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08-2010年ICU院内感染菌株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1-05-21王剑虹安文洪陈微微黄波贵州省遵义医院遵义市563002
王剑虹,安文洪,陈微微,黄波(贵州省遵义医院,遵义市 563002)
ICU患者多为危、急、重病人,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感染重、病情复杂,加之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以及频繁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造成ICU患者感染发生率高,病原微生物耐药性强,临床治疗的难度增加。近年来,细菌耐药菌的发展呈现上升势头,抗菌药物的选择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1]。了解ICU院内感染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趋势,对于控制ICU院内感染和减少细菌耐药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对我院2008-2010年ICU院内感染患者的细菌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经验性用药对ICU细菌耐药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1144例患者均为入住ICU 2 d以上。其中,男性593例,女性503例,48例性别不详;年龄3月~87岁,平均年龄49.5岁。
1.1.2 菌株来源。来自我院2008-2010年ICU院内感染1144例患者的各类标本,共分离鉴定菌株856株。其中,痰液350株,占40.9%;血液108株,占12.6%;尿液90株,占10.5%;咽拭子128株,占15.0%;胸腹水120株,占14.0%;胆汁60株,占7.0%。基础疾病:小儿呼吸衰竭、心力衰竭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358例,颅内出血、颅脑外伤、脊髓损伤、心肺脑复苏(CPCR)术后443例,急性中毒40例,复合外伤103例,其他危重症120例。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采集静脉血为血标本入血培养管;用无菌注射器从留置导尿管中获取尿液标本;未建立人工气道者,留取其清晨痰液;已建立人工气道者,痰标本采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或纤维支气管镜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吸取分泌物入封闭式痰培养管;以无菌剪剪取深静脉导管尖端,置于培养管中;以无菌注射器从留置引流管中抽取引流液,或穿刺液直接注入培养管;无菌剪剪取创面深部敷料,置于培养瓶中。
1.2.2 菌株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分司的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部分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药敏试验操作和判断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08年版指南,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由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同步进行。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25218);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流感嗜血杆菌ATCC49247。
1.2.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提供的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病原菌检出情况
1144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85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17株,占72.1%,最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222株(36.0%),不动杆菌152株(24.6%);革兰阳性球菌164株,占19.2%,最常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6株(28.1%);真菌75株,占8.8%,最常见为白色念珠菌21株(28.0%)。
2.2 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检测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对第3、4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敏感性较好,亚胺培南总耐药率最低,见表1。
表1 ICU患者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统计(%%)Tab 1 Drug resistance rate of main gram-negative bacteria to antibiotics in ICU patients(%%)
2.3 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检测结果
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见表2。
表2 ICU患者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统计(%%)Tab 2 Drug resistance rate of main gram-positive bacteria to antibiotics in ICU patients(%%)
3 讨论
综合性ICU病房中,以颅内出血、颅脑外伤、脊髓损伤患者最多,其次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这些患者多因病情危重,并多伴有呼吸、循环衰竭,在救治过程中,急需一些侵入性操作。人工气道的建立不仅使呼吸道丧失了正常防御机制[2],而且为细菌定植创造了条件,细菌附着于导管内易被吸入下呼吸道,从而导致肺部感染,极易造成院内感染[3]。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其次是各种外科创伤及引流液。
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等存在严重的耐药性,分离的22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35.6%,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的相关报道[4],这可能与本院碳青霉烯类药使用率较高有关。有作者认为使用亚胺培南是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的独立危险因子,并提出有使用亚胺培南史者比未使用者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要高23倍[5]。目前,还没有发现产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者[6]。不动杆菌表现出多重耐药(MDRP),对不动杆菌保持较高体外抗菌活性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根据中国医院耐药监测网报道,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高达96%,且历年不减[7,8],本结果提示本院亚胺培南对不动杆菌高度敏感。不动杆菌可因染色体介导的头孢菌素酶(包括AmpC酶)对头孢他啶高度耐药,本研究中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达到86.2%,远超过中国10家教学医院[9]和美国ICU的监测数据[10]。本研究显示葡萄球菌尚对万古霉素敏感,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因此对ICU患者怀疑有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时,万古霉素可考虑首先使用。
综上所述,ICU是一个重病医学科,也是出现医源性感染较多的科室,院内感染的发病率、死亡率极高[11,12],应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尽量降低ICU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
[1]李家泰,李 耘,齐慧敏.2002-2003年中国革兰阴性细菌耐药性监测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19.
[2]Koerner RJ.Contribution of endotracheal tubes to the pathogenesis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J].J Hosp Infect,1997,35(2):8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
[4]王 辉,谢秀丽,徐英春,等.革兰阴性杆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监测——Etest法[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20(5):265.
[5]Giamarellou H,Antoniadou A.Antipseudomonal antibiotics[J].Med Clin North Am,2001,85(1):19.
[6]艾 华,沈爱娣.重复机械通气导致肺部感染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4):273.
[7]陈民钧,王 辉.中国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连续7年监测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5):375.
[8]胡宝荣,牟 阳,师清芝.我院2005-2007年抗菌药物使用与常见感染病原菌耐药情况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35):2747.
[9]王 辉,陈民钧,倪语星,等.2003-2004年中国十家教学医院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2):1295.
[10]胡必杰.一个仍然被严重忽视的临床难题——医院感染[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9):545.
[11]Weber DJ,Raasch R,Rutala WA.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the ICU: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antibiotic-resistant pathogens[J].Chest,1999,115(3 Suppl):34.
[12]Hanberger H,Diekema D,Fluit A,et al.Surveillance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European ICUs[J].J Hosp Infect,2001,48(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