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撑起的校舍
2011-06-13马清泉
马清泉
以“把中小学校舍建成最安全、最牢固、让人民群众最放心的建筑”为最高指导方针的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今年年底就该完美收官了。到目前为止,它的进展程度如何,资金到位情况如何,遇到哪些困难,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工程能否如期完成,为了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记者远赴千里之外的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蒙古族聚居区,相当于汉族地区县)一探究竟。
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在内蒙古101个旗县中,它的财政收入排在60多位,位居中游,教育投入却排在20多位,比较靠前。这样的地区非常具有代表性。
接待记者的是财政局综合改革办公室主任邱海英,一个有着20多年财政工作经历的中年男人,迎面而至的朴实长相给人一种踏实稳重的感觉,无形中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其主管预算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双重身份,更有助于记者对校安工程建设的一些细节方面进行深度的寻根和探源。我们的谈话围绕着校舍建设的“家长里短”开始了。
贷款撑起校舍
从本质上说,无论什么样工程建设只有钱才是万能的,有钱万事通。在记者最关心的资金来源上,邱海英如是说,敖汉旗中小学校舍安全建设的资金来源有三大块,一是由自治区政府按照统贷分还的原则从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00亿,按各旗县上报的校舍规划情况分配至各旗县,2010年该县分得贷款1.52亿,本息由该县财政分12年归还;二是中央自治区市三级下达的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专项资金1.1亿;三是旗财政的建设启动资金2000万。可以说校安工程的主体是贷来的。根据国家总体规划,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的分两步走,在2009年-2011年修建2002年前建设的校舍;2012-2015年修建2001年后建设的校舍,整个建设周期为七年。所需全部资金约为4.8亿,除去银行贷款和上级下达的专项补助外,资金缺口高达2.8亿,占到整个校安工程投入的58%左右。现有贷款资金和补助资金将在2011年用尽,从2012年起将会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局面,开始了最为艰难的时期。
诚然,近几年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敖汉旗财政资金一直不是很宽裕,2010年财政收入刚刚突破5个亿,其中包括上级转移支付2.4个亿。同时,作为人口大县,2009年该县人口达到60万,在自治区101旗县中排名第三,各项事业支出相当巨大,财政左支右绌,疲于应付。“按照我们每年财力的增加情况,即使其他事业支出都不增长,还是满足不了建设需求的巨大胃口,这是我旗校安工程建设当前所面临最大挑战。”
解决这个问题,单靠自身财力的有限增长肯定是行不通的。尽管并不富裕敖汉旗财政在教育投入上向来慷慨,2008、2009、2010年对教育的投入年均增长35%,远远超过了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在整个赤峰市12个旗县中一直名列榜首,但这些增长绝大部分被教师的工资增长所消耗,可挖掘的潜力并不大,每年校舍建设的可用资金还是原有的2000多万。相对于2.8亿的巨大缺口,实在是有些“单薄和寒酸”。在中央和自治区没有新的专项资金补助且必须按时完成的情况下,除了借款别无出路。但在2000万本息的基础上继续增持新债,无疑是用明天的债务危机来缓解今天的债务危机,2008年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化解的普九债务“往日重现”的一幕应该不远了。
令人纠结的政策
据记者了解,在这次校安工程建设中,除了缺乏资金这块最大的短板外,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导致权力和责任相互割裂,对工程进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具体到工作中,邱海英认为,从上面讲,财权与事权不对等,以前如此,这次依然如此。依照国家相关政策,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央专项资金已经明确,每年80亿,一共是三年,其余资金的大头需要省级来统筹,按一定比例在省市县之间分配。按常人的理解,这种分配方式似乎很简单,由于财政收入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原因,在中国财政是越往上越富有,越往下越贫穷,上级财政理所当然的应承担大部分,下面承担小部分。即出资比例由省到县按降幂顺序排列。实际情况并不按我们预想的那样,由于中央政策对各级财政的支持比例没有明确的划分,旗财政承担了大部分资金,这种“上面请客,下面买单”的情形,让本不富裕的地方财政苦不堪言。
从地方讲,这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的规划,是由政府、教育局和发改委三家完成的,层层上报汇总,由自治区最终确定需要建设的校舍数量和规模,这一过程中财政一直没有参与。从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角度讲,希望建设得越多越大,可以满足若千年内的需求,这种想法客观上讲也没什么不妥之处,但投有考虑地方财政资金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方案一经自治区审批后无法更改,无论财政是否能承担得起都必须承担,没有任何协商余地,是借款还是自筹那是你地方财政自己的事。
邱海英认为,一种科学的方式应该是,规划方案须经财政部门审核。根据现有财力,确定哪些是立即要建的,哪些是可以缓建的,哪些是可以缩小,哪些是必须扩大的,之后再上报。这样,可避免盲目扩大规模占用本就不足的资金,也可根据轻重缓急合理调剂资金使用。
唯有希望中央给力
在地方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要想圆满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的历史重任,为孩子创造出最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空间,最期盼的解决方式就是加大中央财政扶持力度。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是国家的最重要最根本最急需的头等大事,必须或只能由国家买单。当然,持这种观点的自然包括邱海英。
他表示,自1994年分税制度改革后,财力大部分为中央所集中,地方财政困窘。这些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兴盛,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凭借土地财政开始国库充盈。但大部分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缓慢,土地财政能力有限,部分贫困地区甚至刚从温饱中解放出来,主要靠上级转移支出和财政补贴过日子,无力进行其他投入。
然而,2009年校安工程建设横空杀来,霹雳而至,要求三年必须完成,并实行一票否决制管理,其巨额的资金需求为各地财政带来了空前的压力。要在三年内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只有寄希望于中央财政或省级财政,拿出70%-80%的专项资金,余下的由地方承担。
否则,就如一位王姓退休老教师所说,国家每年80亿的专项投入,应对着数以万计的学校,校安工程建设如期完成的夙愿恐怕会变成一纸空文。
采访中,记者也能体会到地方财政和教育部门为解决资金问题所做的种种努力,但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找到一种可行的解决方式。钱,俨然成了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的“阿琉喀斯之踵”。总体上,靠借贷起家的校舍一栋栋拔地而起,很是壮观,但一想到背负的沉重的债务,让人无法不郁闷,一如这个时令的天气:乍暖还寒。
(本文未经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