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11-04-28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 姚景源
一季度中国经济平稳开局有利全年
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大家对中国经济走势有两个不同方向的担忧。一种是担忧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过快,甚至偏热。因为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大家劲头很足,都要大干快上。虽然“十二五”的规划是在“十二五”期间每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7%,但有些地区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翻一番,意味着要达到15%的增长。在这种态势下,一些同志担心经济增长速度过快,甚至偏热。如果经济增长速度真的过快偏热,物价就稳不住,通货膨胀的状况就会加剧。另外一种担忧就是担心中国经济下行。因为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新开工的项目数量和增速都是负增长。我国的消费和出口也都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大家就是担心中国经济下行,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下行,就业就会出现问题。
现在一季度过去了,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了9.7%,去年第四季度是9.8%,第三季度是9.6%。就是说,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经济运行总体处于一种平稳状态。既没有出现有些人所担心的经济过快、过热,又没有出现经济的较大幅度的下滑。如果这种平稳状态维持到年底,那么今年中国经济就能交出一份好的答卷。
▲姚景源同志在2011饲料行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做主题报告。
当前物价上涨水平不是历史最高,原因较复杂
今年3月份CPI指数上涨5.4%,达到了32个月来的最高点。物价上涨水平,如果与国际比较的话,并不是很高。比如“金砖四国”,我们基本上都处在同一发展阶段,现在印度CPI约9%,俄罗斯约7%,巴西5% ~6%,所以,中国的CPI涨幅是“金砖四国”中最低的,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却是“金砖四国”中最高的。
如果把现在的物价水平和历史上比,也不是最高的。在历史上,中国物价涨幅最大一年是1994年,达到24.1%,第二位涨幅是1988年,为18.8%。如果达到那样的程度,就会出现全国性的抢购,我国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的基础都太脆弱。1978~2008年这30年里,中国平均每年物价上涨是5.6%,现在和历史比也不是最高的。
现在,物价上涨有一个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就是物价指标中有70%和食品有关系,是农产品造成的。所以物价上涨有两个特点:一是冲击每一个人,就是说谁也躲不过去;二是冲击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因此,绝不能把物价上涨单单看成一个经济问题,一定要把它看成一个民生问题,甚至是社会和谐和稳定的问题。所以,一定要抑制物价总水平的过快、过高上涨,并作为宏观调控最中枢的任务。
物价上涨的因素比较复杂,有国际、国内因素和我国农业基础三方面原因。国际因素方面,金融危机时各国都在增加发行货币,造成现在的流动性过剩,尤其是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世界各国物价暴涨。过去我国一直都是贸易顺差,今年一季度进口数量增加了14.4%,进口金额却增加了82.5%。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石油、大豆、铁矿石等进口数量都居世界第一,这必然造成输入性通货膨胀。国内因素方面,2009年国内货币发行速度比较快,这是我国战胜这场金融危机必须付出的代价。所以,国家现在实行稳健货币政策,央行已经4次调整准备金,两次加息。农业基础方面,由于农业基础薄弱,虽然一半以上人口在从事农业,但农业的增加值却不到整个GDP增加值的10%,特别是农业流通体系太薄弱,连绿豆和大蒜都可以做投资品,这是世界上唯一出现的现象。结果导致农产品价格上去了,但是农民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好处。
年度通胀控制目标4%,有难度但能实现
今年我国物价上涨控制目标是4%,能不能做到呢?我想用6个字来说明:一是“有难度”。当前国际性的通货膨胀造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西亚、北非、利比亚等地缘政治因素使得石油等价格还在上涨,有些金属价格也在涨。所以,今年适度性通货膨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大于去年。二是“能实现”。今年要把物价上涨控制好,有两个物质条件,第一是粮食,我国粮食已连续7年丰收,连续4年突破1万亿斤,现在粮食库存充裕,国际标准粮食库存的安全警戒线是16%,但我国已经超过30%,不但粮食储备充足,主要农产品也都有比较充足的储备,一旦物价出了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抛售国家物质储备平抑价格。第二是工业消费品,我国工业消费品总体供给略大于需求,一些行业还出现产能过剩,这就使得价格上涨很困难,这种市场格局就决定了工业消费品今年不会出现暴涨。还有一个工作基础,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两会”上落实了责任,“省长米袋子,市长菜篮子”,就是说这粮价出了问题找省长,蔬菜出了问题找市长,物质基础和工作基础将在稳定物价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预计今年全年,第1、2两个季度是高点,预计到第3季度,特别是第4季度会好,全年价格水平应该保持在4%左右,或者略高一点,不会出现大的暴涨恶化问题。
要兼具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从“十二五”来看,它是承上启下的一个时期,世界金融危机刚刚结束,现在到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上有诸多新问题都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而我国20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十二五”这一时期至关重要,这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五年。胡总书记提出要树立两个意识:一个是机遇意识,一个是忧患意识。
所谓机遇意识,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十二五”是中国经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我国工业化不断推进,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不断扩张,市场化不断完善,国际化不断拓展,这就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发展阶段性特征,而这决定了中国经济将大有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对中国的工业化做了两大部署:一是改革和提升现有制造业,二是要加大力度去扶持新兴的战略性产业。这两大部署将使得未来五年中国工业化会有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决定了“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是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第二,“十二五”期间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中国去年的城市化率是47%,但跟国际上比还是差距很大。发达国家达到78%甚至90%以上,我国的城市化率低于全世界平均水平,所以加快城市化至关重要。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落后于工业化,中国宏观经济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始终是需求不足,主要原因就是城市化太低,“十二五”规划要求每年以一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加快城市化发展。到 “十二五”结束,我国将由几千年来农业人口占主体的结构转变成城市人口占主体,城市化将是中国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支撑力。第三,是市场化,中国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根本原因是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第四,是国际化,现在中国的商品已经走向全世界,中国的市场机会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总的来看“十二五”规划,工业化将为整个经济提供强劲的供给,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会为整个经济创造旺盛的需求,市场化将使整个经济充满活力,国际化又能给我们经济带来不断拓展的新空间。所以,“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有供给、有需求、有活力、有空间,这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抓住机遇,凝心聚力谋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也是“五中全会”的核心思想。
所谓忧患意识,就是从中国经济的深层次来看,如果我们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经济有三个“不”,就是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如果从这个层面来分析中国经济,就会看到不少问题,如从生产和供给这个层面,来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首先,第一产业基础薄弱。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基础薄弱,经济就可能出问题。中国经济这几年比较大的波动都是从农业开始的。其次,第二产业大而不强。我国的工业发展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工业大而不强,我国不少工业产品都没有自己的世界品牌,大多是贴牌替国外企业生产,而国内企业只能赚点微薄的辛苦费。最后,第三产业比重低。温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报告中讲到,“十一五”期间有三个指标没完成任务,其中一个就是第三产业,服务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是43%,而美国比重超过80%,全世界平均水平超过60%。
要让消费成为最重要的拉动力
显然,从生产角度看,中国三大产业有很大差距。从需求角度看,消费对于整个经济中的增长力和贡献率也远远不够,所以“十二五”期间要努力扩大消费,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首先,消费者要有消费能力。“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要和国民经济增长同步,劳动者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力提高同步,这两个同步非常重要。其次,消费者要积极消费。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取决于他们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如果对未来支出预期压力太大,将影响到消费积极性,比如房价疯涨,教育、医疗较贵,等等,消费者就会放弃积极消费,把钱存到银行作为未来保障。所以,一定要完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八个字:改善民生,完善保障。
“十二五”期间,还要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当前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要素投入,大量的物资资源的投入支撑着整个经济增长,导致现在很多领域出现高能耗、高功耗、高污染。所以“十二五”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转变发展方式,主攻方向是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我们实施和贯彻好“十二五”规划,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动力就是机遇意识,压力就是忧患意识。我们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的协调、平衡、可持续发展,才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