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探讨
2011-05-31龙志文
龙志文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心、脑血管病患者也逐年上升,随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数量也在增加[1]。老年血管性痴呆症的特征有社会功能受损、语言障碍、记忆力减退等,极大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2]。早期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延缓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病情的进展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100例早期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给予系统的护理措施,患者恢复良好,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某社区2008年1月~2010年10月早期老年性血管性痴呆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71~86岁,平均年龄(75.8±1.9)岁。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73~87岁,平均年龄(74.6±2.3)岁。所有患者均经医院神经内科或老年病科医师确诊。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疾病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另外给予积极的社区护理措施,包括饮食干预、心理干预、行为干预、早期功能锻炼、家庭护理干预等方面。
1.2.1 护理干预措施
(1)饮食干预。饮食应遵循低盐、低脂原则,合理营养。缺乏微量元素是病情进展的因素之一,要注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维生素B12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和预防有积极作用[3]。铝制品烹调食物会对疾病有不良影响,尽量减少使用。
(2)行为干预。依据患者个人的兴趣爱好,为患者提供技能活动,使患者身心参与,减缓疾病进展,并较少问题事件的发生。
(3)心理干预。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需要及时同患者进行沟通,耐心热情倾听患者的心理需求,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信心,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切实解决患者合理的要求。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4)早期功能锻炼。尽早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效果显著。活动肢体肌肉有助于增加脑灌注,改善脑组织供氧和代谢。方法:起坐、站立、行走训练、进食、穿衣等日常生活训练。
(5)家庭护理干预。尽量使患者生活自理,减少对家人的依赖。
1.2.2 评价指标
护理干预1年后评估患者的问题行为、合理膳食、愿意沟通、配合训练、生活基本自理等方面。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疗效评定[4]: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恢复,回答问题准确,反应灵敏,定向力基本准确,生活可以自理。有效:主要精神症状有所减轻,回答问题基本正确,但反应迟钝,生活基本自理。无效:主要症状无改变或病情进展,回答问题不正确,生活不能自理。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 两组患者比较膳食、问题行为、配合训练、愿意沟通、生活自理等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1年护理,观察组患者50例,有效患者21例;显效患者25例,无效患者2例,对照组患者50例,有效患者16例;显效患者9例,无效患者25。观察组有效率(92%),对照组有效率(50%),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老年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也在逐年升高,明确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症状,做好预防工作,对已患病老年人积极给予护理治疗,是我们目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而社区护理干预作为贴近老年护理的有效措施,在防治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探讨年血管性痴呆等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如下[5]:提高对早期老年血管性痴呆症的识别;提高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智力、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家庭对患者的支持,帮助老年患者的康复;心理护理早期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能为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本组资料显示,在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简易智力、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于早期老年血管性痴呆症患者实施早期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痴呆症状和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1]马亚平.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护理及家庭支持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4(12):86-87.
[2]李丽静.老年痴呆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10,6(13):119-120.
[3]廖长青,周琦.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0,9(22):2924,2971.
[4]杨焕珍;浅析134例老年性痴呆症患者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1,17(19):130-131.
[5]王佩玲,王爱玲.老年痴呆社区护理干预及家庭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7,11(1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