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程度脂肪肝与血脂、血糖临床价值分析
2011-05-30310002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海勤疗养区陈向东陈飞庞增亿
310002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海勤疗养区 陈向东 陈飞 庞增亿
脂肪肝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一种常见的疾病,长期发展可导致肝硬化。临床上对脂肪肝的筛查诊断主要依赖于超声检查。本研究在我院经超声诊断确诊脂肪肝的病例中随机抽取176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与高血脂、高血糖的临床密切关系和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脂肪肝患者176例,其中男130例,女46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6岁;轻度脂肪肝28例,其中男12例,女16例;中度脂肪肝95例,其中男71例,女24例;重度脂肪肝53例,其中男50例,女3例。
1.2 仪器 美国GE公司E8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被检查者空腹,取仰卧位,多切面对肝脏进行扫查。血液检验通过日本Olympus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结果。
1.3 声像图表现 根据不同程度脂肪肝声像图特点,脂肪肝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脂肪肝表现为声像图前场肝脏光点稍细密,增强,后场稍衰减,血管纹理显示尚清晰,肝肾对比度稍增大。中度脂肪肝表现为声像图前场肝脏光点细密增强,后场衰减,肝脏后部分1/3肝实质无法显示,血管纹理显示欠清晰,肝肾对比度增大。重度脂肪肝表现为声像图前场肝脏光点明显细密增强,后场明显衰减,肝脏后部约1/2肝实质无法显示,血管纹理显示不清晰或无法显示,肝肾对比度明显增大。本组被检者均排除了病毒性、药物性、自身免疫性肝炎,排除血吸虫性肝病、继发性高血压、肾脏疾病和急性病史。同时所有被检者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查血脂、血糖。
2 结果
根据脂肪肝分类的超声诊断标准,本组不同程度脂肪肝高血脂、高血糖在被检人员中的分布情况(表1)。
表1 不同程度脂肪肝与高血脂、高血糖的分布情况[n(%)]
3 讨论
3.1 不同程度脂肪肝的病理特点 病理上根据肝脏脂肪含量占肝湿重的比率或肝活检组织病理切片组织染色镜检,轻度脂肪肝肝内脂肪含量为5%~10%,中度为10%~25%,25%以上为重度脂肪肝[1]。
3.2 脂肪肝形成的因素 长期营养不良、慢性感染或中毒以及蛋白质、抗脂肝因素和B族维生素缺乏均可引起脂肪肝,长期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硬化。如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逆转恢复正常[2]。明确诊断有赖于肝组织活检,但在临床难以普及,而超声检查因其简便、可靠、无创性、可重复性成为临床筛查诊断主要手段之一。从表1中可得出普通超声肝脏检查对不同程度脂肪肝的灵敏度要优于血脂、血糖检测。
3.3 超声检查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 脂肪肝是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症状不明显。正常肝内脂类含量约占肝重的5%。这些脂类包括磷脂、三酰甘油、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等,患脂肪肝时肝内聚集的主要是三酰甘油[3]。由于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在脂肪肝的诊断中,以超声检查为主要手段[4]。近年来对于不同程度脂肪肝的肉眼分度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这种诊断及分度都是建立在临床经验基础之上的,其诊断结果主观性较高,是对脂肪肝的大致评估,相对客观性较差,这对超声医生有较高的要求。本组病例中轻度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绝大多数处于正常范围,说明脂肪肝的早期超声诊断优于血脂、血糖的检测,因此超声不但可以用做脂肪肝的筛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亦可用于治疗后随访病情有无改善,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及用药,从而减缓脂肪肝发展为肝硬化,甚至逆转,为脂肪肝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范建高[5]也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等指标与脂肪肝密切相关。因此发现血脂、血糖增高即建议患者进行肝脏超声检查,有助于即刻发现脂肪肝并通过脂肪肝的超声表现进行分度,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帮助,并积极治疗高血脂、高血糖,以期对危及生命的心脑血管疾病进行防范。
[1]王家玮,任伟东.超声科主治医师400问[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05.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456.
[3]许国铭,李石.现代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048-1452.
[4]刘学勤.肝胆疾病诊疗全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381-390.
[5]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