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重创伤急诊救治效果分析

2011-06-21童伟林

中外医疗 2011年32期
关键词:脉压高峰期急诊科

童伟林

(株洲市一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意外事故引起的创伤日趋增多,且每年呈递增的趋势。电视等媒体报道的事故让人触目惊心,家属的哭喊让人撕心裂肺,因此如何提高医院急救措施,争取最多的有效时间,挽救患者的生命,成为临床的重任。本文主要总结了严重创伤的急救措施,为临床提高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25例严重创伤患者,其中男85例,女40例,年龄15~70岁,平均52.5岁。创伤原因:车祸76例,高空坠落29例,挤压16例,其他4例;伤后到救治时间≤1h80例,1~2h26例,>2h19例;创伤严重程度:重度70例,危重40例,极危重15例。

1.2 急诊科的救治方法

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我院制定了相关的救治模式,在获取事故信息后,立即召集医护人员,迅速安排好人员,准备好相关急救用具,火速赶往事故现场。达到现场后,由医生和护士检查患者呼吸状况,并予给氧,保持呼吸通畅;对于昏迷者要清理其呼吸道分泌物,让其头偏向一侧;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记录,同时询问受伤原因,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对于严重创伤的患者,往往存在血容量丢失导致血循环不足的现象,通常需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通过输入液体以改善微循环[1];对于休克的患者,给予合适的复苏液体;血压偏高的患者查找原因并给予降压药;颅脑损害的患者要及时观察颅内压,并给予甘露醇脱水,防止病情恶化;骨折的患者进行清理、止血、包扎等处理。

在转运途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包括瞳孔、意识、入睡程度等,并采用动态监护仪监测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电图、脉压等,尤其需要注意脉压的变化,若脉压变小,说明血管痉挛程度严重,脉压差越大,则说明血管痉挛开始解除[2]。所以采用止血带的患者,因此每0.5~1小时放松1次。对于合并颅脑损伤的患者,通过观察瞳孔、意识和睡眠情况,判断病情变化,并及时进行处理,以免发生脑疝。若发现患者意识由清晰变模糊,面色苍白,皮肤变冷,血压下降则说明休克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应进行再次处理。

表1 不同救治时间救治效果比较[例(%)]

表2 救治效果与病程严重程度的关系[例(%)]

患者进入抢救室后,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通过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等了解患者心肺功能及抗休克效果;通过监测尿量及颜色,了解肾功能和判断泌尿系统功能有无损伤;若发现呼吸骤停,给予心肺复苏;对于颅脑损伤者密切关注瞳孔变化,判断颅内压有无升高表现等。需要手术的患者在抗休克同时进行术前准备,及时安排手术治疗。

1.3 统计数据处理

本组数据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通过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救治效果

通过急救后,存活85例,存活率为68%,死亡40例,死亡率为32%。

2.2 救治效果与救治时间的关系

在1h内获得救治的患者存活率最高,与其他时间的患者救治效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3 救治效果与病程严重程度的关系

极危重患者死亡率最高,与其他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3.1 严重创伤死亡时间分析

有研究报告指出,严重创伤患者死亡呈现3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是伤后数分钟内死亡,多因严重脑损伤和大出血所致,此种死亡占50%左右;第2个高峰期是伤后6~8h内,主要是颅内血肿、内脏破裂所致,约为30%;第3个高峰期为伤后数周后,主要是严重多器官功能不全所致,约占20%[3]。从以上死亡高峰期可以看出,第1个死亡高峰期取决于损伤程度、现场条件、受伤部位;第2个死亡高峰期受医院急诊科救治的影响,其救治治疗和救治速度将直接决定了患者的生死;第3个死亡高峰期主要受整体治疗水平和前期治疗的影响。由此可见,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尤为关键,需要医护人员全程进行救治,将“诊、治、疗、护、康”贯穿于全过程。

3.2 严重创伤救治的关键

影响严重创伤救治有效性最关键的因素是时效性,此种患者存在救治时间限制的问题,一旦延误或超出时间窗,将极大的影响救治效果。大量研究数据表明,伤后1h内实施救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因此将此阶段成为“黄金时间”[4]。从表1中也可以看出,伤后到救治时间≤1h的患者存活率最高,提示在发生事故后,患者或目击者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赢取更多的时间,同时医院要事先制定好救治的方案和步骤,在接到信息后,让救治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避免慌乱中耽误时间。而从表2中可以,病情越严重的患者,存活率越低,而病情的严重程度一部分又取决于救治的效果和时间性的把握,因此临床应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为患者实施救治措施。

3.3 急诊科救治的意义

我院的急救模式是急救科负责院前和急诊室的救治,能够在有效的时间里达到比较好的救治效果,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有效时间。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通过急诊科的现场救治,能够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对患者进行基础救治,对稳定病情有一定的作用,能够预防病情的恶化。同时能够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在有序的指导下,让救治工作不再混乱,能够大大缩短救治时间;而在转运过程中,医生通过提前与院内沟通,将院内救治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了急而疏漏的现象。而途中的监测,能够从患者的表情、监护数据中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并能对比较紧急的意外做好预防;急诊室的救治是对疾病的进一步确诊和处理,在全面救治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更有效、更合理的救治方案,从而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的生命。

[1]陈建勋.355例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368.

[2]谢增余,张国超.严重多发性损伤135例救治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7,5(8):690~691.

[3]蔡爱敏,朱燕.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0):1885~1886.

[4]李晋,黄钢.严重创伤急诊救治效果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06,16(3):281~282.

猜你喜欢

脉压高峰期急诊科
降降降!3月豆粕跌超450元/吨,大豆到港量将迎高峰期,后市还要再跌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梨树进入生长高峰期 管理技术看这里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特点分析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脉压及脉压指数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高峰期的不均衡运输组织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