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调查分析
2011-06-27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44000杨国兵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44000)杨国兵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由来已久,它是在20世纪初形成的理性主义课程理论和经验主义课程理论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曾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其弊端愈来愈明显。探索新课改下的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已是每一位教师适应时代的必然选择和责无旁贷的任务。
一、学生和教师对地理教学的新要求
为了了解学生的认识和要求,笔者对高一、高二学生及授课教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问题和统计情况见下表所列:
表一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
以上问卷反映的突出问题有:(1)大部分学生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纯记忆课,枯燥乏味,兴趣不大。(2)很多学生认为地理学科有意义,但是认为是门副课,因此普遍不重视。(3)对老师现行教法认为要改进,多讲令他们感兴趣的人和事。(4)很多学生在初中基本没有认真学习过地理,导致基础非常薄弱。
表二 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
?
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大家都希望能通过构建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手段来改善师生关系,教学民主、平等、和谐,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等,并且对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对学生的评定应全面,不只是单纯的成绩考核。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构建
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的实现,关键在于新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构建。如何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方式?笔者就课堂教学氛围的营建、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流程的展开和进行,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1.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生活与审美生活
新课程中许多问题可以与现实联系,与学生生活联系。如,讲到“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时,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由七人组成,每个成员担任一个角色,即农业部门、政府部门、企业老板、普通市民、小组长、发言人、记录员,讨论如何开源与节流,合理利用水资源。通过小组交流与研讨后,教师依次请各小组发言人发表本小组的观点。
以下是经过归纳的各小组发言记录:
农业部门:改变灌溉方式、采用喷灌、滴灌等技术;改变化肥的功能和结构;种植耐旱植物;研发无土栽培技术……
政府部门:可以适当提高水费;加强宣传力度;开发新的水资源,如海水淡化、利用深层地下水、利用极地冰川等;建设水利设施……
企业老板:进行污水处理再利用;合理分配水资源;对员工进行节水教育;引进一些先进设备……
普通市民:节约用水;一水多用;总结一些节水的好方法……
在各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展示材料,如“南水北调输水线路图”、“污水处理净化流程视频或示意图”等,及时组织小组间的交流与研讨,对学生所提出的观点进行总结升华。与现实联系,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使学生有着切身的感受和强烈的表达愿望。
2. 创设思辨性的地理课堂
没有思辨性就没有智慧的生成与发展。地理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理性地认识事物,洞察地理现象的本质。首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平等地探讨问题。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问题是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品质的重要表现。我在教学中一是引导学生对教材现有的观点、结论质疑,比如对教材必修Ⅰ“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在评价地球是存在生命的行星的条件是否就一定适合其它外星生命?等等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质疑。二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励他们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兴趣。同时,对一些定论或是敏感问题注意引导。如在学习传统工业区时,有学生提出: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区走向衰落是国企的悲哀,出路何在,这种体制应如何改革等。我鼓励学生要有质疑的勇气,同时引导学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去认识和研究这些现象,以充分的论证去阐述观点而非妄下断语,避免偏激。
其次,组织辩论会最能激发课堂热烈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口才和思维的快速、敏捷,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激发、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我在教学中一是按正方、反方的辨题形式组织辩论会,学生多方搜集资料,阐述观点,唇枪舌剑,气氛热烈,一旁助战的同学也跃跃欲试。二是随堂就某一问题展开自由式辩论,更有即兴的意味。比如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否,月球上能否移民等,许多问题都能形成辩论式课堂教学。通过辩论,一方面培养学生阐述不同的观点,大胆创新的精神;另一方面引导、培养学生地理观的形成,即是以道德层面分析还是以阶级观点出发,还是以推动生产力发展为标准?或者说是以传统的标准还是以现代的眼光看待地理问题?此外对一些定论或是敏感问题,也要注意引导。
3. 充分体现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
新课程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理念,实现师生互导互动、生生互导互学的教学过程,就必须打破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方法的教学。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第一,谈话式教学。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方式层层启发,步步引导,交流渗透,使学生感受到亲切、平等、民主的教学风格和方式,从而乐于倾听、善于感受、积极配合。启发式是贯穿其中的原则。
第二,辩论式教学。如前所述。
第三,讨论式教学。教学中随时组织学生就某一个问题分组讨论或自由讨论,再由学生阐述观点、论据,教师也可以参与进去。通过这一方式加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互导互学。
第四,开展活动课。每学期安排一到两节活动课,指导学生围绕专题确定论点,查找资料,在课堂上进行演讲,结合讨论、辩论等方式,培养学生一定的研讨能力。活动课还可以走出课堂,比如我和本组老师曾组织学生开展了“古矿冶遗址考察”、“铜陵大通江心洲成因考察”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一定程度上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还广泛接触社会,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除上述方式外,还有诸如情境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方式,不再一一叙述。上述教学方式不是孤立的,往往是综合运用,优化组合,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4. 实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新课程内容多、分量重、时间少,不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地理知识的丰富性还在于大量的地图、图片等直观性的资料等资源,因此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远远不能体现地理教学的丰富与精彩。在现代教学日益强调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理念下,地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是大势所趋。运用现代技术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效果,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减少了板书时间,优化了板书内容、结构,还可以充分挖掘教材隐性知识,深化教学内容,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运用现代化手段教学能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地理教学的开发性和现代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极具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