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不同内固定方式疗效对比研究
2011-05-16
(广东省南雄市人民医院 广东韶关 512400)
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是骨科常见病症,由于发病突然,易导致脊髓继发性损伤,加之椎管内血肿形成,或骨折块向椎管内移位,脊柱稳定性破坏严重,导致椎管容积显著减少,进一步加重了脊髓损伤。保守治疗适用范围有限,而且见效慢,恢复效果不佳,因此,更多的患者选择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有前路和后路内固定手术,为了探讨2种手术对患者的临床影响,我们回顾性分析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06年4月到2011年4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男51例,女35例。年龄23~76岁,平均57.8岁。脊柱爆裂部位:L116例,L25例,L37例。T1011例,T1134例,L1213例。临床表现:局限性脊柱疼痛,运动和功能障碍等。神经损伤Asta分级:A级37例、B级27例、C级18例、D级4倒。致伤原因:车祸37例,摔伤38例,重物压伤11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3例。2组在一般资料方面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行前路手术,具体如下[1]:经腹膜后和胸膜外左侧入路,充分暴露伤椎及相邻上下椎体的侧方和前方,用刮匙、咬骨钳、及磨钻等器具,将伤椎大部分切除,将伤椎的上、下间盘以及椎体后缘和突入椎管的骨片尽可能完全切除,使马尾神经或脊髓得到彻底减压。截取三面皮质的有足够的宽度、高度和厚度的自体髂骨块作为植骨块,撑开脊柱前方缺损区植入,然后安装前路钛金属圆棒内固定系统。对照组行后路手术,具体如下[2]:常规暴露伤椎部分横突及上下相邻椎体的椎间关节,止血后确定椎弓根开口位置,取后正中切口,C臂机引导下确定椎弓根位置,三角锥开口并插入斯氏针。脊柱两旁各植入2枚椎弓根螺钉,针尖向下向内各5~l0°,紧固螺钉上的锁固帽,放置球囊扩张器达椎体前部,扩张球囊,使骨折复位,放置连杆。取自体髂骨作横突间植骨,去除扩张器。
1.3 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麻醉意外和手术意外。术后无神经血管并发症,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治疗前后2组椎体平均高度,平均强度和平均刚度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但治疗后实验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s)
注:★P<0.05,手术前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组别 例数 椎体平均高度(mm)椎体平均强度(MPa)椎体平均刚度(N/mm)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前 手术后实验组 43 20.13±1.38(26.71±1.46)★☆ 0.64±0.11(0.96±0.06)★☆ 726.48±43.74(439.23±37.81)★☆对照组 43 20.47±1.35(23.51±1.32)★ 0.63±0.13(0.78±0.08)★ 723.45±45.37(517.23±34.15)★
3 讨论
椎间盘是具有黏弹性的水化组织,两端具有类似透明软骨样的终板,交织排列的胶原纤维使液体不能快速出入椎间盘组织。正常负载时,椎体刚度大于椎间盘,椎间盘内液体通过多孔的终板流出,吸收能量使应力重新分布;发生创伤时,椎间盘刚度大于椎体,加载速度快,液体来不及快速再分布,导致椎间盘挤入椎体内,椎体内骨小梁支架结构被挤压破坏,椎体内压升高,产生爆裂性骨折。
胸腰段脊柱骨折多发生于胸椎和腰椎的交界处,损伤机制复杂,受到多方面的张力、压力和剪力,在产生骨折的同时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压缩、爆裂,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骨折瞬间所产生的能量。可导致后凸畸形严重,骨折块突入椎管,椎体高度丢失,产生压迫神经症状。手术治疗可更好改善脊髓神经功能,解除脊髓神经压迫,恢复脊柱解剖关系,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内固定是将爆裂的伤椎与邻近的脊柱牢固的连接起来,使突入椎管内的骨块回纳,解除脊髓的受压,形成坚固的短节段固定,以形成良好的撑开作用,有效抵消伤椎的伸展、屈曲应力,重建脊柱生理曲度和恢复伤椎高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脊柱自身的骨性稳定,防止脊柱迟发性移位和脊髓迟发性神经功能损伤[3]。有临床资料表示[4-5],椎管内占位过大而且有严重的神经损伤时,前路手术对于解除脊髓前方的压迫十分有效。而后路手术仅依靠韧带回复骨块的效果不明显。患者后纵韧带等结构多会有较为严重的破坏,后路手术矫正后突畸形疗效欠佳,通过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失败率也相对较高。此外,椎体前方植骨和内固定的杠杆比椎体后方植骨内固定的杠杆长,可达到更加稳定的内固定效果。
从临床统计来看,虽然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平均高度,平均强度和平均刚度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但治疗后实验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提示前路手术可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虽然有资料表明,采取何种手术方式,对于神经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但前路手术可以更为有效的减压,恢复解剖复位和维持椎管重塑,从而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总之,我们认为,前路手术有更大的适用范围和更好的手术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考虑。
[1]刘江峰,管孟芹.胸腰段椎体爆裂型骨折手术治疗体会[J].医学新知识.2006,16(6):382,384.
[2]韩为,张华山,吴小春.后凸成形术在脊柱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1):23~24.
[3]李洪伟.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进展[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8,28(1):66~70.
[4]Denis F.The three column spin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acute thoracolumbar spinal injures[J].Spine,1983,8(10)∶817~831.
[5]邓天琼,王晓勇,张怡五,等.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前后路手术治疗临床疗效的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08,18(2):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