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玄重:医者仁心 大爱真情

2011-06-15张文娟

中国农村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老百姓讲座保健

文|本刊记者 张文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刘玄重(中)

“我从医几十年了,有许多的困惑,但我一直有一个决心,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利用自己的一点医学知识,对中国的健康教育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刘玄重

他是江苏卫视《万家灯火》栏目中健康讲座的主讲人;是卫生部健康教育巡讲专家,被中央国家机关健康大讲堂特聘为讲师团首席专家;为了向更多农民朋友宣讲健康保健的知识,最近这几年,他年年参加“科技列车行”活动,一直是“科技列车行”卫生专家团里的重要成员。

他就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刘玄重。从1968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刘玄重从事医学事业已经几十年,多年来他一直从事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医、教、研、防工作,在危重病抢救、介入心脏病学和慢性病防治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最近这些年,刘玄重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健康教育的工作上来。

他说:“我搞了几十年医院的急救工作,救心肌梗、休克的病人,给人家放支架,但是感觉越救越多,救不过来。确实,专靠三甲医院在那里加班加点,满足不了老百姓的需求,所以我认为健康教育是迫在眉睫的事。”

他坦言,“健康教育有一个度的问题。因为我们国家在中部、西部、东部发展都不一样,贫富差距也非常大。近年来,富裕起来的人可以说非常有意识地开始进行自我的健康保健,但是,还有很多人对自己的身体不够关心。比如说,在我们家装修的民工,那个粉尘飞的都看不清楚了,连口罩都不戴,我送给他口罩他都不戴,要让普通农民关注和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我从医几十年了,有许多的困惑,但我一直有一个决心,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利用自己的一点医学知识,对中国的健康教育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座无虚席的报告厅

5月15日,山东省费县人民医院的报告厅里座无虚席,就连过道上也站满了前来听刘玄重教授讲课的群众。费县是“科技列车沂蒙行”的一个服务点,刘玄重教授此次在这里不仅为当地老百姓进行了义诊,和当地县医院的医生们进行了座谈,还给百姓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健康课”。

“对于很多事情,‘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是有效的,但是惟独对于生命与健康而言,失败不是成功之母。人生之路是无法返回的单程,我们没有机会从头再来”,在讲座一开始,刘玄重教授关于生命与健康的哲学思维就如同一枚重磅炸弹直击心灵。

“健康是生活的资源,而不是生活的目的。就是大家不是为了健康而活着,健康是社会和每个个人的资源,这个资源是稀缺的,是不可再生的。我们大概可以说,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础,适量运动是健康的源泉,心理平衡是健康的保障,饮食安全是健康的底线。归根结底还是生活方式问题。什么是生活方式呢?直白地说,就是我们怎么活着;说得粗浅一点,就是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还有性和休闲娱乐以及每个人的脾气禀性、劳动工作、人际交往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实际上,我们所有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生活方式。我们的左邻右舍、父母兄弟、亲朋同事中,不少人患有肥胖症、高血压、血脂紊乱、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还有一些恶性肿瘤。我们会发现,这些病在几十年前是很少的。那时候听说谁是糖尿病呢?当时我们老百姓饭都吃不太饱,哪有那么多糖从小便里尿掉啊。现在为什么跑出来这么多病呢?”

刘玄重教授用非常贴近人们生活的例子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他将医学上看似非常高深的知识用老百姓非常熟悉的语言讲述出来,一下子拉近了他和大家的距离,整个健康讲座,他为大家剖析了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保健、心理健康、生活心理应对等重要的知识。

很多人基本上都是头一次听到这样的现场讲座,他们一般都是有病治病,健康保健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属于非常遥远的事情,认为与自己没有关系,听了刘教授的讲课,很多人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这其中,还有不少是当地县医院的医生。刘教授讲毕时,仍有不少听众依依不舍,追问不少问题。刘教授严谨的讲学态度、渊博知识深深吸引着每一位听众。对很多农村百姓而言,这不仅是一顿珍贵的“健康知识大餐”,更是刘教授与他们之间的一次关于生命与健康的深度心灵对话。

让健康科普生动活泼

健康教育是十分枯燥的话题,如何才能将有用的知识更有效地传播给受众?为此,刘玄重总是尽可能把要说的东西讲得生动活泼,雅俗共赏,令人回味,让受众们看到、听到以后,都能兴趣盎然。他的讲座总是旁征博引,尽量做到科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比如,他讲“癌症”,他会这样说,癌的写法,就是一口被污染了的空气,一口不清洁的饮水,一口有问题的食物,当这三口东西堆积成山时,就成了“癌”。

他对健康的饮食方式这样总结:“管好油瓶子、限制盐罐子、扩大粮袋子、丰富菜篮子、勤端水杯子、迈开大步子。”

“科技列车行”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他为北京等三甲医院的医生与老百姓的接触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老百姓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让专家级的医生给自己看病,这是十分不容易的。

对于这样的观点,刘玄重也很赞同,但他同时表示,其实通过“科技列车行”的方式,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真正的好医生是什么样的。

现在的社会上有一些不良的风气存在,一些人制造了“伪科学”,如张悟本的“绿豆事件”;李一道长之流讲述“千年养生秘笈”这些在社会上都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人们对于养生保健的认知,这时候,一定需要有真正懂医学的人出来讲述真正对人的健康有用的知识,否则,老百姓从此对健康养生嗤之以鼻,认为都是“伪科学”,那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将是十分不利的。

刘玄重教授认为,在搞健康教育时,必须严格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卫生部和公认的机构发布的信息,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人云亦云,而公众对标新立异、颠覆常理、挑战权威、哗众取宠的观点、言论更应要保持足够的警惕。

其实,每年的“科技列车行”,医疗卫生专家都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人之一,包括刘玄重在内的医疗专家们,不仅为农民们解决了一些疑难杂症,为他们进行了义诊,还向农民传播了健康理念,提高了民众的健康意识。

其实,这些医疗卫生专家们就像一支宣传队、一支播种机,这种传播将同样会为整个医疗卫生系统带来积极的影响。近些年来,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同样在医疗领域内时有发生,整个医疗系统内极个别的人破坏了整个“白衣天使”的形象,让一些人对医生产生了误解,因此,导致曾经有一度“医患关系”十分紧张。而这些“下乡”专家们则让老百姓看到了医疗群体的整体形象,从这个角度来说,“科技列车行”的作用其实也是相互的。

猜你喜欢

老百姓讲座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老百姓的话
老百姓的福
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