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曲民族化特点之我见
2011-06-04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唐 馨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自19世纪上半叶欧洲的现代钢琴传入中国,在这仅仅100多年的历史里,作为“舶来品”的钢琴已经成为中国最风靡最普及的乐器。中国的音乐家们一直在不断的摸索中进行着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中国的钢琴教学与演奏水平也在近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提高。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起源于清末民初之际,1915年赵元任创作了中国钢琴史上第一首钢琴曲《和平进行曲》。1934年齐尔品“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活动中,贺绿汀的《牧童短笛》一举夺魁,更加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直以来我们呼吁振兴民族音乐、发展民族音乐,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们在进行钢琴音乐创作时,无不秉着“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原则,把西方作曲技术融合到中国本民族音乐文化中,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钢琴曲。现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中国钢琴曲民族化特点进行阐述。
一、根据古曲及传统民族器乐曲改编
钢琴改编曲最早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涌现出来的一种钢琴曲创作方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钢琴改编曲也成了该时期唯一的钢琴曲创作方式,从此之后也成为中国音乐家进行钢琴曲创作时采用的较主要方式。其中根据古曲及传统民族器乐曲改编的优秀作品主要有:《梅花三弄》(王建中)《夕阳箫鼓》(黎英海)《阳关三叠》(黎英海)《平湖秋月》(陈培勋)《霓裳羽衣曲》(谢耿)《二泉映月》(储望华)《百鸟朝凤》(王建中)《筝萧吟》(储望华)《刘天华即兴曲三首》(崔世光)等等。
以上优秀作品中,《梅花三弄》是著名作曲家王建中根据同名古琴曲改编的一首钢琴曲,用西方的乐器之王来表现中国传统民族器乐曲的魅力。古琴曲《梅花三弄》据传是唐代琴人颜师古根据晋代桓伊吹奏的笛曲改编而来。钢琴曲《梅花三弄》的创作特别注重模仿古琴的音色,演奏时要注意弹出古琴的韵味,要有气息的配合。古琴的音色根据弹法不同分为了三大类:泛音、散音、按音,三种琴音在琴学中又被分别称为天地人,取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和之意。
引子部分的八度倚音是在模仿古琴的勾弦奏法,表现出了轻柔、飘渺、深邃、悠远的音色:
谱例1
引子第19小节、第22小节、第27小节的连线部分是在模仿古琴抹弦奏法:
谱例2:
三次主题出现是在模仿古琴的泛音奏法,弹奏时触键和踏板都要十分考究和细致,要弹出晶莹剔透且富有弹性的音色。谱例3中第一次主题乐段,表现出了三个不同的声音层次,高旋律进行、低旋律层次以及十六分音符构成的陪衬声部,特别突出了高旋律声部的美。
谱例3:
乐曲第四部分Piu mosso中出现的均匀的十三连音是在模仿古琴的刮奏、扫弦奏法,暗喻梅花傲雪风中的高尚品质。
谱例4:
除上述例子以外,乐曲其他旋律多采用了模仿古琴按音的奏法,演奏时要弹出古琴婉转细腻的音色。
二、根据民歌、优秀创作歌曲的旋律作为素材改编
根据民歌、优秀创作歌曲的旋律作为素材改编的优秀作品主要有:钢琴协奏曲《黄河》(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王建中)《兰花花》(汪立三)《解放区的天》(储望华)《中国民歌七首》(包括《正月新春》《太阳出来喜洋洋》《浏阳河》《刘海砍樵》《在那遥远的地方》《情歌》《猜调》)(储望华)《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周广仁)《兄妹开荒》(汪立三)《春天的故事》(张朝)等等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中国音乐家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等根据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成的钢琴协奏曲,这首协奏曲已经成为了当今国际乐坛上最负盛名的中国钢琴曲之一。《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战时期1939年3月,一共有八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整部作品表现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与敌人抗争到底的爱国民族热情。
钢琴协奏曲《黄河》总共有四个乐章:《序曲——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保卫黄河》,均采用了《黄河大合唱》中的旋律进行改编创作。第一乐章《序曲——黄河船夫曲》的旋律来自于《黄河大合唱》的《黄河船夫曲》,表现的是黄河惊涛骇浪的气势,船夫们在险境中与黄河搏斗的生动情景;第二乐章《黄河颂》的旋律来自于《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表现了对黄河和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宽广的旋律使炎黄子孙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第三乐章《黄河愤》由一段中国竹笛引入温婉的《黄水谣》的主旋律,慢慢进入《黄河怨》的旋律,表现了无比的伤痛、悲愤以及强烈的控诉之情;第四乐章《保卫黄河》由乐队奏出《怒吼吧,黄河》作为引子,随即进入到钢琴《保卫黄河》的主题旋律,此乐章采用了西方作曲技法中的卡农手法,各声部相继模仿追逐,气势和情绪不断得以扩张,另外《东方红》的旋律也贯穿了乐章始终,最后结尾又引用了《国际歌》的结束句,整个篇章气势雄伟,热情激昂,突出了保家卫国的主题思想。
三、根据少数民族音乐音调、节奏和色彩性调式和声作为基础进行创作
根据少数民族音乐音调、节奏和色彩性调式和声作为基础进行创作的优秀作品主要有:《喀什噶尔舞曲》(石夫)《新疆舞曲第一号》和《新疆舞曲第二号》(丁善德)《火把节之夜》(廖胜京)《春舞》(孙以强)《长短的组合》(权吉浩)《壮乡组曲》(倪洪进)《童嬉》(朱践耳)《西藏素描》崔炳元等等。
《春舞》是1980年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孙以强根据新疆民间音乐的特点创作的一首钢琴独奏曲,描写的是能歌善舞的新疆维吾尔族人民欢歌喜庆的节日场面。全曲曲风明快、旋律优美、节奏活泼,新疆维吾尔族特有的切分节奏始终贯穿于全曲,弱起的现象也常常出现,这都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音乐特征。
谱例5:
由于新疆地处中西交通枢纽,音乐文化也受到东欧、中亚的影响,形成了特有的维吾尔族调式,乐曲中也多处运用带有变化音的特殊调式,例如谱例6中升c、升g的运用,改变了原有的自然音阶,形成了特有的异域风情。
谱例6:
《童嬉》是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在云南采风时,根据云南哈尼族儿歌《赶街去》的音调创作的钢琴独奏曲,主要描写了哈尼族儿童活泼可爱、顽皮、逗趣、嬉戏的场面。
引子部分是在模仿哈尼族儿童喊山的情景,体现了淳朴的山野民风。紧接着第8小节出现的主题是《赶街去》主旋律,左手伴奏声部则采用了西方作曲技法中的固定低音。
谱例7:
乐曲第57小节至第60小节、第123小节至第128小节、第134小节至第137小节用不协和的节奏型和弦模仿少数民族打击乐器的效果,表现的是哈尼族儿童嬉戏的欢乐场面。
这是一首非常赋有云南地方风味的钢琴曲,作曲家运用了比较现代的作曲手法,结合云南当地的民族音调,其中包括了很多不协和音程,全曲云南民族特点和现代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鲜的效果,是一部优秀的现代中国钢琴作品。
四、根据京剧曲牌以及其他戏曲音乐的音调、唱腔进行改编创作
根据京剧曲牌以及其他戏曲音乐的音调、唱腔进行改编创作的优秀作品有:《红灯记》(殷承宗)《甘洒热血写春秋》(储望华)《京剧曲牌钢琴练习曲四首》(倪洪进)《家住安源》(赵晓生)《豫调》(陈怡)《夜深沉——创意曲》(朱世瑞)《戏曲组曲》朱晓宇《皮黄》(张朝)等等。
《京剧曲牌钢琴练习曲四首》是我国著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倪洪进根据京剧曲牌创作的钢琴练习曲。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是最具有中国风格的民族音乐之一。倪洪进的父亲倪秋平是我国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琴师,从小给她以耳濡目染,于是她创作了这组具有典型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的钢琴练习曲。
以第一首练习曲为例,这首练习曲采用了京剧曲牌《小开门》的音调创作而成,是一首训练左手快速跑动的练习曲。引子是京剧西皮音调的模仿,谱例8中第14小节开始是《小开门》的音调,左手是伴奏。
谱例8:
第23小节leggiero的地方,要注意左手在模仿小鼓点的感觉,左右手是两条线,连线的划分和气口是不一样的。整首练习曲采用的是单三部曲式结构,从织体来看运用了西方作曲技法,左手起着烘托右手旋律的作用,同时左右手又相对独立,使双手的独立性和颗粒性都得以训练。
以上主要从四方面结合相关曲例阐述了中国钢琴曲的民族化特点。除此之外中国的作曲家们仍在不停的摸索,用现代作曲技法进行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比如用无调性或十二音体系等现代作曲技法、用自己的作曲技法系统来进行创作,使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更加多元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发展中国钢琴音乐,我们只有立足本国,立足于本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和创作,吸收西方钢琴艺术精华,才能使中国钢琴音乐进一步走向世界,才能尽快建立起多年来中国音乐前辈们梦寐以求的中国钢琴学派。
[1]孙继南.周柱铨主编.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2010年7月第25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