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与视网膜病变临床特点分析

2011-05-23徐东红宋春青郝兆虎邵海琳

山东医药 2011年17期
关键词:高血脂微血管病程

徐东红,宋春青,郝兆虎,邵海琳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 300140)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PAD)、视网膜病变(DR)是常见的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有研究表明,经过强化降糖治疗,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获益程度不同[1]。2007年 7月 ~2009年7月,我们对 2型糖尿病(T2DM)患者 PAD、DR的发病情况及其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T2DM患者 700例,均符合 1999年 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且排除其他内分泌疾病(如 1型糖尿病、肾上腺、脑垂体等疾病)、精神分裂症、酒精和药物依赖者、脑器质性疾病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感染等急性并发症者。其中 ,男 330例 、女 370例,年龄 21~73(63.4 ±8.3)岁,糖尿病病程(10.5±7.2)年,糖化血红蛋白(HbA1c)7.3%~12.4%[(9.2±1.6)%]。以踝肱指数(ABI)<0.9为存在 PAD,列入 PAD组;凡有糖尿病眼底改变者列入 DR组;PAD合并 DR者不予入组。700例 T2DM患者,PAD组 100例,DR组 170例,PAD合并 DR者 26例(不纳入本研究范围)。

1.2 方法 患者入院时询问病史,主要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饮酒史、BMI、有无高血压病史等。住院次日取空腹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 2 h血糖(2 h PG)、血常规 、肝肾功能、HbA1c、血脂等。统计内容均由同一人员用统一表格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数据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 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性别、吸烟、饮酒情况比较 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s)

注:与 PAD组比较,*P<0.05

组别 n 年龄(岁)糖尿病病程(年)BMI(kg/m2)HbA 1c(%)FPG(mmol/L)2 h PG(mmol/L)SBP(mmHg)DBP(mmHg)TG(mmol/L)TC(mmol/L)PAD组 100 61.1±12.1 9.2±5.0 26.4±2.5 8.8±1.1 9.0±2.1 9.4±2.7 145.7±18.1 82.6±10.8 2.6±2.1 6.5±1.9 DR组 170 62.8±13.3 12.7±3.8*25.2±1.8*9.6±1.2*9.9±1.7*10.0±2.4 153.7±17.9*79.3±13.2 2.2±1.4 6.0±1.4*

表2 两组性别、吸烟和饮酒情况比较

3 讨论

PAD是糖尿病全身大血管病变的一部分,其主要特征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中层钙化及内膜纤维化,使动脉壁变硬,失去弹性。目前研究认为,吸烟、高血脂、高血糖等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糖与高血脂、肥胖等引起的大血管病变病理改变相似[2]。很多患者在糖耐量减低阶段已经合并有高血脂、肥胖,发生了下肢血管方面的改变[3]。本研究结果表明,PAD患者糖尿病病程较 DR患者短,合并血脂异常、肥胖患者多,证实了上述观点。目前已证实,吸烟包括被动吸烟可导致细胞内溶酶体降解LDL的能力降低,而使 LDL堆积在细胞内,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此在肥胖、高血脂、吸烟人群中应该防治 PAD,在糖尿病人群中更应该调脂、降糖、改善生活习惯等全面综合治疗。

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病变的特征主要是微循环管壁内皮细胞损伤、基底膜增厚、导致微血管腔面不光滑、狭窄、甚至闭塞,是糖尿病的特异性改变。威斯康辛关于 DR的流行病学研究指出,DR的发病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4]。本研究结果发现,DR患者糖尿病病程长,且血糖、血压水平控制差,证实了这一观点。有研究指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 DR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收缩压每升高 10 mmHg糖尿病患者发生 DR的危险就增加 11%[5]。本研究发现,DR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相比 PAD组更差,提醒我们应该加强糖尿病尤其是 DR患者的血压控制。在血糖控制方面,DR患者HbA1c水平控制不理想,UKPDS研究报道了强化降糖能缓解 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4],HbA1c每下降0.9%,糖尿病患者DR风险就降低 21%[5]。持续的高血糖会导致体内糖蛋白合成增加,促使微循环基底膜增厚;同时可通过促进山梨醇代谢途径,导致内皮细胞损伤;HbA1c高水平可导致组织缺氧,产生代偿性血管扩张,致使血浆蛋白渗出增多,促使基底膜进一步增厚,而加重糖尿病微循环病变,因此强化血糖控制对于 DR患者有重要的治疗意义[1]。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 PAD、DR临床特点存在一定区别,存在 PAD者应早期加强血脂、血糖及生活习惯的干预,存在 DR者应加强血糖、血压的控制。

[1]Advance Collaborative Group.Intensive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N Engl J Med,2008,358(24):2560-2572.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3-272.

[3]沈琴,贾伟平,包玉倩,等.社区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人群周围血管病变的患病率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2):1530-1533.

[4]Holman RR,Paul SK,Bethel MA,et al.10-year follow-up of intensive glucose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J].N Engl JMed,2008,359(15):1577-1589.

[5]Stratton IM,Cull CA,Adler AI,et al.Additive effects of glycaemia and blood pressure exposure on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type 2 diabetes: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Diabetologia,2005,49(8):1761-1769.

猜你喜欢

高血脂微血管病程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中医保健食疗方 预防高血压高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