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学、绘画的联姻——管弦乐曲《牧神午后》的横向拓展赏析教学
2011-08-15欧阳佟艳湘南学院音乐系湖南郴州423000
徐 杰 欧阳佟艳(湘南学院音乐系 湖南 郴州 423000)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期流行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流派和文艺思潮。音乐上的印象主义是在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双重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法国的作曲家德彪西作为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将这种影响带入了自己的音乐创作。
《牧神午后》前奏曲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带有印象主义风格”管弦乐作品,作于1892至1894年,由古斯塔夫多列指挥,首演于1894年12月22日。作品描述了夏日午后的森林湖边,牧神的突然出现使刚刚出浴的女仙子们惊惶地逃去。牧神捧着仙女遗下的纱巾,遐思无限。德彪西的音乐极为精致地表现出这种恍惚朦胧的梦幻意境。用作曲家自己的话说,就是“缭绕于牧神笛子里的梦境片段”。
作品的乐队编制如下:3支长笛、2支单簧管、2支双簧管、1支英国管、 (A调)、2支大管、4支圆号(F调)、2架竖琴及弦乐组。这种乐队编制较为独特,以木管组和弦乐组为主,而避免“雄壮辉煌”的铜管乐。此外,德彪西在配器上很少使用乐队全奏,而是醉心于每一件乐器独立的特质和音色,因此整个乐队的音响异常清澈透明,充分展示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印象主义色彩性管弦乐语言。
作曲家的创作素材来源于法国诗人马拉美(1842-1898)的同名诗作。马拉美是法国象征主义大诗人和散文家。象征主义文学在艺术方法上,反对直抒胸臆,反对陈述,主张以暗示、象征手法来表现神秘的幻象、朦胧的意境、奇妙的迫感和悲观的气氛。诗的功能不在描述,而在唤起某种情感或记忆。
在《牧神午后》这首诗中,马拉美运用了晦涩难懂的语言和变幻不定的意象来营造一个恍恍惚惚、虚虚实实的意境。作品的艺术魅力正在于此。它注重的是给你一种难以名状感觉, 而不在乎给你一个什么意义,引导受众进入到一个若隐若现、光怪陆离和充满诗意的境界。
诗作最后是“再见了,绝世美人,我望着你那移动的身影。”德彪西自己解说,他的这首作品是针对马拉美诗最后一行而作的阐释:“这首前奏曲,可以说是将马拉美的美丽诗篇自由地予以诠释而成,可是乐曲并没有涵盖全诗的意思。或者可以说是以马拉美的诗串连成背景,烘托出牧神的种种欲望与幻想在午后郁热的暑气中蠢蠢欲动的情景。这以后,牧神因追逐逃遁的女妖而陷于极度的疲劳状态,然后昏然沉睡过去。在梦中,他感觉大自然的一切为他所拥有,也就是说,他的幻想在梦境中实现了。”
作为印象派音乐的鼻祖,当时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变革深深地影响了德彪西。使他感触颇深的是印象派画家利用色彩来反映自然景物的瞬息万变。他们受现代科学“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所以表现光和色彩的效果是画家的主要任务。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于是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鲜活生动的感觉。
德彪西的印象派音乐正如同一时代的印象派绘画那样,用鲜艳的色彩玩着光与影的游戏。他的音乐世界充满了朦胧的月光、水中的倒影、发人深思的象征、无言的激情、含而不露的思想以及欲语还休的话语。因此,在创作实践中,他始终热衷于虚无飘渺, 流连于浮光掠影,将音色和音响作为追求的目标。印象派音乐摆脱了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通常所追求的那种宏大悲怆的气氛,转而追求纤细、虚幻、雅致、柔美的表露。
在和声技法上,德彪西刻意模糊古典乐派传统和声功能,常把距离很远的音程结合为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这样的和弦用的越多,距离越远,它们就越不能融为一体,所发出来的是一种颤抖的、神经质的、爱抚人感官的声音。印象主义几乎完全抛弃声部写法,一般只是用和弦着色一个主要声部。印象主义的和声是浪漫主义主调音乐解体的最后阶段。
和声功能的淡化必然影响作品的调性布局,表现出是调性的模糊,或者是调性色彩的频繁转换。《牧神午后》重视调式的表现力,将调性概念扩大化,刻意避免出现明确的调式和声终止。深受印象画派和象征主义诗歌影响的作曲家根据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常要求采用相应的调式,充分发挥声音“色彩”的表现力。他运用继承于李斯特的各种中古调式、五声音阶、和最具印象主义特征的全音阶,产生新色彩和色调微差效果,在朦胧的气氛中表述自己转瞬即逝的微妙而又细腻的情感,把一种全新的音乐呈现给世人。
《牧神午后》的曲式结构松散自由,段落界限模糊。结构上,故意使乐句之间界限不清,但结构的内部发展仍有一定的逻辑。由于音乐中缺少矛盾冲突的戏剧性动力,乐曲往往呈现出一个个音乐画面对比并置状态,但在整体上保留了某些再现三段体的特征。
印象主义音乐配器是精雕细琢的。为了营造原诗中所描述的那个瞬间印象画面,《牧神午后》中管弦乐队室内乐化,强调突出个别乐器,讲究各个声部线条的清晰。乐队中木管乐器起的作用最大。此外,这首乐曲中铜管乐器只用四个法国号,使乐曲显得朦胧悠远。作品虽然采用大乐队配器,但是作者极少运用乐队全奏的效果,它的音响相当清澈,更多的是使用单独分离开来的音响与音色效果。
在作品欣赏的过程中首先须引导学生对音乐和绘画这两种不同的艺术体裁在表现方式异同上的一个认识。音乐是时间艺术,诉诸于听觉,而绘画是空间艺术,诉诸于视觉。音乐以“描情”擅长,表达人的心灵;绘画以“状物”取胜,表现事(人)物的造型。绘画是给人看的,却可以使人听到音乐流动的音响;音乐是给人听的,也可令人在听觉中联想到形象的画面。然而它们也有一致之处,这就是表现艺术家心灵深处微妙复杂的情绪变化和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感受。因此,在欣赏《牧神午后》时,可让学生结合马拉美的原诗去联想这样一个优美的画卷:在明媚阳光照耀下,充满浓郁芳香的林间草地上,有一个牧神昏昏欲睡。周围波光粼粼,暖气袭人,微风吹拂,梦境消逝在稀薄的空气之中。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画面联想,去感受牧神潘充满情欲和倦怠的内心情感世界。
为了加强学生对《牧神午后》中印象派绘画因素影响的认识,可以在课堂上用多媒体的方式直接向学生展示几幅印象派绘画作品。如让学生感受莫奈《日出•印象》中模糊稀薄的海上日出景象同《牧神午后》曲中德彪西用音乐所描绘的那个朦胧迷离画卷之间的异曲同工之美。虽然是两种不同艺术类别的表现,但它们都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即追求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一种转瞬即逝的印象。
德彪西的音乐深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双重影响。因此,在进行作品赏析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这两种文艺思潮对《牧神午后》的影响。如原诗中马拉美用隐晦虚幻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如梦似幻的艺术境界和德彪西用音乐描绘的那个浮光掠影、虚无飘渺画卷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作曲家在具体创作手法上,用模糊传统和声;模糊音乐结构等突破传统作曲技法的手段来刻意营造一种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场面,同印象派绘画随追求的光影瞬间的变化,刻意模糊传统绘画写实手法,这两者在艺术创作宗旨上是不谋而合的,是殊途同归的。这些都应是在教学过程中须反复强调的内容。
以上是对管弦乐曲《牧神午后》的横向拓展赏析教学的一个阐述。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一部经典音乐作品时,除了了解音乐作品本身外,还要关注此音乐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来自其他艺术领域,影响作曲家的文艺思潮;应从文化的大视野看待每一部音乐作品,还音乐文化的本来面目。以及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多重角度追求对音乐作品作为人类的文明、文化成果的理解。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不是孤立存在发展的,它与所处的时代、艺术流派息息相关。因此,我们今后在从事音乐作品赏析教学时,应坚持走艺术联姻、把作品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中赏析这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