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民间艺术符号多层结构与生存空间*
2011-04-23林庶
林 庶
浙江省民间艺术符号多层结构与生存空间*
林 庶
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通过谐音表义、托物寓意、程式化等构成方式探讨浙江省民间艺术符号的层次结构,从主流艺术、电子媒体、视觉文化全球化和浙江省民间艺术符号身份的多样性方面着手,探讨浙江省民间艺术符号在当今以电子媒体为主导的媒介社会中的生存空间问题,指出浙江省民间艺术符号身份的多样性,为其自身的生存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契机。
民间艺术符号谐音寓意电子媒体 生存空间
民间艺术符号是一种与民间信仰体系紧密相联的综合混合型艺术。在浙江,民间艺术符号的流传非常广泛,且内容甚至绘制细节技巧都非常相近,其不同主要体现于对哪一方面内容的强调上。民间艺术符号看似一直在民间自由地任意生长,但究其内涵,深受千余年儒道佛思想影响。对于我们的民族传统来说,如民间艺术符号中表现出来的天人合一精神,流于纸上文字的经典文化有其表述方式,而民间文化也有其一套表述方式。这种民间文化方式它可能表现为一种生活方式,由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民间的技艺、民居的结构、民间的吉祥图案等等一起构成。这种民间的表述方式看起来庞杂凌乱不成系统,在历朝历代都未加以重视,但是早已融入本民族民众的深层意识之中。这种民间的传统力量恰恰是一种立体的构成,与纸质平面的《道德经》、《论语》等经典传统殊途同归,共同构成了整个民族的大传统。同样,民间艺术符号范围内部也有自身的传统,民间艺术符号有着多年的传承性。
1 浙江省民间艺术符号的层次结构分析
民间艺术符号不是单纯的一幅图画,它在表层是有形的图形图像,依附于各种载体之上;其符号下层同传说故事保持着一种非常特殊的指向关系,时常与其搭配,共同丰富浙江民间艺术符号的内涵,并利于它的传播和传承;在最深层则是一种生活方式。民间艺术符号涵盖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从哪一个层面都可以将其切割开来,但无论哪一次切割都会有藕断丝连之处。
谐音表义是浙江民间艺术符号表层结构的重要构成方式。谐音表义就是由一个词语联想到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另外一个词语的语义,而且以后者的语义为主要表达义。浙江民间艺术符号生动活泼,传递信息简便快捷,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而这一切都与其谐音表义手法的巧妙运用不无关联。谐音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可能与先民下意识或潜意识中,相信语言与它所表示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效应关系,通过语言甚至可能导致某种现象的发生或促成某种主观愿望的实现。现今浙江民间艺术符号的这种谐音现象依然存在,只是摆脱了宿命的观念而退居为一种心理暗示。浙江东阳木雕《榴生百子》(见下图)就是谐音表义手法的巧妙运用“言此意彼”的隐喻。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重直觉体悟,总有一种穿透语言、寻找语言背后之意蕴的特点。在浙江民间艺术符号中,托物寓意的手法正属此种构成方式。各种生物由于生态、环境、条件、遗传等因素,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使用价值等等,人们就借物喻志,将吉祥意义托于此物,遂成吉图。如虎,生性凶猛,故寓意雄健威武,民众常借此威力以辟邪镇宅。松竹梅在百花凋零,天寒地冻之时,依然长青甚至绽放,称为“岁寒三友”。有的植物如灵芝等,由药用或营养价值逐渐衍生为长寿、健康的寓意。
浙江民间艺术符号作为汉文化的组成部分,崇尚含蓄而不直露,表意明确而手段多样。谐音和托物寓意的表达效果正是化直露为含蓄,避粗俗而成典雅的一种方式。吉祥的意味通常功利性较强,而通过谐音寓意的手段将其表现于图像之中,则图尽美,意尽善。
按照民间艺术符号所依附的载体,可分为建筑装饰符号、陶瓷符号、服饰符号、泥塑符号等等;按照工艺的形式,民间艺术符号又可表现为纸上绘制的符号、金属雕刻的符号、印染织绣的符号等等;按照民间艺术符号的具体表现内容,可分为动物纹符号、植物纹符号、人物纹符号、器物纹符号、几何纹符号等等。民间艺术符号的分类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无论是民间艺术符号的内容还是载体都过于多样化。
浙江民间艺术符号诸多的物象或是因属性或是因谐音的类似而被赋予了相对固定的内涵,从而代替人的本身及其行为,来体现相应深层的文化内涵。
在河姆渡文化时期,自然万物既是初民生存的依托,又是大敌,对于山川草木的顶礼膜拜和诚惶诚恐,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然灾难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他们相信生命之间的可转换性,相信灵魂的不灭,以此来慰藉对死亡的恐惧。这种生命一体化、重化生的观念,从史前直到现代,在艺术中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夸父之杖化为邓林,禹化熊,孟姜女化鱼,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正是这种生命可转换、延续、升华的神话思维模式诞生了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绚烂多彩的浙江民间艺术符号。
我们的祖先将自己的生命与万物冥合,而这类物象的文化象征,在长期同义反复的关照和熏陶中,得以实现图式化与比喻的结合或统一,代表意义的物象与被代表的观念融合为一体。随着时代的推进,浙江民间艺术符号不但没有抛弃这一表现方式,反而更加自觉地利用这一思维形式进行持续丰富的创作,结合音韵及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来更新艺术符号的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断将万物有灵观念移入图像,将自身求生、趋利、避害的观念通过自然物象表达出来,并代代传承,从而使这些自然界的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山石水火成为民众精神寄托的替代物,这些物象也就成为浙江民间艺术符号的重要题材和形式并世代延续下来。如种子的繁殖功能引起民众的崇敬和好感,因而多籽、生命力强的动植物就被民众加以比附,从而成为象征生命力旺盛的文化符号;如葫芦、莲子、石榴、鱼、蛙等等常被作为多子多孙、生命力旺盛的吉祥物广泛应用于民间的艺术创造,并演化出如榴开百子、瓜瓞绵绵、早立子、鸳鸯贵子、莲鲤生子等文化主题。而对于人的生老病死态度也以同样的方式被加以比附,并以寓意象征手法来表达人生的吉祥愿望和思想情感,如万寿长春、龟鹤齐龄之类都是人们的重生利命原则导引下的造型内容。
浙江民间艺术符号在长期的流传演变过程中,这些由民间文化观念与现实事物的关联,不同程度地丧失或模糊了其原始实践意义,从而演变成相对稳定的观念性符号。这种观念性的符号通过民众集体意识的渗透作用深入到民众的个体意识当中,成为民众共同使用的语汇。下图为浙江杭州胡雪岩故居后院的《太湖石》,其中的语汇在民间约定俗成、家喻户晓,具有高度的集体性、传承性,并深深地影响了民间的审美活动,成为浙江民间艺术创作中时常使用的观念性造型符号。这也正是艺术符号中题材、内容、纹样、色彩等程式化、规范化、趋同的原因。民间艺术时常选用的题材,如梅花、太极图、万字符、方胜、狮虎、摇钱树、福、禄、寿、禧、等等,都是集体意识历史地建构起来的观念性造型符号。创作者在选择这些符号以前,它已经关联某种历史的观念意义,从而使人们在选用这些造型符号时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并遵循其传统的象征或涵义,因而在作品成型后体现出了强烈的程式化特征。
2 浙江民间艺术符号的生存空间
民间是浙江民间艺术符号的生存空间,从更广阔的意义来说,浙江民间艺术符号所体现的民间的通融的精神为浙江民间艺术符号和主流艺术、文人士大夫艺术提供了可以包容与贯通的基础,为弥补精英和大众文化各自的缺陷提供了可能性。同时,艺术符号也是民众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精神方面,艺术符号是一种俗信,其中体现的信仰意识是鼓励人们积极面对人生、追寻幸福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对保护生存环境、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和谐是有积极作用的。在审美方面,艺术符号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真正的本土化表达,它给庸碌的日常生活以审美的提醒,给全球化背景下审美单一化的人们带去来自族群的召唤。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以电子网络为主的电子媒体以图像、影像,取代文字已成为媒介传播的强势符号,出版物中图文并茂的书籍越来越受欢迎。所谓的“读图时代”已经来临,图像思维发达又成了当今社会的一大特点。视觉文化的浪潮对于浙江民间艺术符号来讲,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图形、图像符号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现代图像技术带来一种技术化的集体性知觉,专注和满足于把生活世界订制为某种可见的既有之物。视觉文化的浪潮是伴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而来的。全球化对一切传统价值进行重估,而传统关乎过去现在和未来,它以过去为导向和参照系,对现在和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它化作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表象继续留存在民众的记忆之中,等待未来的召唤。它含有道德和情感的内在约束力,具有生命特征,可以发展成熟,也可以衰落死亡。
传统文化全球化的实现同经济的全球化完全相反,并不依赖统一的市场运转制,因此并不具有同一性的特征。它需要的是多元文化的共同参与,是将不同地域的传统当作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资源来看待,可以说文化全球化正是以其所包容着的多元文化传统的差异性为其特征的。
右图为电子产品界面的图形图像设计,传统的民间艺术符号能否在其设计上有一席之地,这取决于民间艺术符号形式上能否进行“凤凰涅磐”改造,而成为现代创意符号。
在这个视觉文化的时代,人们需要“看”,现代视觉传媒工具给了全球同步的“看”的机会。浙江民间艺术符号带有浓厚的族群色彩、独特的对生命生活的感悟。这种观念在代代传承中深深植根于每一个民众的心理,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它所代表的传统符号与现代元素的结合,成为现代艺术中的一种创意方式,甚至成为代表地域、族群形象的符号。现代视觉设计中,运用传统符号为创意元素,可以形成富有个性和文化内涵的视觉形象,是单纯的抽象语言、几何图形所无法比拟的。
当然,浙江民间艺术符号在今天之所以能够存活,也是失去了很多传统意义的。千篇一律的剪纸、福字、对联进了超市,传统工艺纹饰的民族服饰上了T型台、上了电视……浙江民间艺术符号既可在传统的日常生活中留存,又可进入现代的大众文化视域,甚至作为消费文化的大批量工业复制产品售卖。民间艺术符号的身份渐渐介于民间传统和都市大众之间,介于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文明之间,介于手工生产和大批量制作之间,其身份的多样性为其自身的生存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契机。
浙江省教育厅基金资助课题(Y20070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