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特仑新戊酯的药动学和临床评价进展

2011-06-18曾晓晖徐新军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1年5期
关键词:戊酯药动学本品

曾晓晖,徐新军,石 磊,关 慧

头孢特仑新戊酯(Cefteram pivoxil,CFTMPI)是由日本富山化学株式会社于90年代初开发上市的一种口服三代头孢菌素,商品名为Tomirom。本品在临床应用多年,应用范围广,本文主要概述头孢特仑新戊酯的药动学和临床评价进展。

1 药动学特征

1.1 吸收和分布 头孢特仑新戊酯本身并无抗菌活性,作为前体药物,口服后,本品在被动扩散通过肠膜时,被酯酶水解,生成有抗菌活性的头孢特仑和三甲基醋酸,在血浆中检测不出本品。

健康成人空腹口服本品100 mg,其血药峰浓度(Cmax)约为 1.24μg/mL,达峰时间(Tmax)约为1.5 h,消除半衰期约为1.15 h;健康成人餐后口服本品 200 mg,其 Cmax约为 2.9μg/mL,Tmax约为3 h,消除半衰期约为0.9 h[1],表明头孢特仑的血药浓度峰值与剂量呈线性关系。

李健华等[2]报道,18例健康受试者口服国产头孢特仑新戊酯片、国产头孢特仑新戊酯干混悬剂、进口头孢特仑新戊酯片100 mg,其药动学符合一室模型,显示此3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见表1。此参数与Zou等[3]报道的24例健康受试者的药动学参数基本相似。

表1 健康志愿者空腹口服100 mg国产头孢特仑新戊酯片、国产头孢特仑新戊酯干混悬剂、进口头孢特仑新戊酯片后药动学参数(n=18,)

表1 健康志愿者空腹口服100 mg国产头孢特仑新戊酯片、国产头孢特仑新戊酯干混悬剂、进口头孢特仑新戊酯片后药动学参数(n=18,)

Wei等[4]报道,24 例健康受试者口服头孢特仑新戊酯片剂(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100 mg的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65±0.45)、(1.73±0.45)μg/mL,Tmax分别是(1.48 ±0.59)、(1.73 ±0.45)h,AUC0→6分 别 为 (4.75 ± 1.35)μg/(h·mL)、(4.76 ± 1.29)μg/(h·mL),Cmax、Tmax和AUC0→6均为上述2篇报道参数的1.5倍。

Yamagishi记录25名男性健康志愿者连续餐后口服本品(200 mg或400 mg,15 d)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连续给药时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一次给药者相仿,未发现明显体内蓄积[5]。

饮食对药物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饭后服用者的Tmax、T1/2较空腹者长,Cmax和AUC较空腹者高,提示进餐可增加药物的吸收[5],并可减少胃肠道刺激[6],因此,推荐饭后服药。

头孢特仑新戊酯的吸收量随饮入水量的增加而增大。Matsumoto等[7]对5名健康受试者采用自身交叉试验,研究水的摄入量和牛奶对头孢特仑新戊酯的影响,结果显示,本品在150mL水中的吸收量明显多于在30mL水中的吸收量,而牛奶对其吸收没有影响。头孢特仑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75%。其分布于痰液、扁桃体、上颌窦粘膜、鼻息肉、筛骨窦粘膜、尿道分泌物中,也可分布在子宫各组织内,但几乎不向乳汁中移行,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1.2 代谢和消除 头孢特仑的消除半衰期为0.83 h,代谢物主要经肾脏排泄,部分以活性形式经胆汁排泄,几乎不由乳汁中分泌。健康人口服本品 200 mg,服药后 8 h尿中平均回收率为32.8%[8]。肾功能不全患者在饭后连续服用本品100 mg,随着肾功能下降,血药浓度上升,t1/2延长2~5 倍,见表2,尿中排泄率下降[8]。

表2 肾功能不全程度与半衰期关系

2 临床评价

头孢特仑新戊酯上市以来,广泛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及软组织等感染。

2.1 产褥感染 Yamagishi等[5]应用头孢特仑新戊酯治疗正常分娩后的产褥感染。结果显示,未服用该药组的感染发生率为5.83%,服用该药(100 mg,3 次/d,3 d)的感染发生率为 1.77%,服用该药(100 mg,3次/d,5 d)的感染例数为0。结果显示,头孢特仑新戊酯能显著减少恶露菌的数量,对正常分娩后的产褥感染起预防作用。

2.2 呼吸道感染 Saito等[9]对171例慢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双盲试验,比较头孢特仑新戊酯(600 mg/d)和头孢卡品酯(450 mg/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头孢特仑新戊酯组和头孢卡品酯组的痊愈率分别为78.9%和80.2%,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5.9%和60.5%,不良反应率分别为6.4%和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头孢特仑新戊酯与头孢卡品酯治疗慢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相当。

张慧琳等[10]对我国(北京、上海、重庆和沈阳)87例呼吸系统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咽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进行了多中心、单盲、随机研究,比较头孢特仑新戊酯和头孢地尼的疗效,口服剂量为100~200 mg,3次/d,疗程7~14 d。头孢特仑酯和头孢地尼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痊愈率分别为72.09%和63.64%,有效率分别为95.35%和90.91%。

2.3 泌尿道感染 李德天等[11]用头孢特仑片和头孢地尼胶囊治疗26例轻、中度急性肾盂肾炎和急性膀胱炎患者,100 mg/d,3次/d,疗程7 d。两组细菌清除率均为100%,治愈率均为76.9%,有效率分别为92.3%和10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7.7%。药敏试验中,21株致病菌对头孢特仑、头孢地尼的敏感率分别为89.2%、81.1%(P>0.05)。可见,头孢特仑治疗泌尿道感染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与头孢地尼相当。

张慧琳等[10]比较头孢特仑新戊酯和头孢地尼治疗64例泌尿系统感染(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患者的疗效(方法见“2.2”),结果显示,痊愈率分别为72.73%和87.10%,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100.00%。

2.4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曾爱中等[12]以头孢特仑新戊酯和头孢地尼治疗急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结果显示,头孢特仑新戊酯组和头孢地尼组的治愈率分别为 72.7%、77.8%,有效率分别为88.9%、94.4%(P>0.05);两组分别有16例和15例培养出致病菌,阳性率分别为88.9%和83.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5%和93.3%(P>0.05)。可见,头孢特仑新戊酯和头孢地尼治疗急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疗效相当。

张慧琳等[10]比较头孢特仑新戊酯和头孢地尼治疗57例成年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见“2.2”),结果显示,痊愈率分别为63.33%、70.37%,有效率分别为90%、100%。

2.5 中耳炎 Takenaka等[13]应用头孢特仑新戊酯治疗急性中耳炎患儿(4个月~10岁)43例。结果显示,头孢特仑新戊酯与头孢妥仑酯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的痊愈率达72%,较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头孢地尼、头孢泊肟酯更好。

3 不良反应

头孢特仑新戊酯不良反应较为少见,在16703例中,出现不良反应317例(1.90%),其中腹泻54例,皮疹24例,食欲不振19例,胃部不适19例,ALT(GTP)上升81例,AST(GOT)上升70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9例[8],近年来无其他不良反应的报道。

4 药物相互作用

Shimada等[14]研究各种抗酸剂(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凝胶)和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对头孢特仑新戊酯吸收与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抗酸药对头孢特仑新戊酯的药动学没有影响,而合并西米替丁组的血药浓度和尿回收率明显低于仅用头孢特仑新戊酯组。

头孢特仑新戊酯与其他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类药、呋塞米等强利尿剂合用可增加肾毒性。头孢菌素类药物可抑制肠道菌落,导致维生素K合成下降。建议营养不良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在长期使用抗凝剂、香豆素、13-茚满二酮衍生物、肝素、溶栓剂等药物时,同时服用维生素K[8]。

5 结束语

头孢特仑新戊酯是第3代口服头孢特仑,对多数常见的致病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具有较高的广谱抗菌活性,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目前常见的致病菌很少对其耐药。临床试验证明,本品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耳鼻喉感染等有效且安全,当病原菌为肠杆菌科细菌,并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时,尤有选用指证。

我国推荐的头孢特仑新戊酯成人常用剂量:一般轻症感染150~300 mg,3次/d,饭后服用;慢性支气管炎、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感染、慢性呼吸器官继发感染、肺炎、中耳炎、副鼻窦炎、淋球菌性尿道炎等300~600 mg,3次/d,饭后服用。

轻度肾损害患者不必调整剂量,而中度肾损害时,剂量不得>150 mg,3次/d。尚未见重度肾损害患者的头孢特仑新戊酯药动学特征研究。

对头孢菌素抗生素及其相关成分过敏者禁用头孢特仑新戊酯[15]。肉碱缺乏或可引起临床显著肉碱缺乏的先天性代谢缺陷患者也禁用本品[16]。

[1]刘慧,王本杰,王进,等.RP-HPLC测定人血浆中头孢特仑浓度及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9):1942-1945.

[2]李健华,顾学兰,邹建军.头孢特仑酯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J].中南药学,2006,4(2):115-118.

[3]Zou J,Di B,Wu CY,et al.Pharmacokinetic and bioequivalence comparison of a single 100-mg dose of cefteram pivoxil powder suspension and tablet formulations:a randomized-sequence,open-label,two-period crossover study in healthy Chinese adult male volunteers[J].Clin Ther,2008,30(4):654-660.

[4]Wei F,Zhu R,Zhao W,et al.Pharmacokinetics and bioequivalence studies of cefteram pivoxil in healthy Chinese volunteers[J].Eur J Drug Metab Pharmacokinet,2009,34(3-4):157-162.

[5]Yamagishi Y,Izumi K,Tanaka K,et al.Evaluation of 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after normal delivery[J].Jpn J Antibiot,2009,62(2):103-115.

[6]朱新昌,张霞,吴小丽.抗感染药物的处方用药交代与指导[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2(1):39-41.

[7]Matsumoto F,Sakurai I,Morita M,et al.Effects of the quantity of water and milk ingested concomitantly with AS-924,a novel ester-type cephem antibiotic,on its pharmacokinetics[J].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01,18(5):471-476.

[8]富山龙(r)市售说明书.http://www.yp900.com/ypsms/sms_192220.htm.

[9]Saito A,Hiraga Y,Watanabe A,et al.Comparative clinical study of cefcapene pivoxil and cefteram pivoxil in chronic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by a double-blind method[J].J Int Med Res,2004,32(6):590-607.

[10]张慧琳,侯杰,陈旭岩,等.头孢地尼与头孢特仑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28(9):555-557.

[11]李德天,刘大军,刘勇.头孢地尼与头孢特仑对照治疗急性泌尿系统细菌感染26例[J].中国新药杂志,2004,13(4):351-354.

[12]曾爱中,辛小娟,肖永红,等.头孢地尼治疗36例皮肤软组织感染临床疗效及抗菌活性观察[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3,28(2):230-234.

[13]Takenaka M,Morikawa Y,Nakagawa T,et al.Causative organisms of acute otitis media and acute sinusitis in children and their susceptibility of oral beta-lactam antibiotics[J].Jpn J Antibiot,1999,52(2):162-171.

[14]Shimada J,Saito A,Shiba K,et al.Effects of antacids on absorption,excretion and metabolism of cefteram pivoxil[J].Jpn J Antibiot,1990,43(8):1353-1370.

[15]赵晓莹,付鑫,刘露.药物变态反应与药物交叉变态反应[J].医药导报,2009,28(10):1369-1370.

[16]Ito T,Sugiyama N,Kobayashi M,et al.Alteration of ammonia and carnitine levels in short-term treatment with pivalic acidcontaining prodrug[J].Tohoku J Exp Med,1995,175(1):43-53.

猜你喜欢

戊酯药动学本品
叮!这有一份“颈椎使用说明书”,请查收
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内药动学研究
产品说明书里的无用忠告
产品说明书里的无用忠告
不同酸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的工艺研究
一种催化剂H6P2W15Mo3O2/TiO2和乙酸正戊酯的制备方法
鸢尾苷元在兔体内的药动学
白杨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呼替奇在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H3PW12O40/Y-β催化丙酸异戊酯的绿色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