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与空间布局:新加坡工业发展的历程与经验
2011-06-05汪明峰
◎ 汪明峰 袁 贺
产业升级与空间布局:新加坡工业发展的历程与经验
◎ 汪明峰 袁 贺
新加坡通过不断调整工业政策和适时进行产业升级,用4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并首创以工业园区为主导的开发模式,从而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学习的标杆城市。本文梳理了新加坡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产业政策和空间布局的演变历程,并总结新加坡工业发展的经验,以期为当前中国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产业升级 空间规划 新加坡
根据制造业对全球城市(global city)经济的贡献情况,制造业部门是打造全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本文以新加坡为例,考察新加坡在打造全球城市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制造和创新中心。文章将梳理新加坡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产业政策和空间布局的演变历程,并总结新加坡工业发展的经验,以期为当前中国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迈向全球城市的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型国家,截止到2009年,新加坡国土面积为710.3平方公里①,其中很大部分是通过填海完成的,土地资源十分稀缺。但就是这样一个连淡水都需要靠搜集雨水获得的国家在过去45年里通过快速工业化,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和世界级城市的行列。在新加坡的发展历程中,工业的作用功不可没。在新加坡,制造业比重占GDP的四分之一,对提供就业岗位的贡献显著,同时也促进了新加坡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新加坡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使GDP中的制造业比重从1966年的16.3%上升到1973年的22.5%[3]。在20世纪90年代维持在26至28%,最近是在20%左右。快速的工业发展不仅解决20世纪60年代失业严重问题,同时也使新加坡成为了一个制造业生产和销售的区域中心城市[4]。
21世纪以来,新加坡一直朝着建设一个全球城市的目标不断迈进,以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2001年,新加坡的规划定位是“一个全球商务中心(a global business centre)”,而在2008年则进一步明确为“一个独特的全球商务核心城市(a distinctive global business hub)”②。特别对于制造业来说,政府的政策瞄准价值链中各种高附加值的环节和产业活动,促进新加坡成为一个区域性的核心城市。例如在成衣业的价值链中,新加坡的功能是作为“一个贸易、采购和时尚中心”,引导和吸引买家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性的贸易和采购办事处[5]。由于国情所限,新加坡的发展特别依赖于外力,即通过吸引跨国公司来提升产业,促进本地企业的发展[6]。这一状况反过来也进一步提升了新加坡城市的全球性。下文将重点回顾新加坡制造业发展的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历程。
二、产业升级:从劳动密集型到知识密集型
新加坡经济奇迹的创造与其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化道路是密不可分的。在1965年独立建国之前,新加坡主要发展转口贸易和进口替代贸易。建国后,逐渐致力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取代其“转口港”的角色。之后新加坡政府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自身的条件,及时调整了工业化政策并进行工业重组,使劳动密集型工业逐渐升级到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再到今天的知识密集型工业。新加坡工业升级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期间由于受到世界经济衰退以及石油危机的影响,其工业产值曾一度下滑,对新加坡的经济增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见图1)。
图1 1984~2009年新加坡GDP和工业产出的增长
(一)1965~1978年:劳动(技能)密集型产业
新加坡的工业化进程始于1960年,在联合国工业调查特派团的帮助下开始。此前,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由的经济政策,新加坡发展转口贸易。这一时期的新加坡人口开始缓慢增长,失业率逐渐升高,且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从1960年开始,新加坡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一直持续到1964年[7]。这期间,新加坡政府于1961年成立了经济发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EDB),专门负责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招商引资。1960年至1964年期间,新加坡的GDP年平均增长率为5.1%,制造业的产出占GDP的比重从11%增加到14%③。
1965年,新加坡成立共和国,政治上取得了独立地位,国内局面相对较为稳定。但是从马来联邦中分离出来的同时,在过去5年内雇佣了4万位工人的英国海军基地也随之撤走,这大大增加了失业率[8]。据估计,当时的失业率为10%左右,而且印度尼西亚的崛起也大大影响新加坡转口港的地位。由于国内企业规模较小,工业基础较为薄弱,新加坡面临一系列的发展难题。当新加坡急需发展机会之际,一波新的浪潮在世界经济中迅速掀起:为了生产低劳动力附加值的产品出口西方,跨国公司四处寻找低成本的加工或组装基地进行投资[9]。工业全球化现象开始出现。EDB抓住此次机会,在国外加大对新加坡的宣传和招商引资,在国内则加紧对各种工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实行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劳动密集型的跨国企业到新加坡投资。这一时期的招商效果显著,吸引到不少石油开采设备制造、电子组装等产业,服装、玩具、食品生产、钻井设备制造、皮革、造船等当地企业也发展起来。1972年,新加坡的失业率下降到4.7%[7]。之后新加坡政府着手提高劳动者的技能,主要借助EDB在发达工业化国家建立海外培训机构,为新加坡培训人才,同时在国内也设立了由政府和信誉较好的企业共同承担风险的技能培训机构,并对技能密集型企业提供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发展技能密集型产业[10]。此后,美国和日本的一些生产电子部件的跨国公司,如惠普、三洋、松下、日立、爱华以及东芝相继到新加坡建立生产基地。虽然1973年石油危机引起了物价下跌,世界经济下滑,但是从1965年到1978年之间,新加坡的GDP年平均增长率还是达到了10%,1978年失业率下降到3.6%,制造业产出占GDP的比重由1965年的14%上升到1978年的24%④。
(二)1979~1985年:技术密集型产业
1978年,新加坡基本实现了全民就业,但是这一时期劳动力供应紧张,贸易保护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东南亚其他国家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到新加坡投资的企业也随之减少[11]。面对上述问题,新加坡选择了攀爬到世界经济的更高端来抵消失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损失[12]。从1979年开始,新加坡实施为期3年的工资增加政策,来增加企业的成本,迫使企业改进生产工艺,逐步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8]。并且实行各种政府支持、财政补贴政策,使企业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电脑化[10]。通过建立技能发展基金(Skill Development Fund),加强对工人的技术培训。对外招商则重点吸引技术密集型企业,明确表示不再接受劳动密集型工业的投资,使新加坡的经济朝着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这后来被称为新加坡的“第二次工业革命”[5]。1982年开始,一些世界知名的电脑及其周边设备制造商,如美国Seagate、Connor和Maxtor相继在新加坡开设工厂[7]。到1985年,已经有超过150家的跨国公司在新加坡从事电子产品及电脑配件的生产[8]。特别是新加坡已成为世界硬盘驱动器产业的一个重要集聚地,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硬盘驱动器制造业的出现也带动了其他一些相关产业,如印刷电路板、金属冲压、压铸、精密机械加工等的发展[13]。1979到1985年,新加坡GDP年均增长率达到7.3%,每个制造业工人创造的名义附加值由1979年的18 400美元增加到1985年的27 000美元,技术工人占总劳动力比例从11%提高到22%⑤。
(三)1986~1998年:资本密集型产业
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世界上发达国家对船舶和石油的需求减少,这导致新加坡的船舶修造、炼油等行业发展缓慢,到80年代中期,这种需求下降对新加坡经济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7]。进一步在80年代末,新加坡经济逐渐进入成熟期,增长速度也开始放慢。各种资源的短缺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显露,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更趋激烈,再加上持续三年的工资增长计划使劳工更加短缺[14],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使新加坡经济在1985年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GDP增长率为-1.4%⑥。从这次经济下滑中,新加坡政府认识到,由快速工业化所带来的机会已经消失,要想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必须及时调整工业策略,发展附加值更高的产业。此后,新加坡政府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优良的工业基础设施大力引进石油工业、精密仪器制造、化学工业等一批资本密集型产业,并注重金融和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战略经济规划:迈向发达国家》[15]的指导下开始实施石油化学工业的集群战略,把石油化学工业的相关企业都集中在新加坡西南部的裕廊岛,目前这里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中心[16]。经过这次经济衰退,新加坡开始注重本地企业的发展,因为新加坡的经济具有较高的对外依赖性,很容易受到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一方面,对本地企业实行各种优惠政策,大力促进本地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则加强对其技术的投入,增加其产品的技术含量[7]。经过一系列的工业调整,从1986年到1998年,新加坡的GDP年均增长8.6%。同时,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数量由1987年的3361人增加到1997年的11302人⑦。
(四)1998年之后:知识密集型工业
20世纪90年代末期,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成为世界发达国家争相发展的重点领域。为抢占经济增长制高点,新加坡政府又瞄准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投入巨资,试图使生命科学成为新加坡的下一个经济支柱。为此,新加坡政府一是建立了生物医药研究理事会(Biomedical Research Council;BMRC)和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SERC),加强对生物医学、信息产业等世界级科学工程的基础研究;二是设立各种科学奖学金对研究活动进行资助;三是政府投入巨资,在新加坡科学园(Singapore Science Park)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建设新加坡科技研究中心——纬壹科技城(One-North),重点发展生物医学、资讯传媒和媒介业。进入21世纪,新加坡制订了“产业21(Industry 21’)计划”等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战略,其中的高科技战略特别瞄准生物医药产业,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17,18]。目前一些世界顶级的生物医学公司,如Glaxo Wellcome、Merck、Schering-Plough等均已在新加坡设立了研究机构或生产基地[19]。而一些传统产业如建筑工业等也通过信息化的改造,成为知识经济中的“智能企业”[20]。
工业化经常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腾飞的必要途径。新加坡通过不断调整工业策略,吸引跨国公司,适时进行产业升级,使其工业从最初的转口贸易、劳动密集型逐渐升级到今天的知识密集型,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见表1)。
表1 新加坡的产业升级过程
三、空间布局:产业园区的开发及拓展
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新加坡通过合理的工业布局,规划建设了各种各样的工业园区为工业发展提供空间和载体,并实现了居民就近就业,减轻了交通压力。而且,将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入工业园区的规划中,使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实现工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1960~1978年:工业园的起步
1960年,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只有581.5平方公里,人口主要集中在新加坡岛南部的新加坡河附近,岛上的其他地区基本都是荒地[9]。新加坡在独立之前主要发展转口贸易和进口替代贸易,港口及航运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且当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数也都用于出口,于是新加坡政府于1961年在裕廊地区划定64.8平方公里土地作为工业发展的载体,并首创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裕廊位于新加坡西南部的海滨地带,距市区约12公里,面积约60平方公里,附近有裕廊港(Jurong Port),基础设施及工业原料较为齐备。裕廊工业区的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61~1968年)主要建设了港口、码头、电力等基础设施和一些标准厂房。1968年,裕廊镇管理局(Jurong Town Corporation;JTC)的成立标志第二阶段的开始。JTC主要负责新加坡所有工业园区的规划、开发及运营工作,后来管理着新加坡大小30多个工业园区。经过一系列的招商引资策略,一些服装、纺织、玩具、电子部件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进驻。JTC将电子、电器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布置在靠近市区的地方,在港口地区则重点发展重工业,并配以住宅等必要的生活和商业服务设施。1970年代中期,JTC还在新加坡的北部海湾地区建立了双溪加株工业区(Sungei Kadut Industrial Estate),用于发展家具制造业,现已成为国际性的家具制造和交易中心。
这一时期由于新加坡的工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新引进的电子工业也主要是以基础电子元器件组装测试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主。而人口主要集中在新加坡岛南部、新加坡河口两岸的市中心地带,为了引导人口向工业区流动同时改善国民的居住环境,新加坡政府开始在市中心的外围兴建新镇,以疏散市中心区的人口并开展市中心的重建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起,新加坡政府在市区近边兴建了Queens Town、Toa Payoh和Telok Blangah,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城市外围兴建了Hougang、Woodlands、Tampines和Yishun等。这些新镇基本上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呈半圆弧形圈层向外分布,体现了新加坡城镇建设的规律格式[21]。此外,20世纪70年代世界民航业迅速发展,这令坐落在巴耶利峇(Paya Lebar)的新加坡国际机场不堪重负,因此新加坡政府决定在最东端的樟宜(Changi)地区新建一个机场。1981年,新机场启用,目前已成为新加坡主要的民用机场,也是亚洲重要的航空枢纽。
(二)1979~1985年:科学园的起步
到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裕廊工业区的整体发展建设已几近完成,各路客商的用地需求也已基本得到满足。为了配合产业升级战略发展高科技产业,新加坡政府于1980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附近建立新加坡科学园,以促进研发机构集聚并与其他的研究机构、高科技公司产生协同效应。1991年,在国家科技规划(National Technology Plan;NTP)的指导下,新加坡政府决定在西南部建立一个高科技走廊[22]。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理工学院和南洋理工学院等新加坡主要的大学均位于此高科技走廊内。后来的纬壹科技城等高科技园区也设置在此,高科技走廊基本形成(见图2)。
这一时期,由于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影响,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缓慢,到新加坡投资的跨国公司有所减少,JTC只能通过压低土地资金来吸引跨国公司。同时,由于新加坡的土地资源有限,为了获取新的发展空间,新加坡政府加大了填海工程,城市空间向外扩展,并对裕廊港进行改造,后来成为新加坡的主要港口。
图2 新加坡科技走廊
(三)1986~1998年:产业园的扩展
1986年之后,新加坡的经济开始复苏,到新加坡投资的国外厂商激增。如1986年日本厂商对新加坡的投资由前一年的2.44亿新元增至4.89亿美元。由于受到新加坡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前来投资的企业主要是以资本密集型为主,如Shell、Exxon Mobil、BASF、ChevronTexaco、Sumitono Chemical等一些石油公司。在《制造业2000计划》(Manufacturing 2000)的指导下,EDB决定用产业集群的方式来发展新加坡的石油化学工业,目标是把新加坡建成世界级的石油化学中心[23]。20世纪90年代初,新加坡开始了裕廊岛的填海合并工程,把裕廊南部的7个小岛连接起来,面积总和为930公顷。目前裕廊岛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石化中心,岛上集中了许多化学工业的上游和下游的公司,石油精炼、装仓、石油化学产品的生产、专用化学品的制造、石油交易、钻井设备的制造等都可以在裕廊岛上完成[23]。同时,岛上还建立了两个物流园区:邦岩物流园区(Banyan LogisPark)和美兰提物流园(Meranti LogisPark),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和供应链支持。
此外,JTC还把落后的工业用地进行改造以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国际商务园(International Business Park;IBP)就是通过改造20世纪60年代的制造业用地而建成的。在1997年,JTC在新加坡岛的东部樟宜地区,又新建了66公顷的樟宜商务园(Changi Business Park;CBP)。这两个商业园主要用来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软件开发和其他高科技活动。新加坡政府还在樟宜机场附近建设了新加坡机场物流园(Airport Logistics Park of Singapore)和樟宜国际物流园(Changi International LogisPark),拉开了新加坡临空产业的序幕。
这一时期新加坡还注重生物医药、生物技术方面的发展。到新加坡投资的第一个生物医药产业是Kaneka公司,时间是在1979年。之后陆续有生物技术方面的公司到新加坡投资,大多分布在裕廊工业区。为促进集聚效益,新加坡政府在西南地区建立大士生物医药园(Tuas Biomedical Park)。1997年建成后至今,已有10多个国际性的生物医药公司进驻该园区。
20世纪90年代后期,JTC又在Woodlands、Tampines、Pasir Ris和新加坡北部靠近海湾的地区兴建四个半导体晶片制造园。特别是在Tampines建立了一个先进显示器工业园来促进半导体产业的集聚,强化新加坡电子产业的在世界上的地位。
(四)1998年至今:科技园的拓展
20世纪90年代后期,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产业和生命科学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新加坡政府的重点发展对象。Bonavista地铁站附近有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众多高校以及早先建立的科学园,这里云集了众多高新科技产业和研究机构。为了促成产业集聚,新加坡政府在此建立了纬壹科技城,主要发展生物医学、资讯传媒等知识密集型产业。纬壹科技城计划在未来15至20年内分4期建成,打造一个宜人的工作、学习、生活、休闲硬件环境,通过催化科学研究技术社群,成为新加坡中部充满活力的技术、研发和娱乐中心。目前以生命科学为主题的Biopolis已经完成。
进入21世纪,世界航空业发展加速。为了抓住此机遇,同时也为了与樟宜地区的临空产业相呼应,新加坡政府在2006年决定打造实里达航空园(Seletar Aerospace Park),来实现航空产业集群化。实里达机场位于新加坡的东北部,是新加坡的第二个民用国际机场。建设的项目包括延长跑道、升级停机坪和飞机滑行跑道、提升电力网络、更新通讯系统和翻修航站大厦等。主要发展飞机维护、修理和翻修,飞机系统及组件与轻型飞机的设计与制造,商务及一般航空活动,设立区域航空学院,包括机师、宇航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机构和研究设施。目前有30多家公司在那里营业。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新加坡的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升级到技术、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同时,新加坡政府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产业发展特点,并结合各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本国地理环境特点,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合理进行产业布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目前新加坡已有大小工业园区共30多个(见图3)。
图3 新加坡各时期主要工业园区的空间分布
四、新加坡模式:经验及启示
新加坡用了40多年的时间就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殖民地国家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从一个荒芜的小岛转变成一个高楼林立、环境优美的“花园城市”,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而有效地产业治理框架、灵活的产业政策、集群导向的工业开发策略以及先进的园区设计理念则是创造奇迹的重要工具。
(一)有效的产业治理框架
新加坡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确切地说,新加坡实行了一种把政府指导与市场自由经营结合起来的工业化政策。新加坡政府通过土地国有化,保证政府对土地的支配权[24]。建立各种政府机构,并进行明确分工,经济发展局主要负责制定工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市区重建局和裕廊镇管理局负责工业园区的规划、开发和管理,环境及水源部(Ministry of Environment and Water Resources;MEWR)和国家环境局(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ency;NEA)负责环境的保护和对园区开发的监督工作,其他的一些机构如人力资源培训机构等则配合工业的发展(见图4)。此外,设立全国工资理事会(National Wage Council;NWC),有效地抑制了工资的增长。NWC制定增加工资的指导方针,以帮助政府维持一个合理的工业秩序,这个指导方针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仍得到了很好地推行[7]。
政府的政策实施促进了新加坡工业的发展。当经济衰退时,新加坡政府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在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群中(如员工、雇主、跨国公司、政府、当地企业)选取代表,成立审议委员会,广泛听取意见,从而做出决策[7]。因此,新加坡的成功不是依靠“市场的力量”,而是来源于政府机构的持续干预,由此培育和促进工业的发展,这一模式与台湾地区、韩国和日本是有很大差异的[25]。
(二)灵活的产业政策
在新加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过程中,产业政策起着主导作用。政府灵活运用经济政策,调整税收和财政资助,提供投资贷款,促进产业发展。制定鼓励企业投资发展的政策,如实行“新兴工业地位”政策,凡是获得了新兴工业地位的企业就可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而且政府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在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时,实行进口配额制度,鼓励发展民族工业,保护新兴工业;在实施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时,取消出口配额,对出口厂商给予所得税减免优惠。为了促进产业升级,加速高科技产业的发展,EDB出台技术培训基金政策:要求雇主必须为低工资收入的工人上缴相等于1%工资数额的基金,政府可用这笔基金支付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训练费用,迫使企业使用高技能人才,促使企业升级[9]。
图4 新加坡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框架
(三)集群导向的工业开发策略
新加坡的土地资源极为稀缺,因此如何以最小的土地成本但又必须最利于工业发展的方法来进行工业布局是新加坡政府需要解决的难题。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电子、化学、工程和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见图5)。把同属于一种产业或者是同一产业链的企业布局在一起,这样既节省了许多土地资源,同时又有利于规模效益的产生。如20世纪90年代后通过填海组成的裕廊化工岛。岛上一个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成为另外一个工厂的原材料,同时由于工厂之间地理位置的临近性,为企业节省了25%~30%的资本支出和10%~15%的物流费用⑧。新加坡目前正在极力打造生物医药集群,从医药发明、开发和临床研究,到制造和保健服务,在整个产业链上建立起世界级的发展实力[17,19,26]。
(四)先进的园区设计理念
新加坡具有“花园城市”的美称,这一点用在产业园区方面也是当之无愧的。新加坡在进行工业园区规划的时候,除了建造各种工业厂房外,还特别注意塑造一种优美、轻松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在工作之余有一个游憩的空间,并注意同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建立工业生态系统,把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1998年,JTC提出要把裕廊岛建成一个生态工业园区(ecoindustrial park;EIP)。通过建造“水廊”把企业联系起来,并运输废弃物和原料,组成相互依赖的企业网络,使各企业生产的产品成为一个闭合的回路,减少废弃物的排出[27]。
2001年开工建设的纬壹科技城,是新加坡知识经济的代表。在设计理念上,新加坡把科技城打造为一个集“居住—生活—游憩—学习”一体化的综合园区,一个为杰出人才准备思想碰撞的空间,一个可以推开知识的界限,把想法变成原始创新的地方⑨。纬壹科技城具有开旷的绿地和齐全的生活、商业服务设施,并保留和新建了许多公园,给人们一种轻松的工作环境。
图5 JTC产业园区的类型
五、结语
在新加坡的各个经济发展阶段,工业都是其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灵活的工业政策、人才的吸引与培训、集群式的工业布局、先进的园区设计理念等则保证了工业的顺利升级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关键时期,产业亟待升级,可以借鉴新加坡的产业升级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少走弯路,但是我们更多的是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取长补短。
注释:
①根据Singapor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网站资料。
②根据新加坡市区重建局(URA)网站资料。
③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 Singapore, 2007. Growing Our Economy, http://app.mti.gov.sg/default. asp?id=545, last updated on 2007-06-09.
④同③。
⑤同④。
⑥同①。
⑦同①。
⑧根据JTC Corporation 网站资料。
⑨同⑧。
[1]Hall, P. (1998).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 cities. In Lo, F. C. and Yeung, Y. M. (Eds.), Globalization andthe World of Large Cities. Tokyo: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17-36.
[2]Sassen, S. (2001). Global cities and global city-regions: a comparison. In Scott, A. J. (Ed.), Global City-Regions: Trends, Theory, Poli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8-95.
[3]Perry, M., Kong, L., Yeoh, B. (1997). Singapore: A Developmental City State. Wiley, New York.
[4]Han, S. S. (2005). Global city making in Singapore: a real estate perspective. Progress in Planning, 64(2): 69-175.
[5]van Grunsven, L., Smakman, F. (2002). Competitive adjustment and advancement in global commodity chains II: the case of the Singapore garment industry. Singapore Journal of Tropical Geography, 23(1): 70-92. [6]Goh, K. S. (1996). The technology ladder in development: the Singapore case. Asia-Pacific Economic Literature, 10 (1): 1-12.
[7]Akkemik, K. A. (2008).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 A Comparative Look at Japan, Korea, Taiwan and Singapore.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8]Huff, W. G. (1987). Pattern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ingapore. The Journal of Developing Areas, 21(3): 305-326.
[9]李国镇. 新加坡城市研究[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6.
[10]Seetoh, K. C. Ong, A, H, F, (2008). Achieving sustainabl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rough a system of strategic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the Singapore model. In: Wong, T.-C., Yuen. B. Goldblum, C. (eds.). Spatial Planning for a Sustainable Singapore. Dordrecht: Springer, 113-133.
[11]Shee. P,-K, (1979). Singapore’s preparation for the 1980s. Asian Survey, 19(2): 124-130.
[12]Zhu. J. (2002). Industrial globalisation and its impact on Singapore’s industrial landscape. Habitat international, 26(2): 177-190.
[13]Wong, P. K. (1999). The Dynamics of HDD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Singapore. San Diego, CA: Information Storage Industry Center (ISIC),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14]Pang, E. F., Lim, L. (1982). Foreign labor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ingapore. Intertional Migration Review, 16(3): 548-576.
[15]MTI. (1991). The Strategic Economic Plan: Towards a Developed Nation. 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 Singapore.
[16]Wang, J. H. J., Yeung, H. W.-C. (2000). Strategies for global competition: transnational chemical firms and Singapore’s chemical cluster. Environmental and Planning A, 32(5): 847-869.
[17]Lee, Y. S., Tee, Y. C. (2009). Reprising the role of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in cluster development: the biomedical industry in Singapore. Singapore Journal of Tropical Geography, 30 (1): 86-97.
[18]Parayil, G. (2005). From “silicon island” to “biopolis of Asia”: innovation policy and shifting competitive strategy in Singapore.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7(2): 50-73.
[19]Finegold, D., Wong, P.-K., Cheah, T.-C., (2004). Adapting a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trategy to the knowledge economy: the case of Singapore’s emerging biotechnology cluster.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12 (7): 921-41.
[20]Goh, B. H. (2006). Creating intelligent enterprises in the Singapor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support a knowledge economy.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41(3): 367-379.
[21]严崇潮. 新加坡城市建设的演进[J]. 人文地理, 1987, 2(1): 18-25.
[22]Phillips, S.-A. M, Yeung, H. W.-C. (2003). A place for R&D? The Singapore Science Park. Urban Studies, 40(4): 707-732.
[23]Pillai, J. (2006). Importance of clusters in industry development: a case of Singapore’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sian Journal of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14(2): 1-27.
[24]Asher, M. G. (1994). Some Aspects of Role of State in Singapor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29(14): 795-804.
[25]Mathews, J. A. (1999). A silicon island of the East: Creating a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n Singapore.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1(2): 55-78.
[26]Yeoh, K.-C. (2008). Singapore’s biomedical sciences landscape. Journal of Commercial Biotechnology, 14(2): 141-148.
[27]Yang, P. P.-J., Lay, O. B. (2004). Applying ecosystem concepts to the planning of industrial areas: A case study of Singapore’s Jurong Island.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2(8-10): 1011-1023.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Spatial Planning in Singapore: Progress and Experience
Wang Mingfeng, Yuan He
During the past four decades, Singapore has promoted its industrialization through continuous adjustments of industrial policies and timely industrial upgrading which used to be accomplished within 100 year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country initiated the development model characterized by industry parks, which has become a learning model for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article sorts out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Singapore’s industrial policies and spatial layout during various periods. Furthermore, it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Singapore’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looks forward to providing useful reference for China’s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nowadays.
industrial upgrading; spatial layout; Singapore
F133.9
汪明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袁贺,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7JJD84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