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莉莉:为保护“上海话”大声疾呼

2011-07-11文/信

上海采风月刊 2011年8期
关键词:沪剧宋庆龄上海

文/信 芳

“马莉莉是当代沪剧艺术的重要代表。她很好地继承了前辈演员的艺术遗产,又努力吸收现代剧场艺术,把握每一出戏的美学格调,深入刻画角色性格,并把这一切都熔铸成自己的生命形态而投入舞台,使沪剧至今没有出现衰弱。”这是1991年马莉莉从艺30周年举办个人专场演出时,著名学者、时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余秋雨先生赠与的祝词。

晃眼20年过去了,日前我见到她,再次提及这段祝词,已经渐渐淡出沪剧舞台的马莉莉不由激动起来,当年“风华正茂”的岁月似又重现在眼前,但又表现出难以抑制的忧心。她毫不讳言:今昔已不能同日而语,现今沪剧出现“颓势”,其市场“萎缩”已是不争的事实。当然,作为沪剧这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之一,她岂能甘心?为“传承”作了大量调查和研究后,她发现根本原因是:沪剧所依托的基础——上海话已经开始“退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为此,在上海市政协会议上,马莉莉委员不由大声疾呼:上海话,要尽快地保护和规范!

从“学艺登台”到“崭露头角”

一个随团的小演员成长为一位沪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在沪剧艺术的园地里耕耘了50个春秋,如今虽已过花甲之年,但她风采依旧,亲切的笑容、甜美的嗓音让人感到既熟悉又亲切。回想当年学艺登台、崭露头角的情形,平时信奉“宁静致远”的她,似乎也不能平静,尘封的记忆又被打开。

从小聪颖活泼的马莉莉,因母亲特别喜欢沪剧的缘故,她对沪剧也情有独钟。“记得还是在幼儿园时,其他小朋友都唱歌、跳舞,我就一本正经跟老师说,要唱一段沪剧给大家听。可以说,我从小对沪剧就很痴迷。”马莉莉回忆说。

就在马莉莉小学毕业那年,上海杨浦区戏曲学馆来校招生。全家人为她该选择什么样的剧种而争论,这时,酷爱沪剧的母亲说话了:“女儿是我的,我作主,就考沪剧!”马莉莉考进了学馆,开始了学艺生涯。

最初的学艺是艰苦的,练功苦,生活条件更苦。当时正遇上三年自然灾害,食物紧缺,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的马莉莉总是感到饥肠辘辘,但练功从不偷懒。还是应了那句话,机会给了有准备的人。毕业后,马莉莉跟着爱华沪剧团转战数个大剧场。那年,爱华沪剧团正在演出《南海长城》,一位扮演甜女的演员突然因病无法上台,当时离开场还有两个小时,袁滨忠老师心急火燎地走进化妆间,来到马莉莉身边:“莉莉,你上吧!”马莉莉又开心又惶恐地上了场。“当时我还没有舞台经验,一边演,一边竭力掩饰自己的紧张,给自己打气,总之不能让老师们失望!”

这场让领导和同事们捏了一把汗的演出就这样被演下来了,马莉莉说,“接下来的演出,我一天比一天演得好。甜女是我随团以后,第一个有名有姓的角色。”

十年文革,上海几十家剧团或被遣往干校,或遭解散,唯有爱华沪剧团得以幸免,原因归功于它有一出剧目《红灯记》。而这出戏对马莉莉也有特殊的意义。1966年,她被选上饰演B角李铁梅。马莉莉明白这是她的重要机遇,所以当A角演出时,她晚上拼命地看戏,白天练功时又拼命地琢磨。机会来了,一个酷暑下午,日场《红灯记》让她上演。“李铁梅”首演是韩玉敏老师,她的表演有口皆碑。马莉莉平时一直关注老师的表演,从模仿到体会,到自己登台演出。第二年,她欣喜地获得了和自己老师韩玉敏、袁滨忠同台演出大戏的机会。韩老师已“升格”演李奶奶,马莉莉演李铁梅。通过与两位老师的合作,她的演艺大大长进,不仅从老师身上学到了表演,更学到了自信。《红灯记》是马莉莉平生演出的第一部大戏,自此她一发不可收,在演艺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雾中人》中饰白灵

从“英雄花旦”到“演啥像啥”

1973年,爱华沪剧团与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合并成上海沪剧团,马莉莉随团加入,这是她艺术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上海沪剧团荟萃了众多沪剧名家,有丁是娥、解洪元、邵滨孙、石筱英、凌爱珍、王盘声、韩玉敏等,对马莉莉来说,不仅能向前辈学习更多,同时为她提供更大的施展舞台。并团不久,她就出演了《沙家浜》中的主角阿庆嫂,她的舞台形象显出熠熠光华。

粉碎“四人帮”后,戏曲舞台开始复苏,而马莉莉迅速进入了艺术生命的高峰期。《张志新之死》是她的一个重要剧目。这个根据张志新烈士的事迹改编的戏演于1979年,创作过程中,马莉莉与编剧余雍和、导演杨文龙等专程去沈阳采访,为了体验角色,还带上镣铐走进当年关押张志新的监房。正因为有了深切的体验和强烈的创作激情,所以在舞台上,她把张志新的高瞻远瞩、刚毅不屈刻画得特别真切动人。

这一时期,马莉莉连续扮演了韩英、陈芳芳、张志新、白莲花等一批叱咤风云的女英雄,因此人们戏称她为“英雄花旦”。但马莉莉懂得,扮演英雄,不是简单地作英雄状便可奏效的,重要在于挖掘并展现出英雄人物性格中的丰富内涵。

1982年,首任上海沪剧院院长的丁是娥决定把曹禺名著《日出》搬上沪剧舞台,并且指定马莉莉扮演主角陈白露。这对“英雄花旦”可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陈白露是一个旧时代的人物,她集大学生、交际花于一身,是个性格复杂的女性。马莉莉对此很不熟悉,又无法去体验。然而,她勇于去迎接这一挑战。她大量翻阅资料,反复揣摩剧本,向曾经演过陈白露的话剧前辈白杨、严丽秋、导演凌琯如等请教,经过艰苦的艺术创造,终于使陈白露这个角色在沪剧版中站立起来。

《日出》的成功是马莉莉表演和演唱艺术趋于成熟的一个标志。丁是娥称赞她“演啥像啥”,这是老艺术家极高的评价。此后,她的艺术创造力更如瀑泉喷涌而出。1983年8月,创作演出了现代戏《寻娘记》,马莉莉在剧中扮演女主角梅莘。这位具有心灵美的女医生,把无依无靠的奶娘接回家中赡养,而其丈夫却对此大为不悦。全剧通过寻娘、赶娘、追娘、认娘等一系列戏剧情节,鞭挞了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歌颂了尊老爱老的美德。马莉莉塑造的梅莘形象真挚、热情、亲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演出后深受欢迎,连演280多场,观众达20余万人次,后来又拍摄成电视剧《屋檐下的白玉兰》,影响很大。

此外,她在《啼笑因缘》中一饰两角,同时扮演沈凤喜与何丽娜两个面貌相似,但身份、举止、性格迥异的女性。她还在《雷雨》中出演主角繁漪。1988年赴香港演出,香港观众称她有丁是娥的神韵。频繁的艺术实践,辛勤的艺术创造,使马莉莉由此成为当时沪剧界最有影响的一位中年演员。而马莉莉更是在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党的文艺工作者,1986年7月1日,她光荣入党。

《宋庆龄在上海》马莉莉(左)饰宋庆龄,华雯(右)饰宋美龄

《风雨同龄人》马莉莉饰钟佩文、吕贤丽饰陈洁

从喜摘“白玉兰”到“梅花”映山红

一个优秀的演员,总是不断地超越自我,探索与创造永无止境。而对马莉莉来说,她的艺术生涯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1989年,成立“直属团”,开创了“文企联姻”的先河;1993年,她当起了“自收自支”的浦东分院院长;1999年,她又敢吃螃蟹,成立了“马莉莉工作室”。而难得的是在这三个节点上,她均向观众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1989年,马莉莉的直属团排演新戏《雾中人》。这个戏题材独特,描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俘归国后的坎坷人生。马莉莉以前扮演的张志新、陈白露等人物,一般性格比较明朗并富有造型感,《雾中人》中的女主角白灵却迥然不同。她在战俘营中不屈不挠,九死一生,但遣返回国因有变节嫌疑而屡遭颠沛,后在山村担任教师,蒙冤受屈三十年,默默寡言,性格深沉。马莉莉紧紧抓住白灵性格中一个“韧”字,表现她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坚贞。表演上改变了以往注重外部造型的方法,更多地运用眼神及细腻的情绪变化来刻画人物,在艺术创造上实现了新的自我超越。当年6月,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首次举办,评委会以“全票”将主角奖的桂冠授予了成功饰演白灵的马莉莉。同年10月,《雾中人》应邀参加1989年上海文化艺术节,又喜获优秀成果奖。

1993年,出任上海沪剧院浦东分院院长的马莉莉推出《风雨同龄人》。新戏讲述的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昔日插队落户的知青钟佩文,以美国梦达公司总经理的身份重返故土,到浦东投资,而在谈判桌上重逢了当年的老同学、恋人欧阳杰。马莉莉扮演的钟佩文是一位从泥泞的人生路上走过来的“不惑”女性,下乡、返城、出洋、回国,爱情的挫折、家庭的破碎、事业的艰辛,酸甜苦辣铺满了她从失望到彷徨到重建希望的人生之路。同为新中国的同龄人,马莉莉将钟佩文回国寻找失落的梦的复杂心态,通过真挚而细腻的表演,感人肺腑的演唱,将她演绎得亲切而感人,强烈地拨动了同龄人和广大观众的心弦。同年《风雨同龄人》赴福州参加第三届中国戏剧节并获创作奖、优秀演员奖。次年,马莉莉又凭此戏摘走了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1999年,马莉莉组建的“马莉莉文化工作室”一眼看中了《宋庆龄在上海》这个剧本。要在沪剧舞台上首次塑造宋庆龄,她深感压力不小。宋庆龄的形象那么深入人心,沪剧怎么演?马莉莉又怎样演?化妆师经过几次造型,终于在宋庆龄和马莉莉之间准确地寻找到了异同点和契合点,“很像!”首先外型在同事中获得了通过。但马莉莉很清楚,仅此远远不够,要展现国母高风亮节的情操和胸怀,更要捕捉宋庆龄特有的气质、风范和神韵。为此,她翻阅了大量有关宋庆龄的书籍、资料,由此反复揣摩宋庆龄的举手投足和音容笑貌。《宋庆龄在上海》表现的是三十年代的往事,但考虑到观众对国母的印象大都是建国后的形象,因此在舞台造型时,马莉莉有意往宋庆龄的中老年形象靠拢,为的就是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宋庆龄”。她抓住了宋庆龄“从从容容、细语春风”的气质特征,仿佛生活在宋家的客厅里、花园中,一步一步走进了宋庆龄的世界。“像,像,太像了!”听到广大观众对她评价时,马莉莉为自己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既伟大又近人的“平民国母”的动人形象而高兴。作为她艺术生涯中的巅峰之作,1999年11月,《宋庆龄在上海》赴湖南长沙参加由文化部、中国剧协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演出,一举获得了编、导、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多项一等奖。

从振兴沪剧到保护“上海闲话”

“现在很多上海小囡已经不会讲、讲不好上海闲话了,这让我非常担忧。”在上海市政协召开的专题会议上,两届委员马莉莉一提出这个话题,就引起与会者的热议。不少委员有了共识:“规范和保护上海话应提上日程,而最重要的,是弘扬上海城市文化,留住城市之魂。”

马莉莉告诉我,早在上海市政协第十届三次会议上,她就提交过保护上海方言文化的提案。而它的缘由就是,她看到现今沪剧出现的“颓势”:目前上海专业沪剧院团仅存3个,编剧缺乏、演员流失,沪剧已大不“景气”。从表面看,是市场经济冲击的因素,但实质是沪剧已缺失了它生存的土壤——沪方言大大的“萎缩”,这才是其根本原因。

“上海母语濒临危机!”马莉莉直言不讳,“现在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已不讲上海话,而3、4岁是学讲话的最好时光。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很多上海小囡已经不能够用上海话和别人沟通了。由于移民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上海本地青年也慢慢流失了‘母语’。沪剧是以上海话为支撑的,离开了地方语言,离开了听不懂上海话的观众,那沪剧,还有滑稽戏,又怎么能传承下去,更不用说发展了。”马莉莉说这话时,语速极快,看得出她的“担忧”心情。

“保护上海话,其实就是保护上海城市文化,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之一。”马莉莉举例说,从某种意义上,中华文化是由各地文化组成的,浙江搞大型活动,必定会有越剧;安徽活动必定有黄梅戏;江苏的活动必有评弹和锡剧参与。可能我们上海是大都市的原因,却常常忘了沪剧。由于环境的影响,上海话的市场越来越小,而能讲原汁原味的上海话的人更少。而沪剧团——一个完全靠沪语表演的艺术团队,现在已经很难招聘到发音合格的年轻学员。她苦笑说,近年招来的邻省学生,进校就得化大力气学“比外国语还难学”的上海话。

面对现状,马莉莉说,与上海政协文化界39位委员自上届提出提案后,她一直在考虑实施问题。近来她想到有两个“切入点”,一是她到香港受到的启发。在香港机场、地铁、航船上“报站名”,通常用三种语言:英语、普通话、粤语。为什么上海公交轨交等报站名不也用三种语言:英语、普通话,加上海话呢。其二,能否在电视台和电台上,每天花半个小时用沪方言播报新闻,以规范、传播上海话?特别是上海电视每天下午6点有档“新闻坊”,主要播讲上海及各区新闻,且背景是石库门。我想,这时如能用上海话播报,那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韵味无穷。其实,不少外地,甚至外国来沪工作的人员也有学习上海话的需求,但苦于没有好的教材。我们如果能在这方面“开绿灯”,那一定有助于规范和保护上海话。

马莉莉知道,这项看来十分容易的工作却很有难度。但“作为一种城市文化,上海话不应就此湮没、变形。”所以,她目前正在考虑,既然这份提案已被上届评为“优秀提案”,她决心还将联络其他委员,将此提案更细化,并且能够实施。

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对马莉莉说:“没想到你还会唱京戏。”

猜你喜欢

沪剧宋庆龄上海
宋庆龄
养女眼中的宋庆龄
欢乐上海迪士尼
新时代,沪剧该往哪儿走?
“上海的声音”沪剧如何与时代同频
白色恐怖下的宋庆龄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宋庆龄与养女
沪剧《雷雨》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