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健康教育

2011-05-29李少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8期
关键词:含铁缺铁性贫血

李少玲

(陕西省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陕西安康,725000)

缺铁性贫血(IDA)是老年人贫血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成熟红细胞的胞浆内充满血红蛋白,它的主要任务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铁是血红蛋白分子中的核心部分,当铁缺乏时则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造成缺铁性贫血,若长期得不到纠正,不仅会影响体力和脑力,加速衰老,而且会出现贫血症状,造成免疫功能、消化功能、活动能力下降、原发病加重。因此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帮助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纠正缺铁性贫血的根本手段,对临床治疗有增效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连续收集医院门诊、社区缺铁性贫血病例176例,其中男104例,女 72例,男:女为1.4:1。年龄60~75岁,平均(64.32±1.65)岁,病程3周至1年,平均3.5个月。176例病例中45例属于单纯性铁营养缺乏,131例为继发性的(如消化性溃疡出血、肿瘤等慢性失血引起)。本组病例经血液、骨髓检查符合老年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1]。

1.2 方法

通过在医院门诊、社区讲解、讨论、印发小册子等方式进行宣教,不定期到社区、家庭随访。在宣教之前和随访时对患者或家属进行有关知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分为完全知晓(Q)、部分知晓(J)和不知晓(B),知晓率=完全知晓例数/调查例数。

2 健康教育内容

2.1 铁的吸收与影响因素[2]

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原料,正常成人含铁总量男性为50 mg/kg,女性为 35 mg/kg,其中65%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30%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脾及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称为贮存铁。其余为组织铁,存在于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及含铁类酶中。人体铁有两种来源:内源性铁来自体内衰老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铁,外源性铁来自于食物,而食物中的铁是最重要的来源。目前普遍认为食物中的铁元素只有从三价转变成二价才能被人体吸收,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是吸收的主要部位。肠黏膜吸收铁的量与体内贮存铁两者保持动态平衡,正常成人男性一般不超过1 mg/d,老年女性因已不受月经妊娠和哺乳的影响,患病率与男性无明显差异。我国城乡居民膳食铁的摄入量均已超过了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标准,然而膳食中铁的吸收率与食物铁状态、胃肠功能、体内铁贮存量、骨髓造血状态及某些药物等膳食构成等许多因素有关。

2.2 食物选择

富含铁的食物:动物肝、瘦肉、动物血、虾米、苋菜、韭菜等,海带含铁丰富,每100 g海带含铁量高达150 mg,比猪肝高6倍;乳类中含铁量极低;适当增加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动物食品中铁吸收率较高(可达20%),植物食品中铁吸收率低(占摄取量的1%~7%)[3],因此,补铁应摄入以畜肉类、禽肉类、鱼类等动物性食物为主。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食物中的铁以三价铁为主,在胃酸和维生素C的作用下还原成为易溶于水的二价铁。老年人胃黏膜萎缩缺乏胃酸,铁的吸收便会受到阻碍,因此为促进吸收,要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促进铁的吸收与利用。

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B12、叶酸是红细胞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瘦肉、动物肝脏、肾脏中含量较多,绿叶蔬菜等也含有叶酸。在烹饪过程中加入少量食醋,可有效减少维生素的破坏。

维生素A:具有改善铁吸收和铁在体内的运转分布、促进造血功能的作用,红薯、胡萝卜等食物中含维生素A较丰富。

2.3 避免食物干扰因素

食物中的草酸盐、植酸盐影响铁的吸收,茶叶中的鞣酸与咖啡、可可中的多酚类物质也会影响铁的吸收,故应避免上述食物与含铁丰富的食物同食。蔬菜中的草酸在水焯或爆炒后可以溶解或挥发[4]。不偏食、节食,不过量饮浓茶甚至嚼食茶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不要喝大量牛奶,应予两餐间饮用;蛋黄含铁量虽多,但因与磷蛋白结合而吸收率不高。

避免长期用铝锅烹调,建议用铁锅烹调,可使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铁元素,虽然人体吸收利用率较低,但经常用铁锅烹调也不失为补铁的又一途径。

3 结 果

通过对社区176例缺铁性老年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有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疾病的康复,结果见表1、2。其中单纯性铁营养缺乏,经教育指导加铁剂治疗,3月后复查,临床症状消失,血色素恢复正常,停用铁剂治疗后随访1年无1例复发;继发性的铁营养缺乏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而血红蛋白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表1 45例单纯性IDA老人或家属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例)

表2 131例继发性IDA老人或家属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例)

4 讨 论

根据WHO的报告,目前全世界约有20亿人患贫血,其中90%以上是缺铁性贫血,而缺铁性贫血约占老年贫血的20%[5]。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有铁的摄入量不足、吸收不良和慢性失血等。由于老年人牙齿脱落,咀嚼困难,消化功能降低,长期吃流食、半流食、不良的生活习惯、孤独寡欢、食欲下降、胃肠吸收功能差使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加上不注意食用含铁丰富的食品,或因患有胃酸不足或慢性腹泻,影响对铁质的吸收,会让体内储铁量下降而引起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是老年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由于体内总铁量的2/3存在于红细胞内,因反复、多量失血可消耗体内贮存铁。祝翠等[6]报道,老年人缺铁性贫血中,单纯由铁营养缺乏引起的仅占27%,73%是继发于其他病变,多数是由于慢性失血、食欲降低、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引起的。

老年人缺铁性贫血要根据病情,尽快去除贫血的根本原因,通过饮食进行调养,在膳食中注意供给人体足够的铁、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补充铁及相关营养素以纠正贫血。WHO对缺铁性贫血提出了三条基本策略,即改善饮食、强化主食原料(如面粉)和调味品(如酱油)中的铁以及服用相应制剂[4]。

对缺铁性贫血老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不仅普及了健康知识,帮助其改变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方式,防治老年缺铁性贫血,更重要的是在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建立起了一个良好的网络系统,让老年人感到被社会、家庭关心和照顾,有安全感、归属感,提高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与生活质量。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作者认为此项工作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只有不断提高职业素质、业务素质、能力素质,才能使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地走向家庭,走向社区。

[1]张之南,沈 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

[2]金中杰,林梅英.内科护理[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4.

[3]李秋萍.内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3.

[4]张爱珍.临床营养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5.

[5]Guralnik J M,Eisenstaedt R S,Ferrucci L,et al.Prevalence of anemia in persons 65 years and older in the United States:evidence for a high rate of unexplained anemia[J].Blood,2004,104(8):2263.

[6]祝 翠,李殿青.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30(2):129.

猜你喜欢

含铁缺铁性贫血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含铁尘泥中的As、Sb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中医怎么防治贫血
春困需防贫血因
高含铁大比重土质对泥浆配比的影响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基于NAIRS和PCA-SVM算法快速鉴别4种含铁矿物药
菠菜含铁
严鲁萍教授治疗老年缺铁性贫血的经验
仔猪缺铁性贫血的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