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仓经验”的时代新含义
2011-05-17本刊编辑部
“新仓经验”的核心内容就是“结合”二字,无论是哪个时期的结合,其本质都是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结合成利益共同体。2005年,平湖市供销合作社成功承办了由省供销合作社、省农办、平湖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嘉兴市供销合作社联合举行的“纪念毛泽东同志为新仓供销合作社批示50周年暨‘合作经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充分肯定了供销合作社50多年来为“三农”服务所作的贡献和工作创新经验,明确了供销合作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平湖市委、市政府把创新发展“新仓经验”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解决农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加强引导、整合资源,调动各方力量,以合作求发展,以联合兴“三农”,不断创新丰富服务“三农”的内涵和形式,将合作经济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紧密相连。
供销合作社:不断发展与壮大
50多年来,平湖市供销合作社在“新仓经验”的鼓励下,不断开拓进取,充分发挥着连接农民与市场的纽带桥梁作用。2010年,平湖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经营收入18.14亿元,比2005年增加11亿元,实现综合经济效益2038.5万元,社会贡献额3000万元。
发展是供销合作社履行服务职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供销合作社在新的发展阶段能不能有所作为、有多大作为,归根到底要看自身的经济实力、竞争能力和发展活力。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供销合作社经历由辉煌到迷茫到重整旗鼓并不断壮大的过程,发展意识在不断强化,经济实力也在不断提升。
2010年,平湖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经营收入18.14亿元,比2005年增加11亿元,实现综合经济效益2038.5万元,社会贡献额3000万元。
●本级企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截至2010年底,平湖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共有连锁经营龙头企业2家,连锁网点543个,经营额2.55亿元。在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建设的同时,平湖市供销合作社着力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2010年,全系统共收购农副产品6.25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3.92亿元。同时,全力做好农资供应保障服务工作。2010年,全系统农资销售额达到1.19亿元,比2005年增加0.72亿元,发挥了主渠道作用,实现了“保供稳价、优质服务”的目标。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平湖市供销合作社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优化社有资本机构和布局,形成了多元发展格局,系统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截至2010年底,全系统社有资产总额达4.18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1.83亿元。同时,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供销合作社的支持。
“十一五”期间,全系统共解决政策性亏损账务挂账本息559.5万元,获得各级财政为农服务资金1401.12万元。“十二五”期间,平湖市供销合作社将着力抓好“新网工程”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把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村流通作为“新网工程”建设的战略着眼点,全面改造提升传统经营网络,努力发挥“一网多用”、“双向流通”功能,积极推进城乡经营服务网络对接。
加快发展农产品购销服务网络。加快形成以市农产品市场龙头、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和配送公司为支撑的农产品流通格局。推进平湖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探索农产品拍卖、经纪人代理、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方式,着力打造一批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力争培育年交易额达10亿元批发市场1家,培育销售额达2000万元的农产品展销配送企业1家,培育年销售额4000万元的加工型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1家。
提升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适应化肥市场全面放开、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加快推进农资连锁网络资源整合,促进农资经营联合与合作。加大农资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区域配送中心建设力度,推动农资企业上联生产企业,中抓联合采购,下建网络终端,努力建设联合采购、分区负责的营销体系。力争培育年销售额超1亿元农资经营企业1家。
完善日用消费品现代流通网络。结合平湖市新市镇、新社区建设规划,调整完善日用消费品连锁网点布局,逐步实现自然村有放心便利店、新社区有放心超市、新市镇有1000平方米以上大卖场。加快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增强配送能力,按照《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规范》,提高门店经营管理水平,鼓励门店拓展经营范围,积极开展家电、图书、药品、烟花爆竹等连锁经营业务。到2015年,力争培育年销售超2亿元的连锁经营企业1家。
重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积极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以拓展废旧家电、报废汽车等拆解业务为突破口,重点培育发展集散交易市场和拆解、分拣处理中心,创造条件发展加工利用等经营服务延伸产业。“十二五”期间培育发展年回收利用额达5000万元的企业1家。
●农资公司:合作成为前进的强大推动
平湖市丰达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是由平湖市供销合作社所属的市东茂供销有限公司与平湖市农经局所属的市植保站综合服务部强强联合的产物,主要是借助市植保站的技术力量,做好全市的农资供应服务工作。
平湖市供销合作社借助创新发展“新仓经验”东风,推动平湖丰达农资公司与浙江农资集团浙北惠多利销售有限公司合作,于2007年4月份合作成立了平湖市惠多利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平湖市社采取联合与合作的方式,组建了这两家专业龙头公司,建立了农药配送和化肥配送两个中心,健全了农资商品保障供应体系,走出了“合作求发展,联合兴三农”的新路子。
平湖市供销合作社以丰达农资公司为母体,公司建立了农资配送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三合为一”的为农服务新体系,重点经营化肥、农药、农膜等重点农业生产资料,不仅管卖、管用,而且管效果。 10个镇(街道)建立了农业镇长(主任)为组长,农机、工商、供销参与的农资市场监管领导小组,并组建了 10个镇(街道)农资配送分中心。
平湖丰达农资连锁有限公司通过与本市的农业部门合作、与市外龙头企业联合,为平湖市的农业资料供应提供了保障。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市场秩序规范,商品货源保障有力。农资市场网点由原来的300多家调整到现在的204家,使布局更为合理。二是服务水平提高,服务功能拓展。农资连锁店,统一标牌标识,店容店貌整洁;五项制度管理,服务规范到位;商品陈列整齐,明码标价。三是扩大了规模,增加了供应,节约了物流成本。通过农资连锁经营后,销售规模大大超过了原先两个部门的销售额。化肥直接从厂方配送到门店,农药通过与附近网点拼装配送的办法,大大地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提高经营门店的经营效益。四是农民满意度高,根本利益得到保障。农资连锁经营克服了以前各走各的“路”、各进各的“货”现象。同时,农资商品质量难以控制的情况也得到了根本扭转。几年来,没有发生一起质量事故,基本没有农民投诉,满意度大大提高。
●基层社的改革与发展
平湖市原有10个镇(街道),分别建立10家基层供销合作社。2000年,根据平湖市委、市政府要求,对基层社实施“双置换”改革,全市除1家供销合作社以外,其余9家分别通过改制和破产重组等形式,全部转变由经营者控股、企业骨干参股的供销有限公司或供销采供站。职工全部转换身份,社员股金全部退还。
2005年,平湖市社根据省社要求,结合平湖实际,采取不同形式,对基层供销合作社进行改造重组。一是对已改制的供销有限公司进行参股,使原来已经脱离供销合作社的企业,通过社有资本连接,重新成为供销合作社企业。二是采取开放办社的方式,以改制后的基层供销有限公司和市供销合作社投资公司为发起人,广泛吸收涉农组织负责人、农民种植大户入股,重新组建基层供销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工商注册,注册资金30-100万元。根据“民有、民管、民享”的要求,建立社员代表大会制度,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规范运作。三是对原来的基层供销合作社进行改造。通过调整领导班子,健全规章制度开展经营业务。平湖市社现有集体性质基层社1家、股份制性质的5家、合伙性质的1家、专业合作社性质的3家。通过一系列重组改造措施,使全市基层供销合作社机构基本健全,体制实现创新。
当前,平湖市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网络和功能有待强化。平湖市供销合作社通过多年来艰苦卓绝的改革进程,人员、债务包袱卸掉了,实现了轻装上阵,但基层社改制客观削弱了供销合作社的组织、网络体系。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造后,必须有自己的经营业务,才能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才能有生命力。而目前基层供销合作社主营业务很少,主要就是农资经营。2010年,全市10家基层供销合作社收入只有2403万元,虽未出现亏损企业,但综合效益只有66万元,利润10.2万元。
二、基层供销合作社缺乏创新。一部分基层社经过改制改革之后,优势资产大多已处置用于安置职工,剩余资产大多位于边、远、小、差地段,资产质量低劣,发展困难。而从体制上看,基层供销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减债、减人,多数职工已成为独立开展经营的自营商,难以发挥整体组织优势。从资金方面看,目前基层社普遍缺乏初始投入能力。
三、人员老化,服务意识需增强。2000年改制之后,平均每个基层社5.4人,而且年龄相对较大,平均年龄49.2岁。一些基层社职员满足现状,缺乏创新的热情和认识。
●曹桥供销专业合作社
平湖市曹桥供销专业合作社是在整合曹桥供销有限公司(曹桥基层供销合作社) 和曹桥农技服务部的基础上,协同平湖市东茂有限公司共同入股组建,经平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设立的互助性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于2008年7月28日正式成立,经2009年9月24日增资扩股,现有注册资金100万元,个人社员124人。
曹桥供销专业合作社本着“优质高效、诚实守信、务实创新”的经营理念,不断拓展经营领域,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各种为农服务,推广先进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模式,形成了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解决了技术部门办不好,一家一户办不成的问题。两年来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化肥5000多吨,农药300多吨,其他农资30多吨,创销售额1900万元。合计投入资金100多万元。新购置插秧机4台,中型拖拉机1台,育秧盘6万只、背负式喷雾机10台、担架式喷雾机4台。还在水稻集中育秧、机械插秧、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领域努力实践和积极探索。2010年共开展机械插秧面积1500多亩,统防统治面积1600多亩,测土配方施肥2万多亩。服务农户8000户,并向农户发布农机服务信息1500多次,集中开展农民技能培训24次,优质高效服务得到老百姓的一致认可。为推进农业机械化,深入开展机械插秧,农作物统防统治,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发挥了专业合作社应有的积极作用。为优质农产品占领市场提供了可靠保证,也为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
平湖市“金平曹桥”商标的杜瓜子,是1999年由原来的曹桥乡农机服务部开发创建,经过几年的市场摸索和时间,品牌战略已经形成,经营额一直稳中有升,而且曾在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上获得省农业产品金奖。曹桥供销专业合作社建立后,对“金平曹桥”杜瓜子的外观包装和风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不仅产品档次得到了有效提升,而且其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目前已在上海及杭州等地形成了该产品的产业型经营市场,每年销售量均达到20吨之多,创年产值80多万元。同时,为了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合作社还开发了“金平曹桥”牌优质无公害稻米,采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生产出的稻米米质优越,色香味宜人,深受本地市民的青睐。下阶段合作社将以“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大力推行订单生产,使优质稻米的品牌化经营得以进一步壮大。
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重质量 示范性强
近年来,平湖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良好,已成为平湖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截至2010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83家,其中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59家,占71.1%;嘉兴市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占13.3%;浙江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占9.6%。
从数量上看,平湖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速度并不快,但可以看出,规范性的专业合作社占所有总量的七成以上,注重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成为平湖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
●平湖市达意观赏鱼专业合作社
“四送两包”服务到家
拥有亚洲最大的温室养殖观赏鱼基地的平湖市达意观赏鱼专业合作社,是由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浙江亿达事业有限公司与平湖市供销合作社参股组建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4月18日,注册资金30万元。2009年8月增资,注册资金130万元,拥有社员103名,2010年创产值5060万元。近几年,合作社以热带观赏鱼养殖为主要内容,实施规模养殖,通过送种苗、送饲料、送技术、送药物和包收购、包效益的“四送两包”模式,带动社员收益净增30%。
为切实加强基地管理,增强养殖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合作社全面落实标准化生产,实现组织化管理。合作社与每位养殖户签订了养殖协议,强化养殖户的责任意识;在具体的养殖过程中,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由合作社统一组织进苗,保证鱼苗的质量和纯度;统一安排好时间,分段投放养殖;统一防病技术和药物供应,并落实了技术人员全面指导服务;组织人员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制止违规行为;免费开展水质检测服务,及时指导养殖户进行水质管理。在养殖过程管理中,合作社又结合养殖关键环节,邀请水产专家不定期进行专题培训,积极引导养殖户进行科学饲养,提高养殖水产品产量和质量。2010年合作社累计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外出参观培训14期,培训515人次。由于针对性强,每次培训的到位率都在90%以上。许多社员纷纷表示,通过培训,自己在思想意识、养殖知识、实践操作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浙江金丝娘水果专业合作社
平湖有“三金”:金丝娘、金稼园、金龙门,这三个生态农业园,已成为平湖现代化农业的三张“金名片”,而其中浙江金丝娘水果专业合作社以其规范化的管理、示范性的作用最为出名。
跟着订单种葡萄
2007年,果农徐炳君联合6名果农共同出资200万元成立水果专业合作社。根据浙江省相关规定,金丝娘水果专业合作社符合出资总额达200万元以上且跨区域经营,成为了平湖首家冠省名的专业合作社。
最近是葡萄等水果上市的季节,不过,金丝娘水果专业合作社的大部分葡萄已售完。据合作社理事长徐炳君介绍,这些葡萄早在种植前就有人预订了,合作社完全是跟着订单的要求来调整种植的。
合作社一般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品种选择及种植产量的控制。一般情况下一串葡萄有18张叶子,本可以生产一斤半的葡萄,但是合作社每串葡萄只生产6两葡萄,为的就是保证葡萄的口感质量。金丝娘水果专业合作社的葡萄按串卖,有4串卖80元,也有品质高的4串卖到100元。虽然价格较高,但合作社以其他葡萄无法比拟的高品质获得了500余个长期合作客户。
合作社除了订单种植之外,目前也正构建自己的水果专营店,并且通过电子商务,在中农网上进行探索性销售。合作社还把通过网络销售前3天所得全部捐给平湖市慈善总会,用于帮助贫困家庭。
●平湖市四季对虾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坚持“五统一”模式,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物资供应,统一品牌。
规范每一个环节
平湖市四季对虾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9月,注册资金80万元,是一家从事水产养殖、收购、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省级示范性渔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先后荣获浙江省供销系统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千社千品社、浙江省示范性专业合作社等称号。截至目前,合作社社员总数达到136户,养殖面积3800亩。合作社在规范化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经营机制,紧紧围绕“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延伸南美白对虾产业链,建设现代化加工企业,发展新型合作组织和现代化示范生产基地,推进和引领平湖市南美白对虾生产的迅速发展。合作社2010年白对虾产量800多吨,产值2388万元。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坚持“五统一”模式: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物资供应、统一品牌。为提高产品质量,合作社特聘请平湖市水产推广站站长、高级工程师潘亚均和合作社技术人员,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平湖市四季对虾专业合作社养殖操作规范》,并召开全体社员大会,共同学习,讲解技术要领。合作社积极为社员建立养殖生产档案,包括用药记录、投喂记录、管理记录、起捕记录、销售记录等,按照无公害养殖及绿色食品标准,统一用药,统一管理。引进先进的检测仪器及设备,统一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为提高“四季”白对虾产品的质量,打造“四季鲜”品牌,合作社在管理中,注重标准化生产和各项生产措施到位,目前生产基地制定了生产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溯源管理制度、质检员岗位制度、渔药使用管理制度、饲料使用管理制度、养殖用水管理制度、病虫害检测与防治制度、渔药残留量检测管理制度等一整套管理制度,为保障品牌建设提供保障,发挥品牌效应。
合作社通过将养殖、收购、加工、销售等诸多环节连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延伸和拓展了对虾产业经营链条,使农民不仅可以获得出售对虾产业品的直接效益,而且可以通过合作社的全程服务和二次返利机制获得产后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收入。
点睛
在平湖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程中,平湖市供销合作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部分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均为供销合作社参办、领办。截至2010年底,平湖供销合作社系统领办、联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8家,占全市总数的近1/3。平湖市四季对虾专业合作社、平湖市达意观赏鱼专业合作社等示范性合作社均由供销合作社参办。平湖市社领办的新当湖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全市蘑菇六大生产基地9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生产的“新当湖”牌食用菌占平湖市蘑菇总产值七成,成为当地蘑菇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农村金融信用合作:为农民贷款送去及时雨
概况
信用合作一直以来都是合作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上世纪50年代的 “新仓经验”中,供销合作社订立结合合同,在供应农民生产资料、调整社员种植模式、帮助社员销售农副产品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及生产规模正逐步加大,而与此同时,缺乏发展资金也成为了农民扩大生产的最大障碍。
近几年来,平湖市不断强化信用合作对农民的支撑。由平湖市财政、市供销合作社和有关镇、街道对市农业贷款担保公司进行增资扩股,提高贷款担保能力。平湖市农村合作银行全面开展“兴农贷款”工程,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社员发展生产经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社员个人在贷款方式上,符合信用条件的,实行信用贷款方式;在贷款利率上,涉及粮、棉、油生产经营的实行基准利率,其他专业合作社的贷款利率采用了农户生产、生活的贷款利率标准,比一般经营性贷款利率下浮了15%。同时,对市农业担保公司担保的涉农贷款利率进行了下调,比一般经营性担保贷款利率少上浮40%。2010年,平湖市农业担保公司共担保贷款0.5亿元。
●新当湖农村资金互助社
办成合作社社员自己的“银行”
新当湖农村资金互助社由平湖市供销合作社牵头发起,依托新当湖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四季对虾专业合作社和新中大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组建,于3月30日正式开张营业,成为嘉兴市首家,也是浙江省供销系统第一家由供销合作社领办的农村资金互助社。资金互助社现有社员317户,股金总额500万元。截至6月底,资金互助社已吸收社员存款78户,301万元,发放贷款65户,946万。
平湖市供销合作社在组建资金互助社过程中把握几个环节:
1.宣传引导,统一思想。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新生事物,对它的认识和理解需要有一个过程。农民作为资金互助社参与的主体,他们的观念和理念相对滞后,需要予以必要的引导。在筹建过程中,平湖市社先后召开了十多次大小会议。同时,结合座谈和走访等多种形式,统一大家的思想,形成一致的看法,为组建工作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
2.依托的专业合作社应具有较高的规范化水平。平湖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规范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次依托的这3家合作社都是省级的示范性专业合作社,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因此,在筹建过程中得到了大多数社员的信任和支持。同时,把好社员入口关,在资源申请的前提下,把诚实守信、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员作为重点对象,吸收进资金互助社。
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其灵活的经营方式,较低的运行成本,可以起到与现有农村金融机构互补市场的作用,填补了原有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小额贷款存在的覆盖难问题,解决了农民贷款程序多、流转环节多、手续繁琐等问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农民生产经营中资金短缺,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
3.落实一家专业银行作为合作伙伴。农村资金互助社白手起家,没有基础,缺的是人才、技术以及内部运行和风险防范等机制。因此,筹建初始平湖市社就把市农村合作银行作为资金互助社的合作伙伴,得到了农村合作银行的热情指导和无私帮助,少走了许多弯路,在人员培训、制度完善、接库送库方面提供了许多便利,并将在业务方面开展合作。
4.落实好总经理人选。选好经理人是资金互助社成败的关键,其人选既要热爱“三农”工作,贴近农民,又要熟悉业务,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服务与效益的关系。经过反复物色,互助社聘请了一位退休的原信用社主任担任总经理,该同志长期从事三农服务工作,熟悉业务,是比较理想的人选。
5.争取政府重视,部门配合。在筹建过程中,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建立了由分管金融和农村工作的两位副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市长办公会议专题听取筹建工作小组关于筹建情况的汇报,并在开办费、风险补偿以及税收方面给予扶持。市金融办、银监办、工商局、农办等部门也十分支持,为新当湖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创立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筹建工作完满完成。
综合服务社:创建农村生活新方式
概况
在各个涉农部门,一般都有一些用于服务和建设的资金,但往往面临“面散、量小”的情况,如果不形成合力,作用有限。于是,平湖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率先提出了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的思路并付诸实践。
2005年,平湖市出台政策措施,提出在全市137个村中选择离集镇较远、人口较多、有一定经济条件的80个村作为村级综合服务社的布置对象,3年内全部按规范要求建成综合服务社。结合实施“新村示范、村庄整治“等工程,平湖市供销合作社按照布局合理,农民受益的原则,向市财政争取每年安排100万元,并由市和基层两级供销合作社及镇、村四方共同出资,同时组织农业、文体等部门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
与此同时,供销合作社还积极探索运用市场运作的方式,通过企业冠名等吸引民营企业投资农民公园、村级卫生室、幼儿园等公益性项目。平湖市供销合作社经过先后两次深入发动,有411家民营企业签约91个村,承诺年内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3000多万元,大部分资金将用于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截至2009年底,全市投入村级综合服务社的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供销合作社直接投入642万元,已建成90家村级综合服务社,实现了村级综合服务社全覆盖。
“不用往城里跑了”
平湖市最早的村级综合服务社设在新仓镇双红村,综合服务社建立后,卫生站、娱乐室、农资供应点、警务站、理发店、篮球场等便民措施几乎一应俱全。双红村村民姚秀萍说:“由于过去农村路边小商店比较简陋,农民选择商品时,往往把价格放在第一位,不大关心质量、品牌、 保质期等因素,村民日常食品的卫生得不到保障。而综合服务社的农村小型超市出现后,农民逐渐习惯了在摆满商品的货架进行挑选,选择信誉较好的品牌,消费观念有了很大的提升。”
同样在新仓镇的战斗村综合服务社里,老年活动室内十多张麻将桌座无虚席,篮球场上都是少年们矫健的身影;连锁超市迎来送走一批批顾客。战斗村村民余阿妹说:“从前过节就得往城里赶,村里基本买不上东西。现在,超市、理发店、菜场、医务室、农资店在全在村综合服务社里,方便得很,和城里没什么区别,再也不用老往城里跑了!”
农合联:争做合作经济的骨干力量
概况
为了加快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新农村建设,平湖市从2009年6月份开始,分别创建了市、镇(街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按照“边实践、边发展、边完善”的要求,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各级农合联承担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牵头、协调和指导服务职能,主要作用是宣传贯彻党和政府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的方针政策;推动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经营和服务等领域的联合与合作,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协调会员与各方面的关系,反映会员和广大农民的诉求,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完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承接政府部门职能转移,探索和创新涉农服务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