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模糊性语言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1-04-19林秉隆

海峡科学 2011年12期
关键词:模糊性外语教学语感

林秉隆



试析模糊性语言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林秉隆

福清市良镇中学

客观世界以及主观世界的模糊性决定了思维和语言的模糊性。因此,模糊的特征是英语语言的一种重要的自然特征。该文从模糊性语言的成因和分类入手,分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模糊性语言的必要性,从而使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礼貌、得体,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模糊性语言 成因 分类 必要性

模糊(fuzzy)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1987 年, 伍铁平教授在《模糊理论的诞生及其意义》一文中就指出:“在教育上, 模糊理论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人的知识水平是一个模糊概念, 是不可能用精确数字测定的······60 分的学生和59 分的学生, 他们的知识水平之间的差别难道会大到一个可以升级、上大学、一个却只能留级, 当工人这样大的地步吗?这种用精确数字测定模糊现象的作法不仅容易产生成绩测定上的主观性, 而且可能使学生对分数斤斤计较于一分之得失, 不重视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应用。用模糊词语评定学生的成绩, 反倒可能比较恰当, 比较精确。”[1]由此可见, 提倡用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外语教学, 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模糊现象是十分必要的。

1 语言模糊性现象产生的原因

美国查德教授认为,在自然语言中,句子中的词大部分是模糊集的名称,而不是非模糊集的名称。德国的哲学家、逻辑学家莱布尼茨(G.W.Leibniz)也认为:“由于日常语词代表的概念往往是混淆不清的,又由于人们在论证推理过程中产生一些不明显的错误。因此使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思想或观念时往往纠缠不清。”[2]由此可见,语言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或不足以及由于语言学习者的原因,是存在模糊性现象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1 语言本身原因

(1)语意表达除了语词外,还可以通过语音、语调、语境等多种形式来表达意义。例如在利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必须经常考虑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和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否则对方就会对你的意思产生模棱两可的印象。如“He is a studying machine.”一句,是在夸奖他学习刻苦用功呢?还是在嘲笑他是个书呆子,只知道读书,而不注意提高综合素质呢?这种不确定性还表现在语言的产出过程中。(2)语言表达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要想达到语言与思想的完全匹配是比较困难的。思想和语言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或一个沟壑,有限的语言往往不能准确表达复杂的思想。因此二者之间往往存在空缺现象。如莎士比亚的那句名言“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一百个读者可能有一百种不同的理解,而谁能真正理解其含义,恐怕只有问莎翁本人了。(3)语词不完备现象是随处可见的。英语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汇,如myth(希腊语)、genius(拉丁语)、plaza(意大利语)、typhoon(汉语) 、judo(日语)等。这些词语的引入大大丰富了英语的表达能力。此外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现象十分明显。汽车与美国人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美国英语中就有26个词来指汽车,这在汉语中是没有的。雪在英语中只有“snow”一词,而在爱斯基摩人的语言中,有20多个词分别指不同类型的雪,仅用“snow”来表示就显得乏力。又如英语中的“cousin”一词就概括了汉语中多种亲属关系,让中国人很难理解作者到底是指哪种关系。

1.2 由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造成

具体表现在:(1)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外语学习者常常消极地处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难点,主动放弃某些规则或词汇的使用,以求语言的正确性。学习者往往对某些语言现象特别偏爱(过度着迷),对另一些则进行排斥(表现不足)[3]。例如学习者往往回避使用刚认识的词汇、拼写较难的词汇、词义较难把握的词汇和找不到对应的汉语意思的词汇。而与汉语一一对应的词汇(如名词)学生总是学得最快,也最容易、最喜欢使用。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学习者总是尽量使用与母语相似的规则,而对于不同之处由于把握不准总是回避使用。如在说“His wallet was stolen.”和“He had his wallet stolen.”时使用前句的频率远大于后句。因为前句的结构基本上跟汉语对应,学生使用起来很熟悉,而对后句的结构,由于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则舍弃使用。(2)语感因素。语感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在解释不清楚某一语言现象时往往会使用语感这个概念来加以“解释”。事实上,语感究竟是什么,很难定义。人们常常用模糊概念来对待它。似乎其一旦具体化,就不准确了,而模糊反而能够完整准确。英语教师在使用语感给学生解释语言现象时,学生往往持怀疑态度,甚至认为教师是在“蒙”他们。殊不知语言当中的这种“蒙”的能力,正是语言潜能的表现。只有经过长期的语言实践,才会形成这种语言能力。而语感的这种模糊性,能较好地解释许多不能通过常规的语言规则来解释的语言障碍。语感的这种作用虽然是隐隐约约、说不清道不明的,但其发挥的作用却是十分清晰、十分肯定的。

2 模糊限制语的分类

我们可以把模糊限制语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语法的角度分,我们可以把模糊限制语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某些形容词和副词,例如:“ma y b e ”、“o ft e n ”、“u s u a lly”、“always ”、“qu ite ”、“ve ry”、“almost”等,它们本身就有不明确的意义,表达模糊意思。

第二类是同一语义领域的词汇产生模糊性。在同一领域的两个具体词汇存在于能产生模糊性的相关联的一个领域里。例如,young 和adult没有明显的分隔线,可以从身体上也可以从智力上分辨。要想辨别一个人是young还是adult,是 man还是boy,有时相当难。识别woman和girl也是如此。因为人们对年龄没有把握,不同的人对年龄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同一个语义领域里的两个词汇间有一个中间领域,也就是模糊的领域。

第三类是为了交际的需要,说话者故意使用一些模糊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1972年周总理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作了如下的对话:“Owing to the reasons known to al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two peoples was stopped for over 20 years. Now through our joint efforts, the door for establishing friendly relations has been opened at last.” 尼克松当然知道是什么原因,周总理成功地使用“the reasons known to all”故意不把原因说得这么明白,就这样总理不仅坚持了我们国家的态度,保留了尊重和见解,而且竭力在外交方面做到有礼貌。反之,如果他使用准确的字眼,反而可能会破坏两国的关系,影响交际的效果。

第四类是表示主观见解的短语或分句。如何自然根据是否改变陈述命题或者原话语的内容,把模糊限制语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approximators )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shie lds)两类[3]。变动型模糊限制语能就原话语内容的真实程度和理解范围加以修饰和限制,所以有些话语加了变动型模糊限制语之后可以构成真实程度不尽相同的新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这类模糊限制语可以帮助说话者缓和语气,从而得体地表达一些不十分准确的信息,使听话者改变对话语内容的认识。例如:

1 ) A whale is a fish .(错)鲸是鱼。

2 ) A whale is sort of fis h.(对或者接近对)

鲸有几分是鱼。

例1 )的意思是“鲸是鱼”,这个命题显然是错误的。众所周知,鲸不是鱼,而例2)中加入了模糊限制语“sort of”(有点,几分),从而使原命题发生了一些变化,增加了与例1)中所构成的真实程度不尽相同的新内容。“鲸有几分是鱼”就是运用一些不十分准确的语言对原话语内容的真实程度加以了修正和限制。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不改变话语命题的真实条件,不要求听话者重新认识原话语内容。它能帮助说话者或者对话题作出直接的主观测度,或者引证第三者的意见或客观依据对话题进行间接评估,委婉地表达自己对话题所持的猜疑或保留态度,同时语气显得缓和。比如:

3)It will be fine tomorrow.

4)According to the weather forecast, it will be fine tomorrow.

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例3 )没有使用模糊限制语,说话者作了一个肯定的“断言” ,对信息的准确性负有相当的责任。例4)中使用了模糊限制语“According to”,形成了与例3)不完全相同的新内容,表明说话者对信息(明天是否下雨)没有把握,于是运用了模糊限制语“According to”,使说话者语气更委婉,更含蓄,同时减小了说话者对话语真实程度的责任。它不改变明天要下雨的事实,但是这是据天气预报说的,不是说话者自己妄下结论。这是比较委婉的一种表达,为自己留下了说话的余地,保全了自己的面子,维护了自己的形象。这样,模糊限制语便起到了保护作用,即:如果明天下雨,说话者也无需承担过多的责任。因此,在对信息的准确性缺乏足够证据,希望削弱话语责任,避免把话说得太死,使语言表达有回旋余地,传递信息不够准确时,这些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就非常必要了。

3 如何正确认识模糊性语言的存在

正因为自然语言本身存在模糊现象,所以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把握这种模糊性的存在。

3.1 语言信息具有多义隐喻性

不管是认识、概括、理解、利用语言,都有可能导致语言的模糊性。读者对语言信息的理解不可能与原文作者“逼近一致”,对同一语言信息的理解也不能保持一致。因此教师不能把自己对语言信息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只能给学生以引导,供学生参考。

3.2 教学状态信息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有效教学不只是消除学习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还要有目的地去引导学生认识上的不确定性。要让学生明确对一些语言信息的认识应明确无误,而对另一些语言信息,由于其本身模糊性的存在,要彻底明确往往是不现实的。确定性和模糊性二个方面往往相互作用,模糊中有确定,确定中存在模糊。

3.3 学生的认知过程存在模糊性

学生对任何一门学科的认识过程都是经过“模糊—精确—模糊”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学习英语自然也不例外[4]。如学生知道“a thousand eyes”的精确意思,但在英语诗句“The night has a thousand eyes. The mind has a thousand eyes.”中,“a thousand eyes”的语义由精确向模糊转化。

3.4 语言使用中经常体现模糊性

如运用模糊手段表现意境;用矛盾词语反常搭配形成模糊(如loving hate, heavy lightness);缺省句字成分引起模糊。在意识流小说中,通过言语模糊段落,达到“寓无于有,寄有于无,有无相彰,无中生有,若隐若现,迷离恍惚”的效果。

4 外语教学中的运用模糊性语言的必要性

正视英语教学中模糊性的存在,有利于英语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运用模糊限制语,弥补自己的词汇缺失,使自己摆脱尴尬的境地,而教师语言的客观、模糊,还能够使教师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使自己的话语更具说服力,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

4.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就是要求学生对答案不唯一,对规则不唯是,对事实不唯信。要允许模棱两可、自相矛盾、似是而非。以此来刺激想象力,让思想出现新维度,这对创造性思维极其有益。而一味寻求精确,循规蹈矩,相信一切,害怕犯错误,则会局限思维的发挥。

4.2 有利于培养对英语的直接感受能力

形象思维的塑造,既富于鲜明性,更富于模糊性。要领悟它,就要依靠语言的直接感受能力。此外,语言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日用而不知”,不能系统表述的知识(缄默知识),对于这些知识往往没有非常清晰的了解,当试图陈述它们时又是那样模糊不清。而通过直接感受对这种知识的掌握大有帮助。

4.3 有利于改变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导向

学生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往往是由教师造成的。我们认为,从事语言教学的教师要多涉猎一些语言现象,多介绍文化方面的知识,多让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训练。从大处着眼,直接感受语言,形成语感;直接接纳语言,做到“约定俗成”;直接理解语言,形成英语思维。

4.4 有利于还英语教学的本来面目

热衷于把句字分析得支离破碎和追求标准化考试在很大程度上背弃了英语教学的目的。其结果是记住了一些英语单词和语法规则,但耳不能听,嘴不能言。学习十多年,仍然是“聋子”英语,“哑吧”英语。我们应从文学的角度来学习英语,要善于领会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含蓄美和模糊美;要深刻领会作者的写作技巧、作品的表达意境和深层含义,从而达到语言文化素养的提高。

4.5 有利于课堂活动的有效进行

当教师对某一些事情把握不准或难以估计时,也会用到模糊限制语。比如说在让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讨论后,需要进行总结。但这时,教师无法确定学生们是否已讨论结束,只能通过已经花费的时间和课堂上讨论的声音变小的情况加以猜测。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需要打断学生们的讨论而进行总结,这时教师会用到“I think you have disscused the disscusion...”用“I think”这个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来表明自己的猜测,这样就使本来准确的信息变得模糊起来。也许学生们已完成了讨论是一个确定的事情,但教师无法做出确切的判断,虽然是通过花费时间的长短和学生们声音的大小来进行推测,也可能是由于学生们讨论不下去、不会讨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等等其它原因造成的这种现象。因此,这时就需要用模糊限制语来作出比较客观的判断,从而使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下去。

4.6 有利于对学生的课堂活动作出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对学生的创造性活动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比如在学生们话题辩论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给出一些点评。因为大家的表现各有所长,难分高下,教师就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做出这样的评价:“In my opinion, all of you are excellent. Some are full of passion,some are very humorous,some have a kind ofsurprising creativity...”。通过用“in my opinion”、“some ”这样的模糊限制语,让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感受到了老师衷心的赞扬和鼓励,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 是语言的诸多特性之一, 它反映着人们思维的模糊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概念的模糊性[5]。然而外语教学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过程, 所以将模糊语言学理论运用于外语教学, 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运用模糊语言能力的培养, 是十分必要的。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从而使教学活动更丰富多彩,教学过程更具表现力,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1] 伍铁平. 模糊理论的诞生及其意义(上)[J]. 百科知识, 1987(1):14.

[2] 郑述谱. 科学与语言并行发展的历史轨迹[EB/OL]. http://dreaminggoal.bokee.com/4634049.html

[3] 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M] .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 韦森. 文字语言与社会结构—— 从语言特征看西方近现代法理社会的生成与传统中国礼俗社会的维系[EB/OL]. http://www.scuphilosophy.org/ research_display.asp?cat_id=95&art_id=5569.

猜你喜欢

模糊性外语教学语感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刑法修正案(十)》中“公共场合”的教义学理解——兼论刑事立法语言的统一性和模糊性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网络语言的模糊性特征初探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