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良传承 精彩纷呈——记第 12期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讲习班”

2011-05-28杨翰君冉玉平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1年2期
关键词:真菌学真菌病讲授

杨翰君 冉玉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成都 610041)

由冉玉平教授负责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讲习班”(编号2011-04-12-110)于 2011年 3月 30~4月 4日在成都成功举办。该项目从 1998年至今已举办了 12期,在我国皮肤性病学及医学真菌学同行中享有盛誉。本次课程沿袭历届传统,在邀请国内知名真菌学专家基础上,特邀两任国际人类和动物真菌学会 (ISHAM)副主席 Glenn Bulmer教授和日本明治药科大学杉田隆(Sugita Takashi)教授来蓉授课,将国内外真菌学前沿研究融入到基础与临床,为讲习班增添了不少光彩。

紧密结合临床,动态追踪前沿一直是我们的办班宗旨。讲习班采用白天授课和夜间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内容充实,时间紧凑。开班当日,Bulmer教授以丰富渊博的知识及生动风趣、浅显易懂的语言拉开了序幕,为大家带来了《如何通过互联网学习真菌学》及《真菌概述》,让学员们对真菌学有了初步了解,激发了学员们对医学真菌学的兴趣。随后《中国真菌学杂志》主编温海教授带来《中国医学真菌研究概况和中国真菌学杂志投稿指南》的精彩演讲。杉田隆教授带来了《马拉色菌分类和鉴定》、《马拉色菌与皮肤病》及《毛孢子菌和毛孢子菌病》精彩演讲,让学员们切实感受到了国外最新研究成果。授课专家们着重介绍了自己主要研究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冉玉平教授讲授了《马拉色菌及其相关疾病临床科研思维与实践》、《真菌感染的组织病理学表现》、《甲真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研究、鉴别诊断》等,着重强调了临床科研思维的重要性。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刘维达教授讲授了《皮肤癣菌的鉴定与临床》、《念珠菌的鉴定与临床》;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席丽艳教授讲授了《表现各异的马尔尼菲青霉病》、《中国南方的着色芽生菌病及其病原菌的多样性》;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郝飞教授讲授了《深部真菌感染误诊病例分析》、《系统性抗真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东明副教授讲授了《深部真菌病诊治进展》。通过上述专家的演讲,学员们对医学真菌有了系统了解。Bulmer教授还介绍了《科学研究论文的写作和修订》,风趣幽默地和大家分享了《东西方 (中美)科学教育比较》《如何做讲演》让学员们开阔了视野。我院皮肤科罗汉超教授和王琳教授分别讲授了《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和《真菌相关皮肤病临床病理分析》,使学员们受益匪浅。

普及医学真菌知识是历届讲习班的优良传统,举行了半天的全院及成都市学术活动,主题为“转化真菌学——医学真菌学的最前沿”,由温海教授、李东明副教授、冉玉平教授讲授《新生隐球菌实验与临床研究》、《挑战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转化真菌学实践》,吸引了我院及成都市兄弟单位研究生、临床医师及医技人员积极参加,反响热烈。

努力提高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是本讲习班的特色。由华西医院实验医学中心具有多年真菌学实验室经验的代亚玲技师及多位博士生组成的带教队伍,经过精心准备,给学员提供了包括真菌实验室基础、常规操作及常见真菌的镜下观察等实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密切结合讲课内容,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得到深入理解和消化,受到学员好评,纷纷表示极大的加深了对医学真菌学的直观认识。

参班的正式学员共 49人,包括皮肤性病科临床医师 40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 6人和综合医院检验师 3人。学员来自全国 16个省、市、自治区,省外学员占学员总数的 53.1%,省内和成都市内学员占46.9%。临床为主的三级医院的占 50%,基层医生占 25.5%,来自大型科、教、研医院的占 24.5%。经过理论和实验考试,学员们都以优异成绩获得国家级 I类学分 (10学分)结业证书。讲习班达到预期目的,学员不仅增长了医学真菌知识和真菌临床检验水平,还接触到真菌学前沿、热点知识,并在科研思维、论文写作、讲演技能等方面均得到很好训练,是一次成功的讲习班。明年《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讲习班》将迎来第 13期,期待更多学员来参加。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讲习班”部分教授和学员合影 (2011.4.4)

猜你喜欢

真菌学真菌病讲授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新时期农林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真菌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中国真菌学杂志》第五届编委会会议纪要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真菌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的讲授方法探讨
欢迎订阅《中国真菌学杂志》
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临床观察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