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滋阴汤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2011-06-02丁纪元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科杭州310002
丁纪元 李 俊 王 雍 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科 杭州 310002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短,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多由于久病正气过伤,或放、化疗不良反应过重,或因有转移引起胸、腹水或其他并发症,致机体进一步消耗,因此机体虚损情况突出。我们针对肺癌患者气阴两虚证候,研制了具有益气养阴作用的补益滋阴汤。2007年8月—2009年8月笔者应用该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 52 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NSCIC患者102例,男69例,女33例,年龄42~80岁,中位年龄59岁;鳞癌60例,腺癌34例,腺鳞混合癌8例,均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胸部CT证实。按UICC国际肺癌2002分期标准,ⅢB期49 例,Ⅳ期 53 例。Karnofsky(KPS)评分≥60,预计生存期>3个月。治疗前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GP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250mg/m2+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顺铂25mg/m2+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第1~3天。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同化疗的基础上,给予补益滋阴汤(生地黄、生黄芪各30g,山茱萸10g,北沙参 25g,鸡血藤20g,枸杞子 15g,党参 25g,当归 20g,麦冬 15g),水煎,1天1剂,分2次服用,连续服用21天。以上治疗21天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采用深静脉置管,化疗前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性止吐,无其他辅助药物应用,完成2个以上周期治疗评价疗效。
观察指标: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痰血、胸痛、气急、神疲乏力、纳差等改善情况;治疗2个周期后行胸部CT等检查进行疗效评价。参照WHO制定的抗癌药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将毒副反应分0~Ⅳ度;生活质量参照KPS评分标准,治疗后较治疗前评分增加20分为显著改善,增加10分为改善,无增加为稳定,减少10分为减退。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χ3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按WHO实体瘤疗效的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临床有效为CR+PR,临床获益为CR+PR+SD。
3.2 临床症状变化 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咳嗽、痰血、气急、纳差、神疲乏力、口干咽燥等主要症状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主要症状疗效比较 例(%)
3.3 肿瘤客观疗效 治疗组52例中,PR24例,SD 23例,PD 5例,有效率46.15%,临床获益率90.4%;对照组50例中PR 20例,SD 20例,PD 10例,有效率40.0%,临床获益率8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均有提高,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3.4 毒副反应 两组Ⅲ度以上不良反应见表2。
表2 两组Ⅲ度以上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5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组KPS改善及稳定49例,减退3例;对照组改善及稳定35例,减退15例。治疗组KPS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8,P=0.001)。
4 讨论
男性肺癌的发病率已位居我国全部恶性肿瘤之首,女性肺癌位居第2位[1]。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已至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以姑息放疗、化疗配合中医中药的综合治疗为主,总体预后较差。中医药治疗肺癌主要机制为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防止转移、逆转多药耐药、抑制自由基、调节神经内分泌、放疗增敏作用和化疗减毒作用等[2]。正气不足为肺癌发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而邪毒则是重要的条件。正气虚损,阴阳失调,六淫之邪可乘虚入肺,郁久可化热,造成耗气伤阴,故肺癌患者以气阴两虚及阴虚为多见。
补益滋阴汤系根据中医对肺癌形成和发展的有关认识而组方。方中沙参、麦冬养阴润肺;黄芪、党参、生地黄补气益气,养阴生津;山茱萸、枸杞子补益肝肾;当归、鸡血藤活血补血。黄芪含有多种多糖成分,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全方标本兼顾,共奏扶正固本、补益滋阴之功。本研究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痰血及纳差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获益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的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初步显示补益滋阴汤对肺癌见有气阴两虚证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与化疗药配伍用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化疗药物治疗,同时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保护骨髓,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气阴两虚型肺癌患者有良好的增效减毒的作用。
[1]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部分市、县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M].第三卷(1998-2002).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6-164.
[2]李泉旺,胡凯文.中医药抗肺癌复发与转移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8):494-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