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阳霉素复合液治疗各型血管瘤50例分析

2011-06-22刘学源郭洪峰都继微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平阳瘤体草莓

刘学源,田 波,郭洪峰,都继微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血管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体表良性肿瘤,治疗方法多样,疗效各异。我们自2004— 01-2010— 03,采用平阳霉素复合液瘤体注射疗法对草莓状、海绵状和混合性血管瘤(包括不能手术切除及手术切除后将严重影响外观两种情况)50例进行治疗,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 01~ 2010— 03我院收治的草莓状、海绵状和混合性 血管瘤共 50例 (58个瘤体 ),男 21例 (24个瘤体 ),女 29例 (34个瘤体);年龄最小 2个月,最大48岁;血管瘤类型:草莓状18例 (36%),海 绵 状 21例 (42%),混 合 性 11例 (22%)。瘤 体 部位:头面部38例,颈部 3例 ,躯干、四肢 8例,会阴部 1例。瘤体大小为0.5cm× 0.5cm~ 4.0cm× 5.5cm。

1.2 治疗方法

通过临床 B超、血管造影等物理检查确诊后;无发热,血常规、大生化、胸透正常者可给予治疗。注射前根据患者的年龄、部位及血管瘤的大小、类型决定用药剂量:年龄小、部位表浅、面积较小者适当减少注射剂量。药液的配制:平阳霉素8mg,地塞米松 5mg,2%利多卡因 1.5mL,溶成复合液。注射方法:无需麻醉,瘤体及周围皮肤严密消毒后,用5号针注射,草莓状和混合性血管瘤于瘤体边缘旁0.5cm内进针,沿水平方向进入瘤体,回抽有血后呈扇状向瘤体内注药,使药液均匀分布于瘤体内;海绵状血管瘤应穿刺瘤体,抽出回血后再注射。位于眼睑、口唇及表浅的瘤体,每次注射药量不宜超过4mg,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大面积或多发血管瘤可分次注药,以免用药过量发生瘤体坏死,遗留瘢痕。注射至血管瘤色泽由红润变为浅白色;小面积血管瘤注射到瘤体表面稍变苍白为佳。注射后针孔用消毒棉球按压2~ 3min,以防药液外溢。注药后 1~ 2d如出现局部肿胀,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眼睑,口唇等特殊部位的血管瘤应酌情减量,以免组织坏死。一次不能治愈者,一个月后重复注射,每次用药剂量应少于 8mL(mg)。14岁以下患儿每公斤体重0.5mL(mg)计算用量。

1.3 疗效标准

治愈:瘤体完全消失,瘤体表面皮肤黏膜色泽正常,体位移动实验阴性 ,彩超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为治愈。无功能障碍。显效:瘤体缩小60%以上 ,但不能完全消失,畸形改善。体位试验时间延长。无效:患者在治疗前后各体征无明显改变。彩超检查与注射前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本组 50例 ,随访1~ 3年。按瘤体个数统计,不同类型血管瘤的疗效详见表1。治愈39例 ,占总人数的 78%,均在3~ 6个月内恢复正常皮肤弹性和形态;好转 10例 ,占总人数的20%,未见局部感染、坏死及瘢痕;无效 1例,占总人数的2%。无效1例系溃疡及瘢痕形成,为患儿抓破后感染、出血所致。血管瘤范围较小的1次即可治愈,注射次数与疗效的关系详见表2。

表1 不同类型血管瘤的治疗效果例

表2 注射次数与疗效关系

2.2 不良反应

平阳霉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局部软组织轻度肿胀和溃疡。本组病人有2例出现低热,均在 38℃以下,未做特殊处理,24h后体温恢复正常。3例出现局部肿胀,3~ 4d后自然消退,无不适。1例出现轻度溃疡,经清创换药后治愈。全部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药物过敏和中毒现象;血常规,肝、肾功能及 X线胸透检查均未见异常;未出现胃肠道反应、肺部症状。

3 讨论

3.1 血管瘤概况及治疗现状

血管瘤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病变,多见于初生婴儿(约1/3)或出生后一个月以内,为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皮肤或黏膜颜色及形态改变,呈鲜红色或紫红色,多发于皮肤、黏膜、皮下组织,部分可累及深部肌肉,血管瘤虽为良性病变,但破坏面容;或侵犯重要结构,如眼、鼻、口腔、外耳道及会阴,影响器官功能本组血管瘤头面部38例,颈部3例,躯干、四肢8例,会阴部1例。严重影响外观及器官功能,我们争取早期干预,注射疗法,以达到理想的最终治疗结果。传统的血管瘤的治疗多采用手术、冷冻、激光、硬化剂注射、同位索放射及激素等方法,但部分瘤体位置部位殊,手术常不易彻底切除,或术后影响美观和功能受到限制。且这些方法易产生并发症或治疗不彻底,导致治疗后体表畸形及功能障碍。通过本组治疗研究显示,注射治疗可克服这些缺点,并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组50例患者采用平阳霉素复合液瘤体内注射,可迅速抑制内皮细胞增生,促使血管瘤消退,总有效率达98%,治愈率 78%,效果显著。其中 49例瘤体逐渐萎缩,未见坏死发生,治愈后一般无瘢痕,外形满意,符合美容要求。无效 1例为患儿抓破后感染、出血所致 ,经清创换药后治愈。因此使用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具有疗程短、副作用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

3.2 平阳霉素复合液治疗血管瘤的机理及疗效

血管瘤是一种血管生成性疾病,无控制的血管生成是其增殖的主要原因[1]。其特点是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殖。有明显增生期和退化期[2]。平阳霉素是由平阳链霉菌产生的博莱霉素类抗肿瘤抗生素,除广谱抗肿瘤作用外还有广谱抗菌作用,能与 DN A发生特殊结合,引起 DNA链断裂,干扰肿瘤细胞的分裂与增殖,影响癌细胞的代谢功能,促进癌细胞的变性坏死[3]。平阳霉素作血管瘤局部注射,可以使药物停留在较多的大小不一、相互吻合的血窦内,使血管内皮细胞固缩、破碎,血小板黏着,微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闭塞、瘤体纤维化,起到机械栓塞与化疗相结合的作用 ,最终使瘤体消失[4]。研究表明,平阳霉素对人体的骨髓、肝、肾和免疫功能很少抑制,临床上可用于静脉注射,不会引起溶血,也不会破坏周围的正常组织结构。本组 50例注射治疗未出现骨髓、肝、肾和免疫功能抑制,未见溶血发生,瘤体周围组织结构及功能完好。

海绵状血管瘤内有许多大小不一,相互吻合的血窦,平阳霉素注射后易在局部积聚高浓度药物,可影响血窦内皮细胞代谢功能,破坏血窦内皮,使瘤体变性硬化、坏死并纤维化,使瘤体衰退治愈。本组海棉状血管瘤治愈率为86%。草莓状和混合性血管瘤仍具有幼稚胚胎血管内皮的特征[5],瘤体内注射平阳霉素可迅速抑制内皮细胞增生,促使血管瘤消退。本组草莓状和混合性血管瘤治愈率为82%。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效果与其剂量浓度和内皮细胞持续接触的时间呈正相关关系[6]。本组注射一次治愈率为56%。一个月后血管瘤局部肿胀未完全消退者行二次注射,总治愈率为78%。平阳霉素除了能抗癌外,还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能有效地防治感染,安全性更强。该药物可经静脉、肌注和瘤腔注射给药,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较小。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局部肿胀及溃疡,胃肠道反应,较严重者有肺炎样症状和肺纤维化表现。地塞米松可减轻局部水肿,防止平阳霉素激发体内热源释放和产生抗炎抗过敏反应,从而预防或减少发热反应。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配伍合用,对血管瘤的治疗起到相加或协同作用。利多卡因可起到局部麻醉、减轻患者注射部位疼痛的效果。因此我们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制成复合液治疗血管瘤,有效降低了平阳霉素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并使注射达到了几乎无痛状态。仅 2例出现发热反应,均为低热,在38℃以下,未做处理症状缓解。3例出现局部轻微肿胀,3~ 4d后自然消退。1例出现轻度溃疡,为患儿抓破后出血感染所致。随访观察1~ 3年无肺纤维化发生及其他毒副反应发生。本组总有效率 98%,此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临床上可做为治疗血管瘤的首选方法。

[1] Folkman J.Clinical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on angiogenesis[J].N Engl J Med,1995,333:1757-1758

[2] Liekens S,Verbeken E,Vandeputte M,et al.A novel animal model for inhibitor TNP407[J].Cancer Res,1999,59:2376-2378

[3] 杨藻宸.医用药理学 [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032-1033

[4] 伍尚敏,鲁开化.血管瘤药物治疗的现状 [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133-137

[5] 郑勤田,李恭才,顾建章,等.血管瘤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研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0,11:101

[6] 叶茂昌,王来平,张志宏,等.立止血和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治疗高血流性血管瘤[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3,13:126-128

猜你喜欢

平阳瘤体草莓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an inductively coupled RF plasma cathode
Masterpieces 佳作
驰骋西北的平阳商帮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
雷平阳:行走在故乡云南
草莓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