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角色发展的生物学理论及其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2011-07-04于晓晴
于晓晴
[摘要]分析诸多学者对性别角色的概念界定发现,性别角色虽然受到社会各因素的影响,但其发展基础仍来源于生物因素。由此,本文选取性别角色发展的生物学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种理论:生物进化理论、生物社会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对性别角色发展的生物因素进行概述和分析,分别从进化原理、遗传基因、激素影响和性生理特征等方面分析性别角色发展的机制,客观、辩证地评价各理论流派的理论学说。以期帮助学前教育工作者了解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性别角色;生物学视角;生物因素;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4-0042-05
自20世纪后半叶起,性别差异、性别认同和性别刻板印象等与性别角色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逐渐受发展心理学研究者的重视。研究者们不仅关心两性之间存在哪些差异,更关心这些差异是如何导致的,或者说性别角色的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已有的对性别角色发展机制的解释已形成了近十种理论,大致可归为三类:生物学视角、社会影响视角和认知发展视角。支持生物学理论的学者认为,性别角色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先天生物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人类进化发展的结果,也可能是基因遗传的结果。社会影响倾向的学者则认为性别角色的形成主要是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养成深受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同伴群体乃至大众传媒的影响。而认知导向的学者则更注重对发展模式的研究,特别强调社会认知能力对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另外,相较于前两种流派而言,认知派理论更关注在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支持此理论的学者认为性别角色发展并不是个体被客观因素(包括生物的和环境的)形塑的结果,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
在这三派理论中,生物学视角理论虽然仍不断贡献出新的研究成果,但一直遭到理论界的广泛质疑。批判之声主要源于生物学视角理论过于强调先天因素,而忽视了环境与个体认知发展对性别角色的影响。而笔者认为,作为一种理论派别,生物学视角的理论或许有片面之处,却并不缺乏事实依据,它们同样值得研究者给予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长期探讨的主题。近些年来。国内对性别角色发展理论的研究总结并不少见,而针对生物学视角理论的系统论述却不多见。笔者希望通过对生物学视角理论的梳理,以及对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生物学基础的总结,引发研究者对生物因素在性别角色发展中作用的重新认识和研究。
一、生物学视角的性别角色发展理论
长期以来,关于性别的研究一直因为概念界定的不一致而难以获得较为一致的结论。故而,在介绍生物学视角理论之前,本文首先对有关性别角色的定义加以解释。
性别角色是一个涉及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问题。由于不同领域的学者研究视角不同,他们对性别角色的定义看似相近侧重点却不同。Constantinople于1973年从生理学视角出发对性别角色作了如下界定,即“或多或少是根植于解剖学、生理学和早期经历之中,并在外貌、态度及行为上将两性区分开的那些相对稳定的特质”;Spence在综合多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视角提出,性别角色是指“社会认定为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Gilbert则从社会学视角出发,认为性别角色是指“存在于特定历史或文化情境中的对两性分工的规范性期望和社会互动中与性别相关的规则”。
国内学者对性别角色的定义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从生物基础出发,如《心理学词典》中将性别角色定义为“由于人的性别差异带来的不同的心理特点或行为模式”;另一种从社会建构出发,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将性别角色定义为“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所要求于男女两性的行为模式”。又如时蓉华认为性别角色是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及其被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
从形形色色不同的有关性别角色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学者认为性别角色虽然受到社会各因素的影响,但其发展基础仍来源于生物因素。笔者将对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学取向的性别角色发展理论进行阐述和评析。
(一)生物进化理论(Evoludonary Theory)
支持生物进化论的心理学家相信,男性和女性在人类发展史上面临着不同的进化过程,自然选择导致了最基本的男女差异,而这些差异将决定未来的劳动性别分工。他们尝试从生命繁衍的角度对男女人格特征差异作出解释。他们指出,传统上,男性在养育后代方面仅仅需要贡献精子,他所要做的就是不断繁衍后代以便将其基因延续下去。相比之下,女性则要付出更多。从卵子受精到胎儿出生,她们需要经历九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孕育后代,在此后,还要花多年时间来养育,直到孩子可以独立生存。为了抚养孩子长大,女性要全情投入,而这将使其变得善良、温柔而富有教育能力。而男性则要表现得对女性尽量体贴并为母子提供食物来源和必要保护。故而,男性的人格特征将倾向于富于竞争性、果断性和积极进取性,因为这样才能使他们吸引更多配偶,达成生命延续的目的。
生物进化论学者Buss认为,两性的心理特征可能在很多方面都相似,但同时也必然存在不同之处,而这些不同之处将主导两性在人类进化历史上面临不同的适应问题。忉例如,男性往往具有更强的视觉空间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打猎的必要条件。男性为了成功猎取食物、保证生存,便发展出较女性更强的解决空间问题的能力。
然而,生物进化理论现已遭到广泛质疑,其主要原因在于生物进化论取向的学者坚持认为性别定型化(gender typing)的根源是两性的生物基础。他们努力寻找两性人格和行为模式差异的生物起源,却大大忽视了文化和历史因素对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二)生物社会理论(Biosocial Theory)
Tohn Money和Anke Ehrhardt是生物社会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他们辩证地看待生物进化论者的研究结果,将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归结为生物基础和社会标定(socidal-labeling)两部分。其中生物基础的影响主要包括基因影响和激素影响两个方面。
在基因影响方面,研究者认为基因因素可能是导致两性个性、认知能力和社会行为等多方面差异的原因。Corrine Hutt于1972年研究发现。常出现在男孩身上的几种发展紊乱现象可能是由x染色体携带的隐性基因导致的,而男孩的母亲正是这一基因的携带者。由于Y染色体上不携带基因,故而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将在男孩身上表现出来,若换作女孩的话,则可能仅是携带者而不会表现出来。除此之外,有研究显示,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将对个体视觉空间能力发展有一定影响。那些晚些到达青春期的儿童比早熟的儿童在
解决视觉空间问题上表现更突出。
在激素影响方面,大量研究结果来源于对出生前曾被迫暴露于不恰当性激素环境中的儿童的研究。有些孕期女性由于服用了含有雄性激素的药物,导致其生出的女孩为双性人,即体内存在完整的女性生殖器官而体外却表现为男性生殖器官特征。Money和Ehrhardt曾对那些出生后改变外显生殖器官并被当作女孩来抚养的双性人进行跟踪调查,他们发现,这些女孩比普通的女孩表现出更多的男子气概。她们经常会和男孩一起玩耍,喜欢那些适合男孩玩的玩具和游戏更胜于在传统意义上适合女孩玩的玩具和游戏。她们达到青春期后,开始与男孩约会的时间也会比普通女孩晚一些,并且她们倾向于在建立事业之后再考虑婚姻问题。另外,双性女孩也比普通女孩表现出更好的解决空间问题的能力。有研究者由此认为,胎儿早期暴露于雄性激素的环境中,可能使其大脑已经受到男性气质的影响。c912000年以后曾有多位学者对已有研究结果进行重新验证,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这更说明了我们应重视激素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这里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两性差异的形成可能是以激素作用为中介的:二是出生前暴露于雄性激素中可能会影响女性的人格特征、兴趣偏好和活动方式。
Money和Ehrhardt与其他持生物学视角理论的学者不同的是,他们还强调社会标定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他们甚至认为,社会标定能够改变或扭转生物因素对个体前期的影响。同样通过对双性女孩的研究他们发现,若在双性女婴出生后的18个月内对其进行性别更正(修复女性生殖器官),并从此将其当作女孩来抚养,那么个体需要针对性别改变付出的努力(这里指心理上的)将比较少,但如果推迟到3岁以后,性别角色任务的重新定位将变得非常困难。他们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社会标定和性别角色社会化将对未来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偏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尽管生物社会理论对儿童早期性别认同的社会影响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其主要研究方向仍集中于基因遗传和激素影响等生物学因素在性别定型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然尤为值得肯定的是,此理论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双性人这一特殊群体,大大增强了研究的针对性和结果的严谨性。但这一优势同样也是该理论的劣势,因其研究对象过于具体,所以该理论对性别角色发展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tic Theory)
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性别角色偏好将出现于性心理发展的性器期(约4N6岁)。这是因为该年龄段的儿童为了取悦异性家长会在行为上尽量与同性家长看齐。这一现象突出表现在3~6岁男童身上。他们往往对母亲表现出依恋,而将父亲视为与自己分享母亲的情敌,弗洛伊德将男童这种乱伦的性取向称为“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他指出,男童一方面为了取悦母亲,另一方面害怕被父亲报复,于是以父亲为性别认同对象,将父亲所代表的社会戒律变成自己个性的一部分,并逐渐获得性别自认,继承父亲的角色规范。此外,弗洛伊德认为,性别定型化过程对女孩而言更加复杂。因为女性没有男性的外生殖器官,故而天生认为自己是被阉割的,但同时对父亲又有一种倾慕之情,表现出“恋父情结”。在此情况下,女孩自认只有以母亲为角色榜样,不断内化母亲的行为方式,才能赢得父亲的爱。
弗洛伊德的性别角色发展理论是以个体生理差异导致的性取向偏好为基础的。他认为,儿童是通过模仿同性别家长的行为来形成重要的个性特征,从而完成性别定型化的。由此我们看出,弗洛伊德虽然强调父母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塑造作用,但其同样是以生物学特征为出发点的。由于弗洛伊德理论将个体的心理发展主要归结为性本能的驱使,所以自提出以来不断遭到其他流派学者的质疑。例如,弗洛伊德认为男孩认同父亲是基于内心的恐惧,但多数研究者发现,那些更倾向于认同父亲行为的男孩往往拥有一位体贴而善于教养的父亲,而不是那种惯于惩罚和威胁的父亲。
综上所述,生物学视角的性别角色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个体的性别角色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先天的两性生理特征。进化论学者认为,两性之所以具有不同的行为模式和个性特征是因其先天生理特征的差异导致两性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适应问题。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同样重视个体先天的生理特征,但其主要聚焦于两性的第一性征差异,他认为,儿童最初的性别角色分化是其在性器期为解决自身的“情结”问题而认同并模仿同性别家长行为的结果。生物社会理论较前两种理论而言更重实证依据,以双性女孩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遗传基因和激素对个体性别角色的影响。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影响视角理论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认知视角理论渐进成为研究焦点,生物学视角理论在慢慢淡出学者们的视野。然而,作为性别角色发展理论的重要流派之一,笔者认为,生物学视角理论仍应被学界重视。社会影响视角理论虽然充分考虑了环境对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但确有夸大环境因素作用的倾向。而以建构主义思想为基础的认知视角理论虽自成体系并顺应了现今学界的理论主流,却少有可被反复验证的事实依据。相比之下,生物学视角理论虽有片面夸大生物基础的嫌疑,但生物因素对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性却是毋庸置疑的。
二、性别角色发展的生物学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以上三种生物学视角理论分别从进化原理、遗传基因、激素影响和性生理特征几个方面对影响性别角色发展的生物因素作出了解释。由此我们虽不能断言生物因素对个体性别角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却可以从中了解到哪些生物因素可能影响个体性别角色的发展。这不仅有助于研究者深入分析性别角色发展的机制,客观、辩证地评价各理论流派的理论学说,也有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更深入了解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规律。
首先,性别角色发展的生物学理论使我们看到了生物学因素在儿童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性别角色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性别角色发展规律是众多研究者的一致目标。本文介绍的三种理论从三个角度阐释了生物学因素在性别角色发展中的作用,这有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更深入了解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规律。
其次,对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者而言,客观、辩证地看待各因素在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利于科学指导教育实践。笔者曾对国内有关性别角色发展的研究文献进行过梳理,发现可将已有研究中涉及的影响性别角色发展的因素大致归结为生物、社会文化、认知、父母影响、同伴影响、教师影响及媒体影响等七个方面,其中的五个方面均可归为社会影响,而关于生物因素的阐述则甚为粗略,因而令人们常将环境错视为性别角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以为家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儿童的发展造成决定性影响。而生物学视角理论让我们认识到,生物本身固有的或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与性别有关的特质,将在未来与环境的不断互动中,促进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在这里,“促进”亦包含着限制的意思,即环境的建构作用也将受到生物因素的限制,那些不符合生物特质的影响可能仅是暂时性的,正如双性女孩常常表现出更多的男子气,即便父母一直将其当作女孩抚养,这一群体的性别特征仍与普通女性有所区别那样。
再次,了解生物因素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有助于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性别角色行为作出适当评价。性别教育一直是幼儿教育的一个盲区,这不仅表现在幼儿园普遍没有为幼儿性别角色发展而设置的课程,更重要的是多数教师并未考虑到为促进幼儿的性别角色发展应对自身言行加以控制。教师对幼儿性别角色行为的评价(主要指随机的言语评价)往往来自其性别刻板印象,而不去深入了解幼儿的成长背景和个性特征。性别角色发展的生物学理论已向我们展现了生物因素在生命之初对个体发展的部分规定性。教师若能与家长积极沟通,了解幼儿一贯的个性特征,便能对那些看似不适宜的性别角色行为作出合理评价。而不是简单地指责。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在此呼吁学界对生物学视角理论要有足够的重视并非为了夸大生物因素的影响,也并非无视生物学视角理论将个体在发展中的作用被动化的局限,只是希望学界在强调社会影响、探讨认知因素之时,给予生物学视角理论应有的重视。毕竟,只有将生物、社会、认知三种理论相结合,才能对性别角色发展这一多学科交叉问题作出较为合理而全面的解释,而理论的完善将为教育实践注入更多的活力,并指导实践向更为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