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及对胃动素调节作用研究

2011-05-07王芳甘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1年4期
关键词:参苓嗳气胃脘

王芳 甘淳

(1江西中医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330006;2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330006)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是以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不适、餐后饱胀、腹部胀气、早饱以及厌食、恶心、呕吐、烧心、胸骨后痛、反胃等症状群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胃肠功能性疾病。本病在我国发病率为20%~30%[1]。发病机制较复杂,一般认为胃肠道动力障碍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西药治疗一般以促动力剂、制酸剂等为主,但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中医辨证论治具有明显优势,笔者采用参苓白术颗粒治疗FD,同时检测FD患者血浆胃动素(MTL)在治疗前、后的水平,观察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MTL水平的影响,探讨胃动素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可能作用及中药参苓白术颗粒治疗FD的可能机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4月~2011年3月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共72例,按2:1比例进行比较,随机分为参苓白术颗粒治疗组48例和吗丁啉对照组24例,由于失访及违背研究方案,两组共脱落及剔除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症状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FD RomeⅢ标准制定: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下1条或多条:(1)餐后饱胀不适;(2)早饱感;(3)上腹痛;(4)上腹烧灼感;并且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证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21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会议,2009年,深圳)脾胃虚弱证中医诊断标准制定。主症:(1)胃脘痞闷或胀痛;(2)食少纳呆;(3)食后腹胀,脘闷不舒。次要症状:(1)纳少泛恶;(2)嗳气呃逆;(3)疲乏无力;(4)舌质淡,舌体胖有齿痕,苔薄白;(5)脉细弱。证型确定:具备主症第1项和其它1项主症加次症2项,或主症第1项和次症3项及以上。

1.3 入选和排除标准 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在18~60岁者。排除标准:(1)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有明显充血水肿或糜烂等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或其他器质性疾病者;(2)糖尿病、肝硬化、甲状腺疾病患者;(3)腹部手术后患者;(4)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有其他影响胃肠道动力的疾病患者;(6)近2周内使用过胃肠动力药、制酸药等药物者;(7)患者不能配合,不能最终完成全部治疗及检查者。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参苓白术颗粒(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莲子肉、炙甘草,国药准字 Z20040146,3 g/袋),每次 1袋,餐前30 min温水50 mL冲服,3次/d;对照组:吗丁啉(国药准字H10910003,10 mg/片),每次1片,餐前30 min温水50 mL送服,3次/d。4周为1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综合疗效评价:在治疗第2周及第4周对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按照综合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疗效分析。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浆MTL水平。

1.6 疗效评判标准 参照2002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新药治疗痞满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1)临床痊愈:大致正常或恢复至病前水平,胃脘胀闷疼痛、食欲不振、嗳气、神疲懒言及其它症状全部消失,疗效指数≥95%;(2)显效:胃脘痞闷、胀痛明显改善,或接近正常,食欲不振、嗳气、神疲懒言及其它症状大部分消失,70%≤疗效指数<95%;(3)有效:胃脘痞闷、疼痛改善,食欲不振、嗳气、神疲懒言及其它症状均有好转,30%≤疗效指数<70%;(4)无效:胃脘痞闷、疼痛、食欲不振、嗳气、神疲懒言及其它症状均无改善,疗效指数<30%。测算公式用尼莫地平法。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配对t检验和Radi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综合疗效分析 例

2.2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S) 分

注:两组间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脘腹胀满、食少纳呆、疲倦乏力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 对照组主要症状 n n 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脘腹胀满 45 3.82±1.02 1.02±1.49 22 3.91±1.06 1.91±1.45 0.040胃脘疼痛 45 3.38±0.97 1.24±1.42 22 2.73±0.87 1.36±1.63 0.149食少纳呆 45 3.51±1.21 0.58±1.43 22 3.36±1.14 1.82±2.01 0.005恶心呕吐 45 1.33±0.78 0.66±0.70 22 1.45±0.91 0.73±0.77 0.452嗳气反酸 45 1.80±0.62 0.62±0.85 22 2.00±0.46 0.64±0.81 0.517疲倦乏力 45 1.27±0.38 0.29±0.14 22 1.36±0.42 0.86±0.83 0.031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变化比较 见表3。

表3 MTL治疗前后比较 (±S) ng/mL

表3 MTL治疗前后比较 (±S) ng/mL

注: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5 260.25±71.21 304.58±121.91对照组 22 270.15±70.08 296.48±121.91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中医学中属“痞满”、“胃痛”、“嘈杂”等病范畴,其病位主要在胃,涉及肝脾。功能性消化不良表现(上腹部不适、腹胀、早饱等胃肠运动障碍)的主要临床特点与中医学的“痞满”最为相似。李乾构等[2]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脾虚为本,气滞、血瘀、食滞、痰湿等实邪为标,而脾虚气滞为基本病机。陆维宏等[3]指出本病多因脾胃亏虚、运化失常、气机阻滞、脾不升清、胃失和降所致。本研究表明,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证)总有效率为88.89%,愈显率为73.33%,优于吗丁啉对照组,尤其在缓解脘腹胀满、食少纳呆、疲倦乏力症状方面作用明显。

MTL是调节消化道功能的重要激素,对消化道的分泌、吸收、运动以及代谢活动有调节作用。近年FD与MTL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学者开始探讨FD中医辨证分型与MTL之间的关系。目前多数研究表明,FD患者MTL低于正常人[4~5]。本研究显示,参苓白术颗粒能显著升高MTL水平,提示参苓白术颗粒调节MTL水平、协调胃肠运动、促进胃排空可能是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之一。

[1]沈志祥,陈喜兰,谭诗云,等.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66

[2]李乾构,周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辨证论治探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6,4(2):15,119

[3]陆维宏,朱曙东,陆维承.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18例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1999,26(7):289

[4]孙晓宁,刘均平.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胃肠激素水平研究[J].中国胃肠病学杂志,2001,6(S):A20

[5]苏娟萍.脾胃病证治对胃肠激素水平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研究,1997,13(2):20-21

猜你喜欢

参苓嗳气胃脘
李郑生论治嗳气经验
周素芳运用参苓固肠颗粒治疗泄泻经验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饱嗝不断,喝荸荠鸡金饮
参苓白术散治疗泄泻40例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脂肪肝36例
张志明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