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促现代服务业助推开发区转型
2011-05-25伏虹瑾
文/伏虹瑾
发展现代服务业必将加快开发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速度,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必将加快新城建设的步伐
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发挥了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作用,对国家经济及地方经济发展可谓居功至伟,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调结构、促转型以后,国家级开发区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责任。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笔者以转型升级为立意,以先行地区经验作法为标本,就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思路予以论述。
先行地区经验
苏州、大连、青岛等先行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载体多,业态新,机制好,力度大。各地服务业的快速崛起,已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发展服务业的举措,概括起来主要是:
领导重视,形成机制。苏州等地建立了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里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市委、市政府每年都会召开一次现代服务业工作例会,落实一批服务业重点工程,表彰奖励发展典型。苏州市早在2006年就设立了服务业发展办公室,大连市组建服务业发展委员会(正局级建制),青岛市在2008年初设立服务业发展局(副局级)。同时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把现代服务业作为考核地方政绩的重要指标,列入任期目标责任制。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苏州市服务业新一轮跨越发展计划(2009-2012)重点推进金融、科技和信息服务、软件和服务外包、文化产业、现代物流、商贸、旅游、商务服务、房地产等9个领域的发展;大连市围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旅游服务、商务服务、现代商贸八大重点领域,推进服务业发展新格局。青岛“3311”工程推进建设30个服务业集聚区、3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培育100家服务业重点企业、100家省级以上品牌。各地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及布局都强调要依托优势,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地促进发展要素向优势地区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
强化载体,注重集聚。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区位优势,或重点发展CBD、软件、物流、服务外包,或优先发展文化创意等创意产业园;或开发新区,或转型提升旧工业区,投入优质足量的用地等生产要素,项目载体建设强劲有力,推动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苏州建成了海峡两岸(昆山)商贸合作区等41家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被国务院批准成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青岛建设了中联U谷2.5产业园等30个服务业集聚区,服务外包专业园面积达到60多万平方米。、
政策引导,加大投入。苏州等地相继出台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等若干政策,创新工作机制和完善政策措施。在资金投入方面,苏州、青岛、大连三市都设立了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规模分别达6000多万元、4000多万元、3000多万元,约占其当年财政收入的千分之一,并逐年递增,有力地促进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的建设。
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发展
当前现代服务业已出现融合发展、集聚发展、集群发展三大趋势。一个地区要有制造业与服务业两者充分融合,才能拥有国际竞争力;并且现代服务业连接、融会各种专业化生产,把深沟高垒分工式的社会生产连为一体,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正在走向集群化,如纽约市90%以上的金融、保险、房地产公司和85%的商务服务业集中在曼哈顿地区。
——现代服务业是城市发展的加速器。从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看,当工业化发展到较高阶段之后,对城市化进程的主导作用逐步由工业转变为整个非农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城市发展起着更大的支撑作用。从服务业的影响作用看,制造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基本上是量的累积,即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数目的增多、城市人口的增加,而服务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则是质的提升,促进城市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从服务业自身特征看,服务业的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不可分的,服务业的规模对当地的市场容量依赖性很强。因此,服务业基地需要聚集于城市,城市容量越大,市场容量越大,服务业规模越大,就越能实现规模效益。
——城市发展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推进器。从城市文化功能看,城市发展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也是服务业在城市各方面和各领域全面渗透的过程。教育、科学、文化和医疗等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改善人口质量,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从城市辐射功能看,城市具有组织城乡商品流通,向外辐射流通服务的功能,是市场和流通部门相对发达的地区。大量商流、物流、人流和信息流以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带动服务业发展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助推开发区转型升级
实证分析表明,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反映一个地区的发达程度,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活力。同时,现代服务业理论分析要求把握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趋势,走融合化、集聚化、集群化的发展模式,处理好城市发展与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以现代服务业助推国家级开发区转型升级。
提高认识抓机遇。作为国家级开发区,杭州开发区必须抓住经济转型升级这一发展机遇,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适应全球产业由“制造转移”向“服务转移”转变的趋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拿出抓工业的决心、恒心和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健全考评激励办法、完善政策服务体系、科学编制规划、强化载体建设、实施产业集聚、培育市场主体,实现开发区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
明确方向抓规划。一是研究分析杭州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及运行趋势,确定改造提升以及重点领域服务业发展计划。着力抓好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二是结合城市建设,编制开发区服务业空间布局规划。根据全区域生产力和城市空间布局,突出以城市为载体,以园区为基地,以专业化、功能性集聚区为重点,做好服务业集聚区规划,明确具体的发展目标和重点,拟定空间布局和发展路径,以规划为催生项目建设的内动力,推进各类服务业协调发展。
把握重点抓集聚。以项目引进为抓手,加快服务业平台载体建设,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围绕杭州开发区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及公共服务业发展重点,构建三个体系的若干集聚平台。(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平台,如科技服务园(以新加坡科技园和高科技孵化器为中心)、文创产业园(以大学科创园及和达创意园为重点)、服务外包及物流服务园(以省军区物流园、出口加工区为重点);(2)传统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平台,如商贸服务园(以福雷德广场、高沙商业街和四号路商圈为重点)、商务服务园(以金沙湖为核心);(3)休闲文化和公共服务业领域的集聚平台,如沿江休闲观光带(引进高端服务业态、配套休闲娱乐设施)、动漫产业园(依托区内高校动漫专业,建设集创作生产、展品展示、产品销售、影视演艺、媒体广告、出版发行及动漫、摄影、绘画素材基地等为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园)以及兴建文化艺术中心、展览馆等文化设施。
制定政策抓环境。学习苏州等先行地区经验,进一步强化对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在已出台的《关于鼓励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奖励政策(2011年度)》、《关于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11年度)》、《关于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11年度)》等政策基础上,深入研究并出台相关政策。一是研究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如充分利用省、市关于服务类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政策,鼓励服务业企业加大投入。二是解决好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如研究和开发现代物流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三是合法并适当降低相关服务业用地成本,主要是为工业园区配套的便利性服务业项目用地成本。四是设立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服务业贷款规模,加大对符合条件的重点服务业企业的授信额度。五是优化发展环境,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开发本地人才,鼓励吸引更多外部人才,为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沿着“开发区——新区——新城”这一国家级开发区城市建设的路径,寻找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向以现代服务业为抓手这一国家级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脉络,得到两点启示:发展现代服务业必将加快开发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速度,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必将加快新城建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