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老年人心肺复苏的特点及成功相关因素研究
2011-04-24秦海萍章之川
秦海萍,章之川
心脏呼吸骤停是急诊科经常遇到的危急问题,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对于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导致他们往往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给心肺复苏增加了更多的难度。众所周知,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人均寿命不断增加,接受心肺复苏的老年病例将会越来越多,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将成为每一个中国医师将要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旨在讨论急诊老年人心肺复苏的特点以及影响其有效率的相关因素,以便提高急诊老年人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及改善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9年3月—2010年12月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急诊 (包括急诊监护室以及急诊内科观察病房)抢救的共46例非创伤性呼吸心跳骤停的老年病例 (年龄≥60岁)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2例,女24例,平均年龄(75.46±5.89)岁。按心肺复苏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与不成功组,其中成功组18例,不成功组28例。入选标准:年龄≥60岁;在院外或急诊窗口发生呼吸心跳停止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后转入急诊监护室继续抢救,或在急诊监护室以及急诊内科观察病房住院期间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而进行心肺复苏。排除院外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明确>30min,排除患者家属不同意心肺复苏,或心肺复苏过程中家属不愿意气管插管、电击除颤、深静脉穿刺,或心肺复苏过程中家属放弃继续治疗的。
1.2 方法
1.2.1 复苏措施 参照《国际心肺复苏2005指南》[1-3]进行以下操作:胸外按压、电除颤、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静脉注射肾上腺素、阿托品、碳酸氢钠等,头部降温,使用激素、脱水剂,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
1.2.2 判断标准 复苏成功标准:出现规则自主心律 (包括窦性心律、结性心律)、自主呼吸、血压>90/60mmHg且维持时间≥30min者为自主循环恢复,为复苏成功。凡经正规心肺复苏持续时间50min以上,仍无自主循环的终止心肺复苏。
1.2.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原因,发病地点,并发症,有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有无早期发现围心搏骤停前表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肺复苏患者的性别及发病原因分析 老年人心脏呼吸骤停的原因主要有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窒息和晚期肿瘤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各种病因和性别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 (P>0.05,见表1)。
2.2 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 成功组中早期发现围心搏骤停前表现的比率明显增高 (P<0.01);而非成功组中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较成功组高 (P<0.05),平均年龄、发病地点与并发症的影响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见表2)。
表1 患者性别、发病原因及复苏结果分析〔n(%)〕Table1 Comparison of general situa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Table2 Comparison of general situa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3 讨论
呼吸心跳骤停是常见的临床最紧急的危险情况。如何利用医院的技术设备条件,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是急诊医师不断思考的问题之一[4]。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心肺复苏成为急诊医学中的难点。据报道44%的成人院内心脏骤停患者能够恢复自主循环,而我院急诊老年人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为39.1%(18/46),考虑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的衰退容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使心肺复苏的成功率较成年人减低。
老年人心脏呼吸骤停的原因主要有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而窒息和晚期肿瘤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考虑由于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脑血管意外等相关疾病在老年人中患病率偏高,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恶性肿瘤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也呈增高趋势,此外老年人由于吞咽功能的减退,进食时容易发生误吸,同时慢性呼吸道疾病容易导致痰栓引起窒息。而由于社会活动能力减弱,药物因素、中毒、溺水等其他病因在老年人中较少见。
围心搏骤停期的概念由世界复苏联合会和美国心脏协会提出[5],指在心脏停止前的一段时间内,84%的患者有可以识别的病情变化,并且在意识丧失至心脏呼吸骤停之间短暂的时间段中,患者往往还存有呼吸和心搏,重要脏器的血氧供给暂时还能维持。2000年的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病急救指南就已经将复苏范畴扩展到心脏骤停前,2005年的指南进一步强调急救还应包括那些即将发展为心跳骤停和复苏后综合征的患者[6]。从本次的研究资料亦可以看出早期发现围心搏骤停前表现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相对较高,所以加强对老年人病情监控,对即将发生的情况进行预见,早期识别同气、氧合、灌注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等威胁生命的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方法干预,是发现和处理即将出现的心脏骤停的关键[7]。
患者合并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DIC、脑水肿脑疝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明显降低。老年患者基础疾病众多,心跳呼吸停止导致机体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全身各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进一步增加心肺复苏的难度。此外,本研究还提示,在非成功组院外发生心搏呼吸骤停的比率明显增多,虽然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也应该引起注意。可能与院外发生心搏呼吸骤停后急救人员到场存在时间间隔,从而延长复苏开始的时间有关。CPR是急救医学最困难、最具代表水平的综合技术之一,也最能体现“时间就是生命”[8]。尤其是对老年人,一旦发现病情变化应快速诊断,尽早复苏,减少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提高心肺复苏的存活率。
1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2005).AHA Guidelines for CPR﹠ ECG [J].Circulation,2005,112(24Suppl):13.
2 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ILCOR(2005).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CPR﹠ECC science with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J].Circulation,2005,112(22 Suppl):29.
3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2005).Highlights of the 200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Currents in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16(4):1-28.
4 陆英杰,邱颖文,陈国贞,等.心跳骤停心肺复苏的现代新进展[J].河北医学,2006,12(9):947-949.
5 李树生,陆再英.2000年国际ECC和CRP指南介绍 [J].内科急危重杂志,2001,7(1):59-60.
6 沈洪.扫描2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会议 (2) -基本生命支持:简单却最为重要的核心内容[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257-258.
7 张卫玲,张宏伟,即建苏.关于心脏骤停时心肺复苏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生,2004,24(3):219.
8 季一娟.院前心肺复苏796例回顾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9):85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