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鼓浪屿疗区紫外线特征分析

2011-05-30361002南京军区鼓浪屿疗养院吴洪光李秀增吴志彬余涛

中国疗养医学 2011年7期
关键词:辐射强度鼓浪屿疗养

361002 南京军区鼓浪屿疗养院 吴洪光 李秀增 吴志彬 余涛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01~0.40 μm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自然界主要紫外线源是太阳。从某种意义上说,紫外线是一种重要的疗养因子。适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许多好处:如预防佝偻病、骨软化和老年骨质疏松;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能刺激机体的造血机能,改善红细胞质量,改善肌肉的活动状态,还能降低血压、血糖、胆固醇,促进机体细胞吸氧功能和新陈代谢,减轻气喘病和关节疼痛,舒筋活血,增强体质,杀菌消毒,可治疗疖痈、毛囊炎等皮肤病,但过度接触紫外线,不但会烧伤皮肤,还会引起白内障,甚至引起皮肤癌等[1]。为了趋利避害,利用好紫外线这一重要的疗养因子,指导疗养生活安排,我们于2006-08—2010-08对鼓浪屿疗区紫外线照射强度进行了为期4年的监测,以紫外线指数来表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图1 正午时分(12:00)紫外线指数平均值曲线图

1 材料与方法

从2006年8月开始,利用美国生产Davis 6162EU型自动气象站在鼓浪屿疗养区中心地带连续测定紫外线指数,半径20 m范围内无遮挡。每30 min取平均值采集数据1次,再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鼓浪屿疗养区紫外线总体特征

2.1 鼓浪屿疗养区正午时分紫外线月变化特征(图1)

2006-08—2010-08的48个月中,以晴空条件下各月份紫外线指数平均值,绘成鼓浪屿疗养区正午时分紫外线指数月变化连续曲线(图1)。由图1可见,在晴空条件下的48个月中,正午时分紫外线指数最大值大于10的有14个月(2007年的06—07月,2008年的06—08月,2009年的04—09月,2010年的06—08月),正午时分紫外线指数最大值小于5的有8个月(2006年11、12月,2007年的1、11、12月,2008年的1、12月,2009年的12月)。48个月监测结果中各年紫外线指数最大值为(2009-07-19T12:00紫外线指数为13.6,2008-08-12T12:00紫外线指数为12.9,2007-07-31T12:00紫外线指数为12.6,2010-06-28T12:00紫外线指数为12.7);在一年中,最小紫外线指数均在冬季(12—02月),最大紫外线指数均在夏季(06—08月)。

2.2 鼓浪屿疗区紫外线各季节的日变化特征 根据光传紫外线指数和太阳高度角具有正相关,在一天中太阳高度角达最大时(即正午)紫外线指数也最大,夜间紫外线指数为0。观察2006-08—2010-08晴空条件下不同季节各月份不同时段紫外线指数,可以看出,紫外线日变化规律呈以正午时分为最高点的对称抛物线型。根据鼓浪屿春夏秋冬四季划分,将晴空条件下不同季节各时间点紫外线指数平均值绘成曲线(图2)。从图2可见,鼓浪屿疗区紫外线各季节的日变化特征:春季(03—05月)最大紫外线指数为5.49,11:00至13:00紫外线指数大于5,此时间段紫外线辐射强度中等,级别为3级;夏季(06—08月)最大紫外线指数为8.82,09:00至16:00紫外线指数大于5,紫外线辐射强度级别为3级,11:00至14:00紫外线指数大于7,紫外线辐射强度级别为4级;秋季(09—11月)最大紫外线指数为6.24,10:30至13:30紫外线指数大于5,紫外线辐射强度为3级;冬季(12—02月)最大紫外线指数为3.05,紫外线指数基本在3以下,级别在1~2级。紫外线指数与强度等级对照以及防护要求(表1)[2]。

图2 不同季节各时间点紫外线指数平均值曲线图

表1 紫外线指数的分级对照表

2.3 鼓浪屿疗区各季节白天气温的日变化特征 根据鼓浪屿春夏秋冬四季划分,将不同季节06:00至19:00各点气温平均值绘成曲线(图3)。可见鼓浪屿四季白天气温日变化特征:日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12:00至14:00。春季:气温平均值一般在20~24℃;夏季气温平均值一般在26.5~31℃,10:00至16:00气温大于30℃;秋季气温平均值一般在20~26℃;冬季气温平均值一般在10~15℃。

图3 不同季节气温昼变化趋势图

3 讨论

紫外线主要作用于人体皮肤、眼睛等器官。根据其波长及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可将紫外线分为3个部分:长波紫外线0.32~0.40 μm,中波紫外线0.28~0.32 μm,短波紫外线0.01~0.28 μm[3]。其各波段紫外线有着不同的作用,太阳光中长波紫外线98%可透过臭氧层和云层到达地面,可直达地球表面对人皮肤造成晒黑作用;日光中中波紫外线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约有2%能到达地球表面,主要对人皮肤造成红斑作用,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形成;短波紫外线其穿透能力弱,无法穿透臭氧层,日光中几乎全部被吸收,但其对人体危害较大,短时间照射即可灼伤皮肤,长期或高强度照射还可造成皮肤癌。

紫外线是把双刃剑,有益段主要是中波段,有害段主要也是中波段,利用得好则身心受益,照射过度则危害健康。根据2006-08—2010-08监测结果发现,鼓浪屿疗养区有以下特征:在一年中,最小紫外线指数均在冬季(12—02月),最大紫外线指数均在夏季(06—08月);根据光传紫外线指数和太阳高度角具有正相关,在一天中太阳高度角达最大时(即正午)紫外线指数也最大,夜间紫外线指数为0,紫外线日变化规律呈以正午时分为最高点的对称抛物线型。鼓浪屿疗区气温变化特点:日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12:00至14:00;气温(就是地球表面空气温度)波动主要与大气收支热量状况相关[4]。近地面空气层的热量来源主要是地面辐射,其次是太阳辐射;热量支出靠大气辐射[5];当地面接收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大于大气辐射时,此时盈余热量用于气温升高,故气温在逐渐升高;反之则气温逐渐下降。而地面辐射的能量来源又靠太阳辐射,由于地面不断地储存着太阳辐射的热量,所以地面辐射的最高值落后于太阳辐射最高值。然后再通过辐射、对流、传导等作用,气温才达到最高值。因为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高度角也成正相关,故太阳辐射最强与紫外线指数最大的时间点是一致的。因此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点落后于紫外线指数最大时间点。除此之外气温还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春季(03—05月)最大紫外线指数为5.49,11:00至13:00紫外线指数大于5,级别为3级,此段时间平均气温在23.5~24℃,人体感觉一般、较为舒适,户外活动时如景观游览、海沙浴等应主要注意防护紫外线辐射,涂擦防晒霜,戴防紫外线眼镜和帽子或撑防紫外线遮阳伞;夏季(06—08月)最大紫外线指数为8.72,09:00至11:00和14:00至16:00紫外线指数大于5,紫外线辐射强度级别为3级,此时气温在28~30℃,人体感觉偏暖,因海水温度低于气温故可安排海水浴,但长时间海水浴时应注意防护紫外线晒伤,涂擦防水型防晒霜,在组织景观游览、海沙浴、颈肩操、太极拳、柔力球等户外活动时应给予良好的防护措施,尽量不安排耗体能较大活动。09:00之前和16:00之后两时间段平均气温基本在26~28℃,紫外线指数也在5以下,鼓浪屿海边空气负离子含量较高[6],可安排海边散步、海水空气浴、呼吸操等体疗活动;11:00至14:00紫外线指数大于7,紫外线辐射强度级别为4级,此时间段平均气温均在30℃以上,人体感觉很炎热、不舒适,因此夏季11:00至14:00不仅紫外线辐射较大,容易造成皮肤晒伤,而且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极容易中暑,应禁止外出活动,在组织景观游览、海水浴、海沙浴等户外活动应注意避开此时间段,应组织疗养员午休;秋季(09—11月)10:30至13:30紫外线指数大于5,紫外线辐射强度为3级,对人体影响一般,外出活动应予防护措施;冬季(12—02月)紫外线指数基本在3~4以下,级别1~2级,气温平均值在10~15℃,人体感觉偏冷,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影响很小,适量的照射还可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形成,预防佝偻病、骨软化和老年骨质疏松,可不予防护,每天还可安排40~60 min阳光浴、太极拳、柔力球等活动;由于眼睛器官较敏感且紫外线可导致白内障或加重白内障,故冬季阳光较强安排户外活动时,眼睛应给予适当防护(戴防紫外线眼镜)。太阳运动轨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即在南纬23°26′和北纬23°26′之间),如果地理位置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则太阳必有两次经过该处正上方 (即距太阳最近),但是鼓浪屿地理位置在北纬24°26′,故当太阳运动到北回归线(北纬23°26′)时即夏至日(6月22日)鼓浪屿离太阳最远,此日正午时分紫外线指数也应为全年的最大值,但实测最大值均不是夏至日,这可能与当地云层、臭氧层及气候条件有关,需待进一步的观测研究。

综上所述,鼓浪屿疗养区紫外线丰富,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尤其是气温和紫外线的强弱,来合理安排疗养生活。冬季气温低,要充分利用紫外线对人体的益处,除午休外,整个白天都适合户外活动,不需要做紫外线防护;春、秋季节中午前后3~4 h不宜户外活动;而夏季炎热,气温高、紫外线强,中午前后约有6 h不宜户外活动,确实需要外出,要采取严密的防紫外线措施,户外活动最好避开11:00至15:00时段。

[1]张书余.医疗气象预报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43-53.

[2]毛佩柱,潘瑞芳.秦皇岛紫外线特征和日晒性疾病预防[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2):104-106.

[3]张愈,伍后胜.中国疗养康复大辞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58-60.

[4]高恩显.现代疗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91-95.

[5]李兴堂.影响气温高低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J].学周刊·理论与实践,2009(1):96.

[6]李秀增,余涛,戴明,等.鼓浪屿疗养区微小气候观测[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7):578-579.

猜你喜欢

辐射强度鼓浪屿疗养
城池——三亚疗养度假酒店
机器人叮当要回地球疗养
鼓浪屿
氧气A(O,O)波段气辉体发射率和临边辐射强度模拟与分析
“海上天堂”鼓浪屿
森林疗养
舒婷的鼓浪屿
鼓浪屿:迷途在这里
特勤疗养人员体检路径的构建与实施
基于模拟太阳辐射强度对自然循环式PV/T系统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