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种力量介入农业科技增效

2011-02-20

中国合作经济 2011年8期
关键词:科技进步冷链农产品

文/本刊记者 计 慧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产品供应将呈现紧平衡格局,而且这种紧平衡格局在五年内将继续发展。”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司长叶兴庆近日如此表示。他解释,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我国对农产品的需求增长,另一方面农产品供给的约束因素增强。其中,对农产品的需求增长主要是以下六方面原因:第一是生存性需求,今后五年我国人口总量将持续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无疑将随之提高;第二是商品性需求,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城镇人口增加,农村分工分业,这将增加对农产品的商品性需求;第三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带来的改善性需求的增长;第四是工业用途领域拓展,拉动了原料性需求;第五是调入性需求,即需调入农产品的地区越来越多;第六是投资性需求,农产品金融属性日益明显。而在需求增长的背后是我国耕地和水资源有限,极端天气不断增多的现实困境,与此同时,受通货膨胀影响及农资、农机、雇工、土地等费用全面上涨等因素的限制,未来五年我国农产品供给有着较大难度。

近日,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表示,现阶段,我国农业承载的任务更加繁重,支撑农业发展的资源已经绷得很紧,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突出,在新的高起点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业发展效益、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要突破资源制约瓶颈、应对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等新挑战,出路在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根本依靠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全面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

为了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我国各级政府及多种社会力量积极介入。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发起投资并设立的我国首支农业科技领域私募股权基金——中农科产业发展基金启动。中农科产业发展基金立足于支持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切实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管理等问题,促进科技与资本的融合,有效推动全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服务 “三农”和现代农业发展。该基金主要用于投资国内农业领域高新技术的孵化以及高成长、创新型、科技型的企业,首期募集资金15亿元。在其投资完成后将开展更大资金规模的募集工作,从而为全国农业科技产业化提供充足的资本保障。

中国农科院院长翟虎渠指出,我国农业以小农经济为主体,要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需要一个载体和润滑剂。所谓载体就是指涉农企业,需要出现更多的为农业服务的企业;所谓润滑剂是指资金和资本。只有将农业科技与农业企业进行紧密的结合,为农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资金支持,农业企业才能发展壮大,我国的农业才能从小农经济逐渐发展为大规模经营的现代化农业。

中农科产业发展基金的建立是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化融投资模式创新的重要事件,为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化和科技企业的成长壮大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对于推动社会优质资本进入农业产业领域和拓宽农业产业融资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不约而同的是,8月1日,全国现代农业科技创业孵化联盟在陕西杨凌成立。该联盟发起单位40家,包括各类孵化器、风险投资机构、农业科研院所等。杨凌示范区也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支持该联盟发展,比如给予投资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20—50万元补助;对于在孵化器内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的补贴40万元;给予创业企业贴息贷款50万元,示范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免收担保费等。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脚步也踏入了农业生产链条的终端企业——种子企业。农业部日前确定,将以种子为重点,加快研究和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坚持扶优扶强,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但政策设计能否变成发展成效,最关键的是要开拓创新抓落实,也亟待各省尽快制订本省(区、市)实施意见,出台配套措施。

7月28日,国家发改委编制的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正式发布。 《规划》在分析我国当前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该规划期为2010-2015年。值得注意的是,该 《规划》同样强调了科技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重要性。

《规划》提出,到2015年,建成一批运转高效、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将得到广泛推广,并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装备先进、上下游衔接配套、功能完善、运行管理规范、技术标准体系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规划》提出,进一步提高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水平,增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

按照 《规划》,国家将积极发展从中部、华南地区到珠三角、长三角、港澳等沿海地区,从东北地区到京津地区的猪肉冷链物流体系;从黄淮海、东南沿海、长江流域等水产品优势产区到中西部大中城市的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从苹果、柑橘、热带水果等特色水果产区,到大中城市的水果冷链物流体系以及反季节蔬菜和特色蔬菜的南菜北运、东菜西输冷链物流体系。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连年增产,农业科技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目前已超过52%。 “十二五”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要力争实现 “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生产技术体系构建取得突破性进展,生产经营关键环节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农业人才培养与教育培训取得显著成绩,农业科技对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能力、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引领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高。

政府及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介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将为我国顺利实现 “十二五”农业科技进步目标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猜你喜欢

科技进步冷链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新型冷链物流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过冷度影响因素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2018年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奖励项目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中国建材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