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洋思模式”在实验探究教学中的运用

2011-05-12季伟明周跃

化学教与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当堂训练先学后教

季伟明 周跃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下进行实验探究教学的过程及注意事项,旨在提高实验探究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实验探究教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文章编号:1008-0546(2011)05-0084-02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05.038

一、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自创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即在课堂上,教师先揭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后,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在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1]。由于可操作性强、效率高、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几乎每天都有不少的教师、专家和学者来参观学习。许多老师听完随堂课之后都不解地问:“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如何进行实验探究教学?”下面就此作些解释与说明。

二、实验探究教学

所谓实验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发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自己在学习和社会生活情境中发现的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自主性的进行实验探究,经研究和讨论,得出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能让学生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新能力,建构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2]。其基本结构为“问题—实验事实—结论—应用”;其教学模式为:

这一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学生不再是一味听教师讲、看教师做,而是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在老师的指引下,由自己来确定时间的分配,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的事实加以分析并做出结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此激发其主动参与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化学教学大纲》就明确指出:“初三化学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实施“实验探究教学”乃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因为实验本身就能引发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实验兴趣是认知兴趣中重要的一种。只有当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时所形成的兴趣,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实践证明,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实施“实验探究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促使学生形成对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致使学生一味死记硬背而无暇顾及“创造思维”。“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却能给学生提供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和验证,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从中就会迸发出更多的智慧和灵感。如果坚持不断地加以训练,就十分有益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探究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潜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

但在具体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时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设计方案进行验证,随机性较大,要求教师有较高的随机应变能力和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弄不好就会变成“放羊式”的教学。

(2)缺少针对性、实效性,教学信息不能及时反馈,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生探究时间难以把握,往往使实验结论得不到运用,就草草收场,知识不能转化成能力,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4)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影响课外活动的开展。

三、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进行实验探究教学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经多年探索,各年级、各学科普遍地灵活运用的教学模式,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在实验探究教学中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能克服上述问题且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揭示实验探究目标”阶段

揭示探究目标,就是上课一开始,教师通过投影出示本节课的实验探究目标,让学生明确目标,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能主动地围绕目标进行探究性学习。

注意事项:

①目标要具体、准确,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堂标准要保持一致。

②语言简明扼要,要通俗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

2.“实验探究指导”阶段

揭示目标后,教师投影实验探究指导。实验探究指导一般包括以下几点: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时间、实验现象和结论。这样学生将来实验时才心中有数,自学过程中针对性增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注意事项:

①实验内容要明确,具体到第几页第几行,让学生一目了然。

②实验步骤的确定主要依据课本,课本上未作详细说明的可用投影以友情提醒的形式出示。

③实验时间设计要合理,照顾绝大多数学生。

④实验现象可用投影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示。

⑤实验结论可用投影以思考题的形式出示。

3.“先学”阶段

“先学”阶段包括学生看书自学和学生实验两个环节:

①学生自学:“自学”主要让学生按照“实验探究指导”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实验探究的内容和实验探究步骤,降低学生实验难度。

②学生实验: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数据,根据现象和数据进行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注意事项:

①自学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过长,会使学生养成拖拉、松散的坏习惯;过短,学生看书的时间得不到满足,实验步骤不明确,增加实验探究的难度。

②“先学”的方法。简单的实验,先看书,后实验;复杂的实验,可边看书边实验。

③要求学生独立看书、独立实验,不要讨论,如实填写实验的数据和现象,以便交流、讨论。

④教师要巡视,危险性的操作及时纠正,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为后教做准备。

4.“后教”阶段

通过学生交流实验现象、数据,更正、讨论、学生归纳总结,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环节中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是“补差”,同时,尖子生通过帮助差生纠正错误,教学相长,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这也是“培尖”的有效措施,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提高。

注意事项:

①实验现象、结论正确的要加以肯定;错误的不能扼杀,要带领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②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归纳、总结,最大限度地暴露在自学和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点拨。

5.“当堂训练”阶段

“当堂训练”是指当堂完成课堂作业,课堂作业可以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实验设计。当堂完成课堂作业,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每个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实验设计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堂训练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辅导,做到心中有数。

注意事项:

①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可分为必做题、选做题、提高题。

②作业的选择要有代表性,适度、适量。

这五个阶段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不能截然分开,对于难度系数较大、实验操作较繁的实验可多次进行先学后教,灵活运用。

以上是笔者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探究教学的初探,不到之处愿与同行们磋商。

参考文献

[1]蔡林森.蔡林森与洋思经验[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

[2]刘知新.化学实验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当堂训练先学后教
让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
关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几点建议
“先学后教”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积极运用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
语文“当堂训练”方法初探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