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调查与原因分析

2011-05-10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孟四清

天津教育 2011年6期
关键词:同伴检出率中学生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孟四清

问题行为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或困难时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如缺乏学习热情、考试焦虑、神经质、违纪等。它们是学生发展过程中适应不良的行为,通过言语或行为矫治可以获得解决。问题行为有别于“问题儿童”、“差生”等概念,后者只是少数人或个别人,而问题行为则普遍存在于中小学生中。问题行为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而且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会使学生走向犯罪道路,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宁与稳定。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中学生问题行为进行调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不容乐观。周详等人的调查表明,中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14.39%;周路平的研究表明,在PTPB各分量表上存在有较严重问题行为的学生比例均在13.7%以上;翟静等人的调查表明,初一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14.7%;高瞻等人对家长或监护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问题行为总检出率为14.3%;任传波等人调查发现12~16岁中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17.1%。

为了提高研究的时效性与针对性,本研究试图以中学生为被试,自编中学生问题行为问卷,对1797名中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调查,了解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特点,分析问题行为的原因,以便为相关的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研究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先通过开放性问卷了解中学生的问题行为,然后对中学教师的问题行为进行归纳,分别列出学生的问题行为,再召开专家与教师的研讨会,对中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认证,形成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理论构架,初步制定出中学生问题行为问卷,共89个项目(包括人口学因素)。再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删除不合格的题项,共保留68个项目(包括人口学因素),共13个因子。它们分别是学习方法、学习热情、学习习惯、考试焦虑、耐挫与依赖、人际不协调、抑郁、神经质、自我中心、攻击、违纪、早恋和沉迷。调查结果全部由SPSS11.5分析处理。

一、调查结果

1.中学生问题行为总体状况。

从各因子的均分看,各因子的得分分别是学习习惯为1.70,神经质为1.34,学习热情为1.11,学习方法为1.07,考试焦虑为0.93,人际不协调为0.90,抑郁为0.79,自我中心为 0.75,耐挫与依赖为0.72,沉迷为0.60,早恋为0.56,攻击为0.41,违纪为0.40。

中学生问题行为按严重程度排在前六位的依次是:学习习惯、神经质、学习热情、学习方法、考试焦虑、人际关系不协调。主要集中于学习与内向性问题。问题最多的是学习问题。其中学习习惯、学习热情、学习方法、考试焦虑分别排在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五位。

2.中学生问题行为的检出率。

调查研究表明,问题行为的总体检出率为36.5%,其中轻度的占33.2%,中度以上的占3.3%。问题行为各因子的检出率按严重程度排在前六位的依次为:学习习惯67.9%;神经质64.8%;学习热情53.4%;学习方法46.2%;考试焦虑43.2%;人际不协调40.1%。

中学生问题行为的检出率按高低依次为:学习习惯、神经质、学习热情、学习方法、考试焦虑、人际不协调。尤其是学习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从调查结果上看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中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问题行为,可见问题行为的严重性,必须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的问题行为问题存在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学习成绩差异及地区差异,各类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

二、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

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是外在环境与教育等外因与学生心理、生理等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1.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

“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养方式及父母的婚姻状况,是青少年产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首先,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体现父母与孩子进行交往的形式,因而对其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Patterson等人(1989)研究发现,不良的教养态度和行为与孩子的反社会行为有因果关系。父母不良的教养态度与行为是致使子女发生问题行为的决定性因素。麦考贝和马丁(1983)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权威、专制、宽容、忽视四种类型。专制型的父母往往通过命令式言语与孩子沟通,并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不允许孩子有任何独立自主的要求,因此他们的孩子容易出现退缩和恐惧,而且女孩到了青春期倾向于表现出被动、依赖,男孩则可能趋于反叛、攻击;而宽容型的父母对孩子极少或根本没有限制,给予孩子的是无条件的爱,使孩子易趋于反叛和攻击,也易趋于自我放纵。大量的研究结果也发现,父亲采用缺乏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分惩罚或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的中学生,和母亲采用缺乏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分干涉、保护和严厉惩罚等教养方式的中学生,在问题行为各因子的得分上往往比其他学生高,其中父亲对孩子拒绝否认和母亲对孩子过分干涉和保护是问题行为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其次,父母的婚姻状况也是中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不完整或不和睦家庭的家长往往无法全身心地照顾孩子,使孩子长期处于家庭的纷争中,体验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没有安全感,因而比较容易出现孤僻、自卑、抑郁等内向性的问题行为和打架、违纪等外向性的问题行为。如王丽敏等人的研究发现,单亲、离异家庭学生问题行为的检出率高达40.21%,其中男生为36.17%,女生为44%,显著地高于健全家庭孩子的检出率。

2.学校环境的不良影响。

学校是中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中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不可避免受到同伴、教师以及学业压力的影响。

同伴影响。我国学者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总体上,学生的课余时间,游乐、倾诉和乐趣分享的对象均将同伴放在首选的位置。因而,同伴可以说是中学生在校最直接的交往对象。Dobuis等人对自尊和社会支持所作的研究还发现,同伴的影响比父母的影响更易导致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具体来看,不良同伴关系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导致中学生的问题行为:一是同伴欺骗,同伴欺骗容易导致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障碍,从而引起中学生自我认知的偏差,使其过高或过低地看待自己,产生自卑、自负、退缩等情绪性问题行为。二是同伴排斥,在学校中受到排斥的学生更可能产生适应上的问题。有研究指出,受排斥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且问题行为倾向于攻击性的、过失性的、过度活动及社交退缩性的。三是同伴结盟,中学生处于由儿童向成人的过渡阶段,在此阶段尤其向往成人的行为方式。但有部分学生由于涉世不深,缺乏足够的判断力,误将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群体作为模仿的榜样,在中学生中拉帮结派,进而使加入此类群体的学生表现为攻击性、过失性强等问题行为。

教师影响。在学校里,教师自身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行为,是引发学生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如有的教师放弃管教的责任,对学生不管不问,放任学生;或是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做出过敏反应,处处设防,动辄对学生大加训斥,甚至滥用惩罚。这些态度和行为都会给学生造成大量的不良影响,有些学生因此产生逃课、厌学、撒谎等问题行为。

学业压力。学校过于强调竞赛、等级记分和成绩名次等,可能给面临中考、高考挑战的中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业压力,进而导致他们出现各种问题行为。如李梅的研究发现,学业成绩不良者的问题行为比其他学生更多、更严重。徐明琪等人对初一年级学生的问题行为调查也发现学生成绩越差,问题行为发生率越高,与学习成绩差密切相关的行为按发生比率的大小依次为逃学、经常迟到、说谎、发脾气、破坏东西。

3.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

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主要有两条主要的渠道:一是社会文化生活中各种消极的、不健康的有害因素对学生常起腐蚀作用。比如,学生接触到暴力影视,而误认为“闹是英雄”,从而形成问题行为。二是社会上具有各种恶习的人的影响,尤其是坏人的教唆,这些都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而出现问题行为。

4.学生主体因素的不良作用。

人格因素。中学生正处于“暴风骤雨”的青春期,作为问题行为发生的主体,正在形成中的人格特质和个性特征必然会对其行为产生巨大影响。Caspid等人(1995)认为,气质在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和物质滥用的发展中,可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具有神经质和精神质人格特质的中学生容易产生问题行为。气质的不同维度也对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具有预测作用,趋避性、情绪本质、规律性、坚持度能预测退缩行为;趋避性可预测焦虑行为;反应强度、活动水平、注意分散度、规律性、趋避性可预测攻击行为;活动水平、规律性可预测违纪行为。Eoisenberg等人(2005)的研究发现,外向性问题与内向性问题都与消极情绪相关。外向型有问题行为的中学生在努力控制上得低分,而在冲动性上得分高;而内向型有问题行为的中学生与正常学生相比,表现出更多的冲动性。此外,有问题行为的中学生在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世故性、忧虑性、试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等个性特质上的得分低于正常学生,而在乐群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紧张性等个性特征的得分则高于正常学生。

生物学因素。美国人施万茨曾指出,遗传在促进行为和人格的形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像孤独症、多动症、反社会人格、品行障碍等都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孤独症、多动症、品行障碍方面,男孩比女孩高4到8倍。青春期后的抑郁症和社会性恐怖症,女性比男性高2到3倍。这样显著的差别,也许说明性别的遗传因素,或遗传和性别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有问题行为的父母,其子女也常会有问题行为,这也许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由于中学生的问题行为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在采取辅导策略时,也应多管齐下,方能见效。

猜你喜欢

同伴检出率中学生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寻找失散的同伴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