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乡市2005-201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分析

2011-06-13吴富领陈玉领李巍巍

河南医学研究 2011年3期
关键词:新乡市本市个案

吴富领,陈玉领,李巍巍

(新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南 新乡 453000)

开展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是及时发现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例的主要途径,也是消灭脊灰工作的重要内容。新乡市自1994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监测系统的及时性、敏感性、完整性不断提高,大部分监测指标达到了国家卫生部的规定指标,但近年来新乡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工作有滑坡现象,为指导新乡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和AFP病例监测工作,现对2005-2010年新乡市AFP病例监测、报告情况及AFP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整理2005至2010年新乡市各县(市、区)上报的AFP病例个案调查表,随访表,旬、月报表,主动监测报表,国家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个案调查表。人口资料来自新乡市统计局人口统计年报。

1.2 方法 利用2005至2010年新乡市《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系统》的AFP个案数据库,采用Excel软件汇总数据,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监测系统评价标准为卫生部《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2006)规定的 AFP病例监测评价指标[1]。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新乡市辖4区8个县(包括2个县级市),2010年总人口数为567万人,15岁以下儿童105万(18.52%)。2005至2010年全市监测系统共报告15岁以下儿童本地AFP病例138例,年发病率介于1.3/10万 ~2.7/10万,年平均发病率 2.2/10万,见图1。

图1 新乡市2005至2010年AFP病例报告发病情况

2.2 本地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

2.2.1 地区分布: 全市四区八县均有病例报告,报告最多的23例,最少的1例。病例分布无明显地区聚集现象,见图2。

图2 新乡市2005至2010年AFP病例各县区分布情况

2.2.2 时间分布:AFP病例发病呈全年散发状态,8月份报告病例数最多23例,3月份次之21例,11月份最少3例,见图3。

图3 新乡市2005至2010年AFP病例发病时间分布

2.2.3 人群分布:年龄最小的2个月,最大的15岁,4岁以下报告110例,占79.71%。男性98例,女性40例,男女性别之比2.45:1。

2.2.4 免疫史以及实验室病毒分离结果和病例分类:报告的138例AFP病例中,服苗3次以上的107例,占77.54%;服苗3次以下的17例,占12.32%;零剂次7例,占5.07%;免疫史不详的7例(4例已超过1岁),占5.07%。所有采集的标本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均未分离出脊灰野毒株。138例AFP中无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其中格林巴利综合症51例,横断性脊髓炎2例,创伤性神经炎4例,其他63例,待查12例,不详6例。

2.2.5 病例就诊和报告及时性以及报告单位分布:麻痹出现0~1 d就诊的80例,1~7 d就诊的41例,7d以上就诊的17例。就诊后0~1 d报告的138例,及时100%。省级医院报告36例(26.09%);市级医院报告52例(37.68%);县级医院报告45 例(32.61%);乡级医院报告4例(2.90%);村级报告1例(0.72%)。

2.2.6 AFP病例报告前就诊次数和异地AFP报告情况:在报告的138例病例中,第1次就诊得到诊断并且报告的为73例,占52.90%;第2次就诊得到诊断并报告的为46例,占33.33%;第3次就诊得到诊断并报告的为13例,占9.42%;第4次就诊得到诊断并报告的为6例,占4.34%。2005年异地 AFP病例占24.14%(7/29),2006 年异地 AFP 病例占 32.14%(9/28),2007年异地 AFP病例占22.73%(5/22),2008年异地AFP病例占17.39%(4/23),2009年异地AFP病例占68.18%(15/22),2010年异地AFP病例占 64.29%(9/14)。

2.3 AFP监测系统评价

2.3.1 敏感性:2005至2010年15岁以下儿童 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在1.3/10万~2.7/10万,年平均发病率2.2/10万之间,超过卫生部规定最低指标(1/10万)的2倍以上。

2.3.2 及时性:2005至2010年病例48 h调查率和标本7 d送达率均明显高于卫生部最低要求(80%),2007年、2009年、2010年双份合格标本采集率没有达到国家最低要求,2006年75 d合格随访率没有达到国家最低要求。近几年双份合格标本采集率呈下降趋势,见表1。

表1 2005至2010年新乡市AFP病例监测及时性指标完成情况(%)

2.3.3 完整性:2005至2010年全市13个县(市、区)CDC及所有哨点医院每年的AFP病例监测个案表、随访表、旬报表、月报表、主动监测报表等上报完整率(实报表数/应报表数×100%)均为100%。但少数个案调查表和随访表存在项目填写不完整或逻辑性错误。

3 讨论

3.1 新乡市AFP病例监测系统评价 通过有效的监测及时发现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并采取措施控制是维持和评价无脊灰状态的重要措施。自1994年正式建立AFP监测系统以来,本市各级CDC通过技术培训、督导检查和考核评比等措施,不断提高监测质量。结果表明,2005至2010年全市AFP病例监测系统的灵敏性和完整性指标每年均高于卫生部要求,但及时性有待于提高。无论是同远期本市的AFP监测指标比较,还是近年内比较,系统运行质量均有很大提高。市内各县区间监测系统运行比较均衡,基本无监测空白存在,各级医疗机构在监测报告中均发挥了有效作用。

3.2 新乡市维持无脊灰工作存在的问题 2005至2010年本市均无脊灰病毒野毒株和脊髓灰质炎病例报告。根据监测历史记载,今年已经连续19 a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但是本市的脊灰监测与控制工作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3.2.1 免疫空白尚未消除:让每个适龄儿童及时按程序完成基础接种和加强接种,切实消除“0”剂次免疫状态,是阻断脊灰疫苗变异病毒致病、传播、循环的关键[2]。本市AFP病例7例零剂次免疫史病例中,1岁以上4例占2.90%(4/138),而1岁以上服苗不足3剂次占5.80%(8/138),表明本市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存在薄弱点。

3.2.2 病例就诊及时性以及医生报告意识有待提高:降低异地AFP病例报告率,提高各项监测指标AFP病例及时就诊和报告,有利于提高粪便标本的采集合格率,从而能够及时发现脊灰野病毒[3]。本文结果分析表明,麻痹后只有57.97%(80/138)的儿童在1 d内就诊,表明本市居民的及时就诊意识需要提高,县级以下医院病例首次就诊率较高(65.94%,91/138),而诊断报告率较低(46.15%,42/91),另外,近年来异地AFP病例所占比例较大,并且异地 AFP病例中有57.14%(28/49)在当地就诊过,提示应重点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医生的报告意识。

3.2.3 个案调查质量有待提高:调查表填写不够认真,有的缺项漏项,有的麻痹部位及程度填错,有的深部腱反射判断不清,有的标本采集量不足,随访不够认真,病例最终诊断没有进行详细询问等等。

3.2.4 个案调查质量有待提高:调查表填写不够认真,有的缺项漏项,有的麻痹部位及程度填错,有的深部腱反射判断不清,有的标本采集量不足,随访不够认真,病例最终诊断没有进行详细询问等等。

3.3 对策建议 在维持监测系统良好运行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计划免疫工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儿童家长的免疫接种意识,加大查漏补种力度,切实消除免疫空白;加强对基层疾控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AFP病例监测报告意识和调查处理质量,切实做到一旦有输入病例或高危病例出现,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

[1] 卫生部.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Z].2006.

[2] 付清培,方刚,罗湘蜀,等.四川省近4年高危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发现及处理[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3,1(6):493-495.

[3] 蒋贵英.北京市怀柔区1994-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8(1):35-37.

猜你喜欢

新乡市本市个案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新乡市
本市首家大数据行业工会诞生
本市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走势图
新乡市
新乡市中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现状研究
曲奇饼盒中的挑衅书
中文阅读学习个案考察与分析
直派批评的理念与个案
本市二手房成交量及价格走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