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成为“低碳”课堂
2011-05-10江苏省宜兴市芳桥实验小学
■江苏省宜兴市芳桥实验小学 吴 芳
前不久,看到《中国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报告》中写道:“小学语文学科的合格率仅为62.8%,在所有学科中最低,有近30%学生的语文成绩处于基本合格水平,对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足。”这则报道引起了我的警醒: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么了?论周课时数,语文最多;论作业量,语文也不少;论语文教学研究活动,不会比其他学科逊色;论语文教师课堂上的“卖力”,也绝不亚于其他学科教师,还要外加大量的课外阅读等,那为什么偏偏“高耗”之下没有“高效”呢?我想,关键还在课堂,因为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还在“一如既往、一厢情愿”地“排放自己的能量”,殊不知教师能量的“高排”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与空间,破坏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自然生态,长此以往就必然导致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从这个现状与结果反思,我们必须让语文课堂成为“低碳”课堂。
一、少一些“滔滔不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的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然而语言可以是强有力的,也可以是软弱无力的。”如今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讲风犹盛”:整堂课讲,整篇课文讲,每个环节讲,代替学生讲……岂知,这样的“滔滔不绝”耗费了教师的精力,更浪费了学生的时间,结果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教师有情,学生却不动情啊!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少一些“滔滔不绝”,努力做到“三要”。一是导言要精准。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足见教师导课语言的重要性。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上《普罗米修斯》一课,一开始,王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学一个来自古希腊的神话故事,请大家一起读题目。”学生读完题目后,王老师接着说:“神话故事,当然是写神的故事。打开课本,快速地浏览一遍课文,看看这个神话故事写到了哪几个神?用波浪线把神的名字画下来。”多么精准的导入语,准确地传递给学生两个信息:一是这堂课要学的是一篇外国的神话故事,二是接下来的任务是快速读课文,找神的名字。这“第一锤”重重地打在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上,足以吸引学生一头扎入文本,投入自主探究。二是引言要简明。语文课堂是向未知不断挺进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师生不同步,甚至背道而驰,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适时适度的启发引导,而教师的导课语言要简洁明了,不乏幽默风趣,要直指学生疑惑、心理矛盾、问题处,使学生于“柳暗”处见“花明”。若教师说得越多,就越容易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听觉的疲惫,学生不知听哪一句好,其效果往往就越差。曾记得一位特级教师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一个学生读遭到除草剂喷洒后的杂草说的“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一句,声音非常洪亮,教师笑着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寥寥数语,便使这个学生很快会心地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又读了一遍。教师如此简明、诙谐的引导语言,不仅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更使课堂妙趣横生。三是结语要精当。一部分内容学习结束,或课的结束时,教师都要进行总结,而此时的语言要讲究精当,即精确、恰当,不能空洞干瘪,也不能长篇大论;不能含含糊糊,也不能声东击西;不能南辕北辙,也不能浅尝辄止,要言简意赅却耐人寻味。一位教师在《姥姥的剪纸》一课结束时说:“你们的姥姥、奶奶、爷爷不一定都有一手绝活,也许他们只能做你喜欢吃的菜,只能静静地陪你读书,也许还会不停地唠叨……但这些都值得你们去记忆和感恩,请带着感恩的心走出教室,去搜索,去体验,去积淀,去表达。”这样的结语,是对文本内容精当地总结与提升,情深且意浓。
二、少一些“别出心裁”
现如今我们的一些语文课堂,过分地追求“出彩”,讲求“标新”:导语费尽口舌却不如开门见山,游戏接二连三却使读书蜻蜓点水,课件花哨无比却让学生“视听两模糊”,训练形式创新却过程虚无,模仿名师却落得个东施效颦……这样的“高排放”,“劳民”又“伤财”。诚然,追求课堂教学的技巧,讲求教学方法上的创意,这些都无可非议,但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走极端,不能舍“语文学习”这个“本”,去逐“有亮点”这个“末”,不能为“出彩”而“出彩”,为“标新”而“标新”,要做到“三个实”。一是扎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要上有意义的语文课,读要读得透彻,不无病呻吟,不隔靴搔痒,让读真正成为学生习得语言、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说要说得到位,要让每个学生有说的机会,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写要写得厚实,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有扎实的交流反馈,有凝练的评价总结;悟要悟得深刻,重点字词句的体悟要深入,要让学生和文本、和作者进行有深度的对话,感作者“意”,悟作者“情”。二是平实。常听教师们说,公开课好是好,但不实用,只能“观”,不能“模”。缘何?因为学生发言太精彩,教学过程太顺畅,师生互动太完美。显然,这不是常态课,是表演课。有感于薛法根老师上的《爱之链》中的“检查字词”环节:课前,薛老师在黑板上工整地写好生字的拼音,师:“下面检查同学们有没有预习课文,请看着黑板上的拼音写词语,写好后马上举手。”(巡视)师:“有人写两个了,有人还没动笔。写不出可以偷看,别看别人的,要看课文,但以后记住预习要充分。”(有学生翻书)师:“现在写好的有两种情况,有看我的,我不好看;有复查的,这样好,要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多么平实的过程!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刻意雕琢,然而学生不仅写好了生字,还懂得了课前预习要充分,写好后要检查,不失为“知识与习惯双赢”。三是真实。任何一堂课都是有待完善的课,教师要不怕学生写错字,说错话,读错课文,答错题,不要自作聪明地掩盖“错”,要以平和、积极的心态对待这些“错”,因为这些“错”往往就是学生真实水平、真实能力、真实情感的体现;往往就是课堂有效生成的点,抓住“错”,并加以巧妙处理,就会呈现“别有洞天之景”;往往就是我们有待进一步思考、改进的契机。有错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有错的课堂才是学生学习的课堂,纠错的过程才是学生真正提高的过程。如果课前将不该准备的都准备了,甚至连教师要讲什么学生都了如指掌,学生该怎么回答都“有备无患”了,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除了虚伪的表演还剩什么?长此以往,还能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吗?
三、少一些“深挖广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学习的新要求,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广博性。然而我们有些语文课堂过于“深挖内容”,过于“广揽知识”:作者介绍非得从小时候开始讲起,背景故事非得讲两三个才过瘾,拓展延伸活动定要几个并举,课文中的句子非“挖文三尺”不可……凡有一丝一毫关联便“紧揽不放”,凡此种种与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的“课堂教学毕竟是一项有明确目标任务,又有严格时空限制的活动”相背离,这样的“深挖广积”就是“高排放”,其结果是削弱教学目标的达到,浪费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最终必然造成师生生命资源的浪费。由此,我认为要落实“三个抓牢”。一是抓牢目标。课堂教学中的深入剖析也好,课程资源的开发也罢,都要紧紧围绕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进行,要为有效达到教学目标服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旁逸斜出”太多是一种人为的“高耗”,“高耗”之下未必能有“高效”。教师要善于对占有的教学资源进行筛选,能有效达到目标之处“该深不浅”,“该广必广”,而对于那些无关紧要之处应该坚决予以“砍筛”,大可不必患得患失。二是抓牢重点。“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放弃一些与学生学习无关的东西,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必将每句话、每个句子都讲得那么透彻。”曾听一位教师上《船长》一课,前前后后出示的“重点句子”有8句,还要对每句话进行重点字词的品析、感悟,句子一串串,词语一个个,教师、学生忙得不可开交,而结果呢?该细细品读感悟之处却是“蜻蜓点水”,书没读好,词没品透,情没悟深,时间一到,草草收场,如此没抓牢重点的教学必然是“师也昏昏,生更昏昏”。 三是抓牢结合。于永正老师说过:“阅读教学中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抓牢训练与文本的紧密结合,让训练扎根课文,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比如有位教师上《夹竹桃》第二课时,在学生体会了文中夹竹桃可贵的韧性之后,教师出示了记录季羡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一段文字,然后让学生结合文字,用上文中的“无……不……,无不……”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的训练由文及人,由物及情,将夹竹桃的韵致和作者的情致都融入其中,学生的理解与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实不失为有效训练的典范。
如果说“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已然成了一种人们追求的低能量、低消耗下的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话,那么与自然这一大生态紧密联系的我们的语文课堂这个小生态,也应该返璞归真,让课堂回归到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这个本真上来,少一些教师的“滔滔不绝”,少一些所谓的“别出心裁”,少一些人为的“深挖广积”,将教师对课堂教学时空的占有进行“瘦身、消肿”,将教师对学生学习进程的干扰进行“削减、排除”,积极构建“学大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探索“以学代教”的新路子,如此,才能减少教师“教”的“高耗”,学生学的“高耗”,建设“低碳”的语文课堂,才能将学习、实践、探究的时空和权利还给学生,才能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出“高投入低效率”的尴尬境地,让语文教学的“轻负担高质量”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