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艺术:从美化环境到重塑城市

2011-07-11采编刘莉娜

上海采风月刊 2011年8期
关键词:城市雕塑空间艺术

采编/本刊记者 刘莉娜

在中国,有很多人终生没有进过美术馆,但也不会因此觉得缺少点什么。而美术馆和画廊里那些“前卫”或“后卫”的艺术,至今也还在狭窄的专业圈子里打转,从某种意义上俨然“沦为”了阳春白雪和空中楼阁。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似乎已经形成了某种“共识”,认为所谓的文化、艺术就是高雅的小众表达,而能被大众欣赏的必然只是通俗的低浅的“玩意”,摆不上台面。殊不知“文化”这个词在拉丁语中的本源含义就是“市民”或“城市居民”的意思,这不仅说明文化原本就是源自大众亦属于大众的,从另一个侧面也表明文化本身正是由人类的聚居而得到发展的——而城市,正是人类三大聚居地之首。

城市的发展记载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影响着社会总体文化的发展;反过来,文化的发展也将反作用于城市的发展理念。如果说文化与城市是息息相关的,那么公共艺术就是城市文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最直观、最显著的载体——它可以连接城市的历史与未来;增加城市的记忆;讲述城市的故事;满足城市人群的行为需求;创造新的城市文化传统;展示城市的友善表情。

许 江

“居者”和“过客”,组成了所谓的城市人,但他们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多元人群。如何让他们都认同这个城市家园?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公共艺术所应该涵盖和展示的。

孙振华

权力意志主导的根源症结在于公民社会的培育问题,只有让市民对公共艺术、文化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整个城市的公共艺术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余 丁

但凡建设项目都应该纳入“百分比艺术”范畴,无论是国家工程还是地产开发商的个人工程,当然国家也可以采取一定举措对个人项目进行部分免税等补偿。

汪大伟

公共艺术在当下城市化建设中起到的是一种决定性作用,好的公共艺术不仅要能够美化空间,更应该能够重塑空间面貌,甚至能够带动特定空间里的人的精神风貌。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全面实施,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就总体比例而言,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尚不足40%,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70%相比,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可以肯定的是,在21世纪上半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将集中在中国大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化发展趋势已全面呈现,可以说,中国正经历着一个城市化进程的“大跃进”时期。

然而,“大跃进”是一把双刃剑。要在几十年内完成几个世纪的进化过程,必然会给现有的城市结构、空间形态、生态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等诸多方面造成一系列问题。城市问题对于今天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空前高速的城市建设抹去了许多城市的独立品格,而这种独立品格恰恰是与城市特有的市民文化息息相关的。无须讳言,我国的城市设计理念严重滞后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速度,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经济充满活力是否就是健康的城市?城市规划是否等同于城市设计?我们反复思索一个问题——公共艺术在我国应以什么样的姿态介入城市生活,并通过这种艺术化空间的营造重塑城市的人文体系建构,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

Claes Oldenburg & Coosje Van Bruggen《羽毛球》1994年

公共艺术不等于城市雕塑

所谓的城市雕塑(urban sculpture),是立于城市公共场所的雕塑作品。它在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的城市中起到缓解因建筑物集中而带来的拥挤、迫塞和呆板、单一的作用,有时也可在空旷的场地上起到增加平衡的作用,它主要是用于城市的装饰和美化。

由于它的出现使城市的景观增加,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的上至国际化大都市、下至各级中小型城市,城市雕塑已经成为市民们司空常见的东西。

但是物极必反,由于对城市雕塑本身意义的不明确,使得很多地方上的官员甚至艺术家单一的追求其“美化空间”的作用以及其“与国际化都市接轨”的表面意义,导致很多城市甚至农村的每一处公共空间上都要耸立一座面目雷同、含义不清的抽象派雕塑。这种被业内戏称为“一个球、几条线”的“城市雕塑”不仅毫无美感,还常常让人看后顿生不伦不类之感。其实,美化环境只是城市雕塑最浅层的功用,城市雕塑所含蕴的人文价值才是其最珍贵之处。城市雕塑可谓城市之魂的象征,一座好的城市雕塑往往是一个城市气质与内涵的点睛之笔。因为,作为城市风格与文化品位的艺术载体,城市雕塑不仅有艺术的审美功能,还有教化功能。翻典阅籍,城市雕塑在中国历史上早已留下了许多闪光,成为中国城市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我们在读史书时经常会看到的,那些对宫廷建筑及其内外装饰的描写,如秦代阿房宫十二金铜人、汉代建章宫承露盘、太液池中的三仙山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城市雕塑的前身。

Edwina Sandys《夏娃的苹果》2009年

而公共艺术(public art),单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讲它应该是涵容“城市雕塑”的,但是在国内语境中似乎公共艺术就是城市雕塑的一种更为时尚的说法而已。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读,它其实反映了一种创作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台湾艺术评论家黄海鸣就曾经这样概述她的“公共艺术”观:“(公共艺术)不单是专注于创造具象物件,责成观众对这物件专注地回应,而是要创造人与整体环境的新关系,也就是无所不在、也不可言说的偶发感应。作品并不针对纪念一个事件、一个人物,不悼念、也不庆祝任何事物,不再现任何权力中心,只是促成‘公共空间’的‘出现’以及‘交流’,不做无谓的添加,根据现场状况,找出场所中所缺的东西。公共艺术是谦虚的艺术、个人叙述的艺术、直觉的艺术,也是需要引起社群‘既私密又普遍’共鸣的艺术,它应该是对环境空间质量的揭示与提升。”

所以,相对于国内语境中对“公共艺术”过于狭隘的定义,其实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概念里,他们对“公共艺术”的定义更倾向于是所有让艺术介入空间的行为和产物——而不止是一件放置在公共空间的实体作品。具体来说,诺伯特·拉德玛赫的《长凳》就是实践这个观念的一个典型作品:在瑞士比安一个面向湖光山色的水岸长椅上,艺术家在椅背上挖凿并安放了圆形的、设计典雅素朴的当地名产时钟。这是一种有意将公共经验陌生化的处理手法,与我们平常所熟悉的公共空间中类型化的时钟不同,长椅上的时钟很小,它只会引起坐在椅子上的人的注意。这样,人与长凳上的时钟似乎就形成了某种“私密”性的关系;但是时钟里转动着的时间却是公共的、世界性的,它把人在湖边闲暇也纳入了某种“公共秩序”之中。而且两个时钟相差一小时(这是当地夏令时制的反映),这就引发了有关时间问题的一系列思考——当我们面对着湖面,现在是几点呢?或者说,在这里,决定性的标准是什么?是法定的时间、个人一天活动的时间、还是自然的时间?由此,《长凳》将关于时间问题的思考引向更深的个人经验,这正是公共艺术的魅力所在,它提供了以个人化的经验感受公共环境/空间/艺术的可能性。

日本立川市内的地沟盖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践先进文化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上海,对这后一种更为普世的“公共艺术”概念已经开始了探索,从2006年开始举办的“现场张江”公共艺术活动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现场张江”是上海仅次于双年展的由政府资助的大型艺术活动,它展示的不是雕塑或者景观艺术,而是以“公共艺术”这个概念来推出的一切与张江有关的艺术实践。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看到在张江功能区,许多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与张江人的生活已然取得了一种协调:比如张江当代艺术馆,比如在科苑路、祖冲之路一带的很多景观装置,这些作品不仅仅装点了张江的城市风景,甚至有些作品也成了张江新一代年轻居民的崭新的记忆。对此,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正是“公共艺术”在上海的一种成功的“在地性”实践。“什么是‘在地性’?”许江循循善诱:“这其实是台湾地区的一种讲法,它强调了一种‘时间’与‘场所’的交汇。”为什么要强调“场所”?许江认为:第一,在中文语境当中,“场”这个词有很有趣的意思,就是非此地不可、非此地不同的意思;第二,这种“场”往往有一种根源性,有一种内在的关联,磁场,气场,它会影响周围,有一种内在的因缘性;第三,“场”和“所”放在一起,有一种归宿感,和人们的命运、家园有关。所以,他比较喜欢“场所”这个词,也很认同“现场张江”对公共艺术的这种“在地性”实践:“这个词不仅包含时间、空间,还有领域。离开其中的任意一点,我觉得就不是完整意义的公共艺术。”许江还强调了对城市中公共艺术的受众——“居者”的定义,他说:“其实‘居者’这个概念是很复杂的,比如说上海市中心区域的大部分‘居者’是外地人,老上海都搬到外围了。而除了‘居者’之外,城市里的另一种群体还有‘过客’,越大的城市就有越多的‘过客’。居者和过客,组成了所谓的城市人,但他们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多元人群,如何让他们都认同这个城市家园?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公共艺术所应该涵盖和展示的。”比如隋建国有一个放置在“现场张江”的雕塑作品,是个拿着手机打电话的人——他不一定是户籍上的张江人,但一定是当时当下的张江人。在采访的最后,许江动容地说:“其实说到底,一个真正优秀的公共艺术最应该具有的特性是‘标识性’——不管是时代的标识,还是地域的标识,总有一些图像、符号会成为一种城市的公共记忆。其实人的记忆终其一生只可能留下几个图像,那个留下最深记忆的图像,也许是你学校草场前的那棵大树、也许是石库门的老虎窗,这些记忆就是城市公共艺术的一部分,它能永远留存在你的心灵深处。”

寻找适合本土的“百分比艺术”

群雕《深圳人的一天》

现今世界上不少国家在发展公共艺术上都采取了“百分比艺术”的有效做法,它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它的做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人们通常将这种做法称之为“百分比艺术建设”。例如美国十大城市之一的达拉斯市,早在1989年市议会就通过了公共艺术建设条例的法案,它明文规定:凡市府公共工程,均要提拨建设总经费的1.5%作为公共艺术基金。它的分配是:1%作为配置公共艺术品及在公共场所安放之用;0.25%作为日后维护和保养公共艺术品之用;另0.25%作为公众参与相关的公共艺术活动之用,如参观、展示、讲演、研习班或传布公共艺术的媒体之用,目的在于引起大众对公共艺术的兴趣。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有了长期立法的强制性保证,就不会因个别领导人员的去留而产生公共艺术兴衰的弊病,更重要的是使公共艺术的建设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

目前,由于我国缺乏立法的手段,常常令一些城市的公共艺术方案久议而不决,有时已定好的方案也会莫名不了了之。但这些都还是小问题,更加严峻的一个现象是,在我国,由于是政府公共财政直接出资建设公共艺术,所以对艺术作品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只体现了政府的意志和价值取向,普遍存在一种公共空间被权力审美垄断的不良生态。比较典型的现象是去年《南方都市报》在深圳著名群雕《深圳人的一天》满十岁之际所做的一篇报道:“群雕《深圳人的一天》今年满十岁。十年前这个带有些许公共艺术色彩的雕塑作品,在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深圳最具公共性的雕塑之一,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城市的遗憾。在这十年间,我们的公共艺术仍然看不到本质的进步,公众参与公共空间塑造的可能仍然微弱,权力审美仍在垄断着公共空间的话语权。” 十年前,群雕创作者们在街头随机搜寻这个城市中各个职业领域里具备了各种生态特色的个人,以此为对象翻模制成雕塑,摆放在园岭居住区,是为群雕《深圳人的一天》,这组群雕在当时引发了市民的强烈共鸣。究其原因,中国美院雕塑系教授、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表示:“《深圳人的一天》把过去纪念碑式的城市雕塑的内核抽空了,赋予了新的内容。过去的那种作品是精英层的、具有权力意志的内容,而这组作品却是平民的、大众的。”孙振华在评价这组十年前的群雕时认为其“带有一定的公共性”是作品的重要属性之一,但另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十年过去了,深圳公共空间艺术的“公共性”并未沿着《深圳人的一天》的成功经验继续走下去,而是在享受了一场雕塑与公众互动的欢娱之后,重新披上了正襟危坐的外衣,再次归于权力意志的麾下。“深圳的公共艺术一般是政府、企业主导做项目,没能形成公众参与的氛围。”孙振华指出了问题的实质:“在我看来,权力意志主导的根源症结在于公民社会的培育问题,只有让市民对公共艺术、文化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整个城市的公共艺术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公民社会的养成是城市公共艺术的必要前提。”

当然,公民社会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而全民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更是个“大美育”的博大课题,还是拿深圳的群雕事件为例,政府在面对媒体的置疑时亦给出了切实的为难之处:由于市民对雕塑语言特征的了解还不够专业,尤其对公共空间应该放置什么雕塑还掌握不好,普遍习惯于从个人经验出发,因此即便公民投票,也可能选出一个最差的作品。 针对这个问题,孙振华建议:“所以这个领域才需要具备专业素养的艺术家的存在。他既要有个人化的趣味情怀,也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公众的审美和接受程度。这个环节里,作为雕塑的创作者和面对的主体,公众、艺术家都不能缺席。”他进一步建议,对公共艺术的规范化措施首先应该是加强制度建设,“包括基金、管理办法和评选机制的建设完善,形成多方参与的氛围,才能保证公共艺术的健康发展。”

在这方面国外一些可行的做法是,由政府设置专司其事的机构,如美国就有由总统任命的公共服务署,它专管公共艺术事业,所有公家出资的公共艺术的建设与维护均由该署负责,效果良好。各州政府也有这方面的相应机构。在美国的一些城市还明确规定了公共艺术评委任期年限的限制,一般不能超过十年。公共艺术评委应包括建筑师、艺术家、市政工程代表、社区代表等,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择艺术家和他的作品。而针对已安放的艺术品,还要通过问卷调查,让广大群众对其意义和价值进行品评,而如果一件作品连续几年都没能通过市民的满意投票,它就要被拆除——这些种种举措,都促进了公共艺术品真正可以与公众对话,亦是更好地确定了公共艺术的特定地位。

目前,“百分比艺术”在我国的台湾地区已经得到实行,效果尚佳,台湾的“百分比艺术”实施过程中还发生了一种有趣的现象。中央美院的余丁教授透露,目前台湾地区的公共艺术项目经常会发生“百分比”所得来的钱多到花不完,难道将每一寸土地都堆满城市雕塑?“于是这笔剩余资金就被放置到公共艺术基金中去,它可以用来资助一些公共艺术基金不足的项目,或用于公共艺术的研究基金。”余丁说:“或者,也可以将这笔钱‘挪作他用’。这里的“挪作他用”可不是让委员会成员中饱私囊,而是进一步拓展公共艺术的范围,除了城市雕塑、壁画等,建筑灯光工程、公共家具、景观设计等都可纳入其范畴。同时这笔资金还可以用于公园、美术馆等公共设施的建设,这些在他国早有先例,如大名鼎鼎的洛杉矶当代美术馆就是利用公共艺术基金筹建的。”

由于“百分比艺术”已经在世界上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实践,我国的部分城市也把这一举措提上了市政议程,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很多专家亦多次为此建言,还给出了非常详细的实施方案。比如余丁就认为“但凡建设项目都应该纳入‘百分比艺术’范畴,无论是国家工程还是地产开发商的个人工程都应纳入该条例,”但他补充道:“当然国家也可以采取一定举措对其进行补偿,如可以将建设方用于公共艺术建设部分的资金免税等。”而上海当代艺术馆创意总监陆蓉之则认为,“百分比艺术”的针对对象应该是国家公共基金运作的工程,她认为那些私营企业的建设项目不应该被强制纳入该条例管辖范畴,对他们应该采取鼓励的举措,如设立相关减免税收的方式来促使私人支持艺术事业。但无论细节怎样,有一点是专家们都达成共识的,那就是我们应该尽快在观念上摈弃公共艺术可有可无的陈旧观念,尽早认识到发展公共艺术的目的在于培育公众对美的普遍素质,它将给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文化艺术财富。

公共艺术应该助推城市风格的形成

北京地铁奥林匹克公园站

2007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前,在两条奥运支线的站内设计方案竞标中,中央美院以“空间艺术化”的设计主题中标。这个方案强调的是在有限的土建空间基础上,最大化地设计出艺术化的空间感受与视觉体验。这个设计打破了北京地铁设计的常规模式,促进了地铁设计的多元化,提升了地铁空间的文化内涵,使人们行走在地下空间时也能充分而明晰地感觉出不同站点之间各具特色的地域性和文化性——

奥体中心站紧靠鸟巢,为了起到衬托核心区的作用,它站内重要的设计亮点是柱体的设计,在它的每一根柱体上都有奥运标志图案和奥运符号,在蓝灰色调的背景下,这些LOGO既起到了装饰作用,又起到传达信息的作用,使人们在视觉上感觉非常舒适。奥林匹克公园站因靠近水立方,这一站的设计便以“水与生命”为主题:地铁空间的顶部以水泡作为创意原点,灯具与顶部图案作为创意点的体现。整个站内的颜色以蓝和白为主色,突出了生命与水元素的主题。而北土城路站地处北京元代古城遗址附近,所以采用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设计语言,选取了“青花瓷”和“城墙砖”两大符号,并将青花瓷纹饰复制在钢板柱子上,让现代的材质融合历史的纹饰,达到了视觉上的统一和升华。这两条地铁支线在奥运期间顿时成为京城的另一道风景线,引发了市民的热情参观和国内外多家媒体的关注,被称作“流动的美术馆”。

无独有偶, 作为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上海很早就把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主要方向,如今上海地铁的单日最高流量已经达到了400万人次。上海地铁作为今天上海最具典型意义的公共艺术展示媒介,其内部空间设计以及车站内的壁画创作已经初具规模,也成为了“观众最多,永不撤展”的公共艺术展。而2008年借由承办世博会的契机,更是以每一个车站在整个地铁运行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为基础进行了全线梳理,根据所在线路的文化主题进行解读和功能识别,做到了一线一景,站站有别,着重体现了车站周边区域的文化特征和风貌——

上海地铁徐家汇站效果图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车间”一景(潘华佳摄)

譬如,7号线龙阳路站展示的是田园风光的“花间飞舞”铜板壁画;9号线徐家汇站则为突出徐家汇商圈的繁华和现代气息,装置了“海上印象”大型丝网印刷壁画;9号线马当路站则是展现了老上海石库门房子旧貌变成新天地的“午后阳光”不锈钢氟碳漆喷壁画;10号线上海图书馆站展现的是活字印刷藏书等反映中国五千年文化史的“知识之梯”大型浮雕等。其中,10号线豫园路站以“老上海的360行”为题材的“韵之风”壁画共计191平方米,是此次新建车站艺术壁画中尺寸最大的一幅作品,体现了老上海的变迁与风情。

对于这一系列艺术工程,从上海地铁1号线开始到如今的11号线以来一直参与着上海地铁内部空间规划设计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说:“很多人会问我们,为什么这个壁画会放在这个车站而不是别的车站?其实,我们在展开做上海地铁内的公共艺术之前就做了很多详细的调研,对地铁各条线路的文化、历史都有了相关的了解,由此来确立每条线路的文化主题,然后渗透到地铁每个站台的公共艺术的设计上来。公众在欣赏每个站台的公共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不仅加强了对每个地铁站台的记忆与识别,也为他们的出行提供了优美的公共环境,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不知不觉经受了上海文化的熏陶。” 汪大伟认为,公共艺术的“文化作用”就是调整、调节公共空间的气氛,使其并不单一而是呈现出丰富性的功能。比如,能让乘客在匆匆经过的时候,突然在某一个时间点上与某一个作品产生了契合,然后也许他感受到一点什么,也许又稍纵即逝了,但这些都不重要,只要有了那么一点感触,这就已经传递了某种“文化”。“这就是公共艺术的作用,”留着艺术家式中长发的汪大伟打趣说:“打个比喻,就像我们吃面包要加Cheese,为的是让面包的口感更好,而且还更有营养,那么公共艺术就可以说是Cheese,当然,Cheese不能代替面包,就像公共艺术不能替代公共空间的功能一样。”

相比较于在公共交通空间里创建艺术作品,让行色匆匆的乘客们能够停下来欣赏这些作品恐怕才是更加需要解决的难题,对此,参与上海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当代艺术家金江波说:“在公共空间创作艺术作品,我们首要考虑的就是它所面对的环境和特定的人群。”金江波说,地铁是承载城市人口最密集的一个交通枢纽,它往往和整个城市文化密切相关,同时它承载着四面八方的人流所带来的不同文化的交汇。因此,如何面对这交汇的人流,如何面对在这里交汇的文化,是艺术家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这已经不仅仅是对艺术本身的思考,更是对这个地域的人群的思考,如何使地铁作品让来到这里的人们驻足欣赏?“于是我们选择了一些代表了城市记忆的作品,比如可以体现我们上海的石库门中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故事,又比如一些属于这个时代特有的卡通作品,当然还有一些代表时代走向的新媒体艺术在地铁公共空间中的运用等等,这些都可以来改善这个空间的文化属性,同时又和城市整体气息相融合。”金江波说。

对于如何定义一件“好的”公共艺术品,基于金江波“能够改善空间的文化属性,融合城市的整体气息”的定义,汪大伟则给出了更上一层楼的标准:“我认为,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不仅要能够美化空间,更应该能够重塑空间面貌,甚至能够带动特定空间里的人的精神风貌。” 说到这里,一直谈笑风生的汪大伟换了一副严肃表情:“公共艺术在当下城市化建设中起到的是一种决定性作用,而不是附属的美化手段:大美育在当下太重要了。从如何提高我国民众艺术欣赏水平上来讲,我们比起发达国家相差太多了,我们缺少文化战略上的思考,只关注战术,缺乏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角度去研究文化需求的大思路。”

为了能够尽快缩短这种差距,尽早促发这种思路,早在1998年6月,汪大伟就在《装饰》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公共艺术设计学科——21世纪的新兴学科”的文章,第一次公开阐释了应该将“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的理念;同年9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创建了国内最早的公共艺术学科,开我国该领域之先河。十多年下来,上海大学美院的这个“公共艺术专业”与上海这座高速发展着的国际化大都市紧密结合,经历十几年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运作机制,覆盖了绘画、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管理、会展8个专业,成为上海大学重点发展的优势学科之一。走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的美术学院大楼里,你几乎难以相信这是一个高校的学院教室:在中规中矩的教学楼外壳的“伪装”之下,内部其实是一个个主题鲜明的功能区域——不是教室,而是开放性的区域。在这里,版画专业的时髦小姑娘们围着围裙罩着口罩,在车间流水线一样的实践空间里刷、压、印、拓;而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空间则酷似前卫的首饰店,一半是展示柜,挂满了各种材质各种设计理念的作品,那些镶嵌矿石的项链、那些造型别致的手镯足以让每一个看客停下脚步,而就在它的另一边,车床、模具、各种粗犷的“工厂设备”让你很难想象刚才那些精致华丽的首饰就出自于此,出自于这些还是学生的年轻人之手。

然而汪大伟的“野心”却并不仅仅止于要把自己一手组建的这个专业办成受到学校重视的“重点学科”,他正带领团队在策划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公共艺术奖”——这个大奖的作品征集活动将由上大美院主办的《公共艺术》杂志、美国《公共艺术评论》杂志、英国利物浦双年展组委会、新西兰STARKWHITE美术馆共同发起,汪大伟想把它办成这个领域里全球性的最权威最有分量的奖项。“ 这个倡议是我提出的,”汪大伟说:“其实我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把我个人或者我们团队推到一个什么高度上去,我的目的其实只有两个:一来公共艺术这一块我们国家起步太晚,一直以来我们都是跟着西方的游戏规则来的,包括我们搞双年展,都是西方人做策展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都听人家的;现在我想要通过举办这个评奖活动,让我们能够和他们站在共同的平台上展示实力,从而获得平等的话语权。二来我也是想借此机会构建一个国际化的‘公共艺术’研究网络,因为这个活动,我们在全球的几个大洲都各推举了一位研究员,他们代表了这个领域中全球的最高水准,而我们能够参与组织、构建这样的人才网络,这将为我们国家的本学科研究提供更高的学术平台。”——这才是他想要的。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但城市里的“公民文化”却还停留在落后的状态之中,这样的现状是不平衡的,这种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失衡甚至可能引发个人与城市的矛盾冲突,而“公共艺术”或许可以作为突破困境的桥梁一种——正如上大美院的潘耀昌教授所言,因为“它立足于民众,关注审美道德层面的影响力,培育公民的公共意识,促进有民主精神、有高尚审美情趣的公众的成长。”是的,公共艺术可以使城市成为更加多元化、立体化、个性化和艺术化的综合构成体;公共艺术可以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路径与场景,通过物化的精神场和一种动态的精神意向引导人们看待自己的城市,在营造新的城市艺术环境的同时,也创造着城市的新文化,成为城市风格形成的助推器。

上海大学走廊一景(潘华佳摄)

猜你喜欢

城市雕塑空间艺术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
外国城市雕塑大观 费城城市雕塑
挪威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