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6例腹腔镜子宫大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观察

2011-06-08张瑞作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0期
关键词:浆膜肌瘤开腹

张瑞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西 南宁 530003)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常引起出血,传统处理方法为切除子宫和肌瘤剔除术,后者因保留了生育条件而受到广泛欢迎。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使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得到普及,一般认为LM的手术指征为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下,肌瘤直径<7cm,肌瘤位于浆膜下、壁间,临床实践认为直径<9cm的壁间肌瘤、浆膜下子宫肌瘤且肌瘤数目≤3个可采用LM[1]。为观察LM治疗子宫大肌瘤的可行性、安全性,本调查选择20例子宫大肌瘤患者行LM的临床资料,与同期20例行开腹肌瘤剔除手术的子宫大肌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2月至2010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例患者,年龄32~50岁,平均45.5岁,均于术前确诊为子宫肌瘤,彩超检查发生至少1个肌瘤直径>8cm。术前常规心、肝、肾功能检查、盆腔彩超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检查无异常,排除内科合并症、既往盆腔手术史、开腹手术禁忌证、腹腔镜手术禁忌证、黏膜下肌瘤及恶性的可能性。①腹腔镜组:20例,其中6例单发肌瘤,14例多发肌瘤(2~4个),浆膜下(阔韧带内)肌瘤7例,壁间肌瘤13例(子宫前壁7例,后壁3例,侧壁3例);5例肌瘤直径>10cm;②开腹组:20例,其中5例单发肌瘤,15例多发肌瘤(2~4个),浆膜下(阔韧带内)肌瘤8例,壁间肌瘤12例(子宫前壁7例,后壁3例,侧壁2例);6例肌瘤直径>10cm。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肌瘤数、肌瘤位置、肌瘤大小,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术前处理:对彩超检查肌瘤直径>10cm者,于术前3个月,每月肌内注射一次达菲林,3.75mg/次,促进肌瘤缩小到10cm以下。②设备仪器:腹腔镜手术采用Stryker 988系统,5mm单极电钩、双极电凝、持针器、举宫器、15mm电动肌瘤旋切器、肌瘤钻、腹腔镜穿刺针、1-0Dexon线等。③手术方法:所有患者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术中密切监测心电、血氧饱和度。a.开腹组:按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进行操作。b.腹腔镜组:取膀胱截石位,置入腹腔镜后改用头低臀高仰卧位,切开脐上缘皮肤约10mm,建立14mmHg气腹条件,腹腔镜探查后,经阴道置入举宫器,于两侧腹置入5mm及10mm两个套管;首先在镜下行子宫峡部套扎2~3次以阻断子宫血液供应,于宫体内注射缩宫素,之后在肌瘤部位用电钩、双极电凝切开子宫浆膜层达到瘤体,视肌瘤具体情况采用纵/横/斜切;肌瘤钻提起肌瘤,轻柔手法牵拉分离并剪开伪包膜,同向旋转至肌瘤根部,用双极电凝血管并行剥离肌瘤,1-0Dexon线缝合瘤腔、创面,镜下剪断子宫峡部扎线,观察创面出血并视情况对静脉使用缩宫素;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后,检查无出血后取出器械并排空CO2,行筋膜层缝合,对合皮肤[2]。术中根据肌瘤的具体部位、大小、数量,进行逐个切除。

1.3 观测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耗时、出血情况、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复查,检查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并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手术耗时明显长于对照组,肝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随访均有1例复发子宫小肌瘤(8~10mm),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无输血病例;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开腹组无术后腹腔粘连,腹腔镜组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无子宫切口裂开、瘘管形成等严重并发症。见表1。

3 讨 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术中对子宫动脉进行预处理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主要适用于浆膜下肌瘤、外凸型肌壁间肌瘤,阻断子宫动脉后行肌瘤剔除术,止血效果满意,可避免因术中出血多而影响术野暴露的情况,能缩短手术时间,且利于子宫切口的愈合[3]。LM术具有手术指征,常用于直径为9cm以下的子宫肌瘤,本调查对9~10cm子宫肌瘤行LM术,同样适用,说明LM手术指征范围可拓宽。较大肌瘤术前3个月用GnRH-a(达菲林)可缩小肌瘤50%,并减少子宫血运[4]。

对于无盆腔粘连、大肌瘤直径缩小到10cm以下(每例患者不得多于1个)、明确肌瘤位于浆膜下或子宫壁间的子宫大肌瘤,采用腹腔镜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肌瘤剔除前对子宫峡部进行套扎以阻断子宫血液供应,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往认为腹腔镜子宫剔除术不适宜使用于肌瘤过大(直径>10cm)的情况,因术中器械操作空间不足、镜下缝合操作困难,有可能增加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延长,故实际制订手术方案时应结合患者的大肌瘤数量、子宫体积、肌瘤位置、子宫活动度等综合信息,经详细分析讨论后对不适宜选用LM术者采用开腹手术。术前B超检查定位肌瘤须细致,不漏查任何小肌瘤,可避免肌瘤漏挖,术后复发子宫肌瘤的原因复杂,术前漏诊小肌瘤在术后长大、患者机体有肌瘤致敏因素等均可能导致术后复发,本组调查LM及开腹手术的复发率低。

[1] 冯凤芝,冷金花,郎景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 (1) : 65-67.

[2] 要慧萍.改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68例临床分析[J].甘肃医药,2008,27(2):38-39.

[3] 彭存旭,汤玲,兰守敏.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子宫动脉预处理的方法和临床意义(附24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7,12(2):101-103.

[4] 王庆一,李敏.米非司酮与长效GnRH-a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 (6) : 361-363.

猜你喜欢

浆膜肌瘤开腹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