学是最容易有丰厚回报的教育,情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潜能,是主体性教学实施的无穷力量,是主体性学习的内驱力。通过情感的激发,学生这个“人”不仅是能学习的,而且是能“独立、主动和创造”地去学习。教师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情感品质: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表里一致;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重视他的感情和意见;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教师有这四个方面的品质,就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可以免除学生精神的威胁和挫折,学生就会自觉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主体性,是能力发展延展可持续的基础。

以“智”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是主体性教学模式的贯穿线发挥主体性,必须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中突出“智”的教学活动原则,“智”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

以“序”组织教学内容,知识序和认知序相结合。从知识性来看,每门学科的知识都是有机的整体,各个概念和各条原理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性、系统性、连贯性和关联性,这种内在联系即为知识本身的“序”。从学习者来看,学习者认知的发展也有内在的程序性和连贯性。如从已知到未知、从感知到理解、从巩固到应用、从具体到抽象、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及远等等,这是学习者认知的“序”。学科知识的序不一定就是学习者认知的序,因此教学内容的组织既应考虑知识的序,又必须遵循学生认知的序,只有通过对教材的合理组织把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很好地结合起来,才会有利于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知识,突出学生主体性学习的位置。

知识要遵循网络化原则。从纵的方面看,知识脉络要清楚,上下位联系应环环相扣。对重难点内容要前有铺垫,后有延伸、发展。从横的方面看,不仅要注意本门学科同层次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贯通,同时也要注意邻近学科间的相互联系、贯通与渗透。

选择最优化的组织方式。学习受多种因素制约,教学内容的组织也应有多种不同方式。虽然不同的组织均可达到同一教学目标,但其效能却大不一样。我们在进行教学内容组织时,除考虑各部分外,既要充分考虑各种制约因素的协调,又要把握各部分内容上下左右的衔接,才能达到整体最优化。

以“智”贯穿教学过程,学习主体的主体性发挥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连接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完成,教师需要以智慧来完成教学过程。智的体现为“隐”,教师只为过程的引导者;学生则以“显”的方式活动于课堂过程,进行主体性的认知、表达、操作,从而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独立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现代课堂教学过程不仅要给学生以“鱼”,更要授学生以“渔”;不仅要教会学生以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敢于创造的能力。

“任务驱动”的学习过程是主体性学习的核心面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以任务为中心进行学习动机、成就动机的驱动,精心策划好若干实现任务的途径,将“目标——成就——评价”的课程内容,以“主题任务——创作经验——表达”的形式来组织。针对学生的认知结构、智力条件和发展阶段的实际差异,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任务驱动的过程中做好“收”与“放”的关系,所谓“收”就是化零为整,将讨论、实验的结果要归纳整理;所谓“放”就是化整为零,课后布置的思考题具有开放性,布置的练习作业具有多样性。

动态合作是主体性学习的升华点主体性教学是在任务活动中生成,活动中赋予,并在活动中发展的,任务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他们各自的个体上,而且也体现在他们的群体上,教师应当鼓励同学间的相互合作,集思广益,依靠群体的力量来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动态合作教学本身是一个充满了知识交融,思维交锋,情感共鸣和思想共振的过程。以动态合作学习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也要深入到合作小组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并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与监控,帮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合作形式,并时时给予合作策略的指导,强化动态学习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学习者教学内容情感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情感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