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教材

2011-04-29潘红霞张军民

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12期
关键词:因数意图表格

潘红霞 张军民

教材是“课标”理念的载体,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托。读懂教材是有效教学的根本所在。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在呈现方式上与以往教材有很大的不同,基本上没有新知识前的复习、准备或过渡内容,都是通过情境、对话、表格、图片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没有呈现结论,只有学生自主活动的建议和过程中的问题提示,为教和学留下了极大的探究和交流空间,同时也给教师读懂教材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和难度。笔者现就平常教学调研中发现的有关误读教材的现象,和同仁们交流一些研读教材的思考。

案例一: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第一课时,教材以36×30=1080为例,要求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并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同一个数。

一位看上去挺有经验的中年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将书中的表格作了如下改动:

该教师在新授后的巩固练习设计为:根据14×5=70,不用计算直接填空:

140×5=( ) 14×500=( )

14÷2×5=( ) 14÷2×5×2=( )

( )×50=7000 ( )×5=7000

课后,我按该教师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了约10分钟的小测试,一共两道题,不要求学生抄题。一道是书中练习七的第二题,先算出下边各题的积,再填写表格。

80×4=80×40=

800×4= 800×40=

1600×40=

另一道就是老师出在黑板上的题,只改动了一个数:

根据18×5=90,不用计算直接填空:

180×5=() 18×500=()

18÷2×5=()18÷2×5×2=()

()×50=9000 ()×5=9000

测试结果:黑板上这道题学生完成得还算不错,然而对书中的这道完全属于例题的迁移题,学生却做得很糟糕。90%的同学连表格的意思都没有弄明白,几乎将“积”这一栏全填成了“3200、32000、320000、6400000”,结果及格率还不到60%。

后来问老师为什么将书中表格这样改动,老师说:我觉得这样的内容老师不教学生也会,所以就增加了些难度……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这一教学内容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教材出示的表格,乍一看确实简单,但它为学生探究积的变化规律提供了简明易懂的思路:表格首先通过36×30=1080,讲清“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和“积”的概念,第三、四行则让学生观察并计算当一个因数36不变,另一个因数30分别乘2、乘10时,积如何变化。第五、六行是让学生观察并猜想,当一个因数30不变,另一个因数36变化(分别乘8、100)时,积又如何变化,最后让学生计算验证积的变化。这样,在观察、猜想、计算、验证的过程中上,引导学生总结出积的变化规律。

另外,由于积的变化规律研究范围较窄,商不变的规律研究范围较宽,所以编者在本单元先安排教学积的变化规律,再安排教学商不变的规律,这样在积的变化规律的教学中,学生不仅理解规律的内容,还学习了探索规律的方法,并根据本节课的学习活动经验,为下节课研究商不变的规律打下基础。

然而,该教师没有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也不清楚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想当然地变动了教材中的表格,将表格复杂化,加深了教学的难度,致使学生无法从表中去发现、总结出积的变化规律。教学效果低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至于下节课研究商不变的规律其糟糕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案例二: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52÷2,学生已学会了42÷2,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书写格式、计算步骤已经掌握,难在十位上除过之后还剩下一个1怎样处理。教材设计的精彩之处在于素材的选择:52棵树苗捆成5捆零2棵,每捆10棵,把这些树苗平均分给两个班怎么分,每班分多少棵。学生看到这个图,调动已有经验:每班先分成捆的,再把一捆打开(10棵),加上剩下的2棵,每班分6棵,就是26棵。这个情境提供了数学思考的直观材料,使学生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当十位上除过之后有余数时,应将余数与个位上的数合并再除。

可是有的老师为了标新立异,把“52棵树苗”换成“52块红薯”,平均分给2个人。红薯一般都按重量来分,如果按块来分的话,你一个,我一个,这样分就是了,不存在剩下一个“十”不好分的问题,不需要把这个“十”换成10个“一”。因此,这个知识点就被破坏了,这堂课教学的重难点就没有体现出来,所以这样标新立异实际上是弄巧成拙,它违背了教材的编写意图。

诸如此类的教学现象,我们在调研中时有发现,这样的情形令人担忧。由此看来,认真研读教材,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何其重要。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该如何研读教材呢?

一、通读教材,整体把握

通读教材就是全面把握教材的标准和教材内容,对全套数学教材按“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四个领域进行通读。理清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整体把握各部分知识的教学要求,了解各学段教材编排意图,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进行衔接。比如“分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人教版教材分两段安排:第一阶段在三年级,本阶段认识分数,限定在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只引导学生学习分数意义内涵中的简单内容:①用单个的物体表示单位“1”;②在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认识“平均分”;③先认几分之一(分数的单位)④再认几分之几(几个分数单位)。⑤将分数的分母尽量控制在10以内,避免大的分母对分数含义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第二阶段在五年级,本阶段是学习分数意义的高级阶段。教材从学生对分数已有初步认识这个基础出发,紧紧扣住分数意义的内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完整的分数概念:①单位“1”既表示1个物体,也表示一些物体;②抽象出“分数单位”的意义;③借助抽象的、概括性的推理思维界定分数的一个方面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它揭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④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从而揭示分数的另一个方面的意义: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除数不为零)。由于两个数相除的商可以小于1、等于1、大于1,因此,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则更深刻、更概括地揭示了分数的一般含义。

教材这样编排,主要原因有三个:①小学生认识事物是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的,一开始把一个物体平均分,非常具体,学生容易接受;②分数是真正有用的,生活中真正用到的分数;③一般不用分数表示具体长度和质量,而是用它表示部分是整体的几分之几,和两个同类量的比较,谁相当谁的几分之几。因此,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就要在这两个方面多下工夫。教学的时候,要了解意图,把握这个要求。

二、细读教材,理清脉络

通读教材,把握了整套教材的逻辑关系后,就要细读教材,理清脉络,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只有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从而使教材变为学材,使教师教有新意,学生学有创意。而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可以从读懂主题图、对话、旁注、留白、例题、习题等方面切入。

1.读懂主题图

新教材变化最大的就是以主题图的形式来呈现知识背景。主题图是一种理念、一种方向,主要是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的,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但教材是静态的,它容易受篇幅、教学内容、目标的限制,不可能把多元的生活因素都体现在一幅主题图中,如果不能深刻地理解和正确把握,它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善于分析主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信息,如数学信息与非数学信息、显性信息和隐蔽信息等,并研究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联系,挖掘主题情境中蕴藏的丰富学习资源。

猜你喜欢

因数意图表格
借助因数巧妙拆分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因数是11的巧算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积”和“因数”的关系
统计表格的要求
找因数与倍数有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