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民铺就小康路——“科技列车沂蒙行”沂水县活动纪实

2011-06-15张文娟

中国农村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沂水县沂蒙储粮

文|本刊记者 张文娟

沂水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加大科研投入,创新科技体制,加快科技进步,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科技已成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最大动力和重要支撑。

“农户科学储粮示范仓”在粮食晒干扬净密闭封存到仓内后,可防虫食、霉变,保存时间达到五年以上,既减少了粮食储存损失,还可以美化家庭环境,深受农民欢迎。

5月14~15日,由中宣部、科技部等9部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科技列车沂蒙行”活动,带着对沂蒙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满载丰硕的技术成果和科技物资,来到了临沂市沂水县,来自蔬菜、林果、粮食等领域的专家团,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对沂水县的农业、林果、畜牧进行了精品指导。

粮食专家服务团深入基层

5月15日,“科技列车沂蒙行”农户科学储粮示范仓捐赠仪式,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新城沟社区举行,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处长王弘,市粮食局副局长宋尚科出席捐赠仪式并向农户发放储粮仓。

粮食产后减损一直是困扰农民的一项难题,也是倍受国家和各级政府领导关心关注的一项重点工作,“农户科学储粮示范仓”在粮食晒干扬净密闭封存到仓内后,可防虫食、霉变,保存时间达到五年以上,既减少了粮食储存损失,还可以美化家庭环境,深受农民欢迎。

在“振兴老区、服务三农、科技列车沂蒙行”活动中,国家粮食局向老区出资捐赠了200个储粮仓,价值20余万元,全部发放到广大农户手中。这次活动将帮助农民逐渐转变重生产轻储存的传统观念,接受科学储粮新技术和装具,通过科学储粮多储粮,增强全社会的粮食安全防范能力。

捐赠仪式结束后,储粮专家还为广大农户举办了储粮知识讲座。下午,粮食专家服务团一行来到青援、鲁洲等重点粮食深加工企业,与企业研发人员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交流。专家组在沂水县青援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举行了粮油加工技术讲座。来自该集团的30多位集团领导和技术人员参加了讲座,河南工业大学刘亚伟教授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我国小麦及面制品加工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面制食品与专用粉生产,提出了新产品开发的建议,解答了大家提出的有关方便面、焙烤食品技术等问题。到场的技术人员认真听讲,并就有关问题与专家进行了互动。部分职工表示,听了专家的技术指导后,收获很大,学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解决了企业和职工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们普遍反映讲座生动活泼,通俗实用,针对性强,纷纷与专家建立联系,要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在鲁州集团,刘亚伟教授又向与会的20余名技术人员介绍了玉米精深加工中玉米浆、玉米纤维、玉米蛋白粉等副产品的进一步精深加工现状和下一步发展的趋势;并对该公司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实验的玉米黄色素提取等试验研究进行了具体指导。近两个多小时的座谈,气氛热烈,效果良好。他们反映受益匪浅,企业技术人员与专家建立了联系,并邀请专家来公司详细指导和合作研究。

村里来了大教授

沂水镇东山村蔬菜基地位于沂水县沂水镇西北14公里跋山水库下游沂河冲积平原,2008年注册成立“跋山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2600亩,年产芹菜、黄瓜等蔬菜2000万斤,产品销往淄博、杭州、上海、北京等地,产品注册“跋山”牌商标,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5月14日,果菜组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贺超兴来到了东山村,就专门针对设施蔬菜生产中所需的技术问题和大家进行交流,并针对大家的问题进行了现场答疑,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在听取合作社负责人对基地的详细介绍后,贺超兴教授对东山蔬菜基地的发展和种植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就大棚设施建设、蔬菜茬口安排、芹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分析,重点讲解了大棚内土传病害的防治、有机蔬菜高效生产流程、新型高效药剂使用等内容。合作社社员学习积极性高涨,认真听、认真记,并就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争先恐后向专家进行咨询,针对社员提供的黄瓜、芹菜病害样本,贺教授认真观察和分析后,列出了详细的药剂名称、药剂用量单,随技术材料一并发放到社员手中。看着手中宝贵的技术材料,村民们笑逐颜开,争相传阅。

5月15日上午九点半,针对“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贺超兴教授做了专题讲座,县、乡百名技术指导员参加了培训。培训中,贺教授就适宜大棚蔬菜生长的良好资源环境、设施蔬菜发展趋势、大棚结构的优化升级、设施高效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难题等作了详细的讲解,图文并茂且通俗易懂。百名农技人员普遍反映受益匪浅,这对将来的技术推广有很大的作用。他们还表示:“希望这样的又好又快的‘科技列车’多驶进农村,为新农村事业的发展添加更好的‘助燃剂’。”

林业科技下乡受欢迎

沂水县是个林果业生产大县,苹果种植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种植品种为红富士,种植面积达25万亩,其中苹果矮砧密植园2万亩。

来自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杨朝选主任为沂水县广大果农带来了丰富的苹果栽培新技术,受到果农欢迎。杨朝选先后来到沂水镇友兰村、诸葛镇上古村苹果矮砧密植栽培基地,现场向果农指导现代苹果发展趋势及科学管理技术等。广大果农听说中国农科院专家来指导,都非常高兴,提前准备好本子和笔,早早来到现场等候。在听课时,果农们仔细听、认真记,并把平常果树栽培中遇到的疑难杂症积极向专家咨询,经杨朝选一番细心讲解及现场操作,解除了果农们的疑问和困惑,最终满意而归。诸葛镇上古村果农李振金高兴地说:“中国农科院的专家来到俺村搞技术讲座和咨询,现场解决我们遇到的果树栽培技术难题,很难得,很实用,收获很大,俺们都非常欢迎。”

沂水县林业局也组织了20人的队伍进行了林业科技宣传活动,他们精心制作了5块林业主题宣传专板,内容涉及美国白蛾防治、林下食用菌种植、林下禽(畜)养殖、林粮间作、林下药材种植、杨树丰产林管理技术、林下特色昆虫养殖技术等林业科技知识,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也得到了科技专家的认可,为方便群众询问,林业局还专门将20余人的队伍分成了“造林营林技术组”、“林下经济技术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组”等,由相关业务科室的负责同志进行现场解答。同时,借这次宣传的机会,沂水县林业局还向社会群众发放森林防虫知识小册子2500余册,发放防火明白纸1.2万余份。

科技支撑沂水快速发展

据沂水县委副书记杨原田介绍,近年来,沂水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加大科研投入,创新科技体制,加快科技进步,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目前,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博士后工作站1处,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处。2010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91.4亿元。科技已成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最大动力和重要支撑。他说:“‘科技列车’开进沂水,充分体现了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对沂蒙老区人民的深情厚意与关心支持。这次活动,不仅为我们送来了科技物资,更送来了先进技术。活动期间,农业、卫生专家深入到基层,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科技服务;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针对沂水县提出的多项重大技术需求进行对接,并带来一大批先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活动的开展,对于增强沂水县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沂水县沂蒙储粮
浅析沂水油顶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渭南农户储粮的调查与分析
中储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
国内首座球形粮仓储粮效果及特性
描绘红色沂蒙新画卷
山东省沂水县东土沟钛铁矿矿床成因浅析
多措并举依法履职 不断提高档案依法行政水平
沂蒙妈妈与八路儿子的母子情
沼气在防治储粮害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