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大梦想——浅析电影《鸡排英雄》中的闽南文化元素
2011-04-19郭玮璇
郭玮璇
小人物的大梦想——浅析电影《鸡排英雄》中的闽南文化元素
郭玮璇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以台湾本土贺岁电影《鸡排英雄》为解读文本,以传统闽南文化为观照视角,论述影片所呈现的出风土人情、台湾美食、歌仔戏等极具闽南特色的视听元素,并通过对影片中大量使用闽南方言和闽南语歌曲的分析,阐明该影片所具有的传统闽南文化特色和审美魅力。
台湾本土电影 《鸡排英雄》 闽南文化
当今中国影坛,从小视角出发温情书写现实的影片在跨入新世纪后日渐稀少,大场面、大英雄情怀和冷暴力大量充斥银幕。当观众一次次被绚烂的视听效果迫使成为视听生产工业中最后的接受环节时,近年来,台湾本土出品的电影以清新和温婉的叙事实现了对宏达和艳丽的突围,从《海角七号》到《艋舺》再到2011年贺岁档的《鸡排英雄》,都共同建构了一个以闽南文化[1]为基础,以小人物的生活穿越人生酸甜苦辣的电影新的叙事美学。《鸡排英雄》是一部小人物励志片,影片以夜市中最常见的食物“鸡排”和人人都向往成为的“英雄”作为片名,看似滑稽直接,却包含很深的含义,电影中所渗透的闽南文化因子,值得关注和探究。
1 电影与闽南人文精神
电影立足于台湾的一个普通小夜市,却观照了一个现实的社会。片中所展现的人物个性、人性特点以小见大,与传统的闽南精神形成某种契合。闽南文化特殊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心理在电影中有着生动展现。
1.1 八八八人的肝胆尚义——人情味十足的邦族情结
影片把人物主要活动的场域设在夜市,夜市本身是底层社会的缩影。导演以夜市为背景,极力将闽南文化展现为一个极富人情味、慷慨乐施的族群文化。当人们以为“小虾米不可能战胜大鲸鱼”而纷纷准备搬离夜市前,几位曾经闹着不可开交的小摊老板纷纷做出自家招牌小吃,宴请夜市的几位清洁工人。画面的慢放,略去对白代之以轻柔的钢琴旋律,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和桌上满满的小吃,画面越是和谐,越让人感伤动容。人与人之间美好纯粹的情感倾泻而出。阿华看到此番景象,万分感慨“我们……还不一定会输啦。我真的很不好意思,我们都是看不到日头的艰苦的人,但是艰苦的人也是人,可以没有钱,不能没志气,不能整碗被人端去(闽南俗语,意思是完全被人打倒)。”在困境中,闽南人更善于主动把握生活,创造自己的生活秩序。
带头人高喊“不整齐!”多次在影片中出现,表面是说呼号的不整齐,实际正是表现人们的向心力。阿华带领八八八向强拆的工队示威,呼号一遍比一遍坚定而有力;甚至小混混红圭带领小兄弟们在夜市拜票,在大家面前也必须是整齐划一的行动。闽南人的性格一向以肝胆侠义、好打抱不平为特质,以儒家君子之风与侠义精神为衍化,具有族群内部特别的凝聚力。剧中人能够团结一致,不分亲疏,凭着救济弱者的侠义心肠,共同争取在地权,正是闽南乡族观念的一个缩影。这种独特的人情味与文化个性就如一股涌动的暖流,浇灌着闽南文化这朵娇艳的花朵。
1.2 棚屋夜市的梦想——勤奋而不服输的闽商精神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是一首家喻户晓的闽南歌曲。靠自我奋斗的意识是闽商文化的精神实质,闽南文化也以“拼搏”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电影中常出现这样的仰拍视角镜头:下方是棚屋区样的夜市,上方是闹市中耸立四周的摩天大楼,这种画面的压迫和对比寓意深刻。在《鸡排英雄》中,这一幕被放大,并被多次呈现,我们看到了被烟火喷射的居民们,同样也看到了为争取自己权利游行的夜市店主们……这是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于是当影片最终给予故事一个温情的结局时,观众便能感受到小人物的不容易和社会包容所带来的情感冲击。这便是剧情表达中最为关键的力量——排除万难,不服输的精神。
主人公回忆在山顶的一次谈话,当年还是小摊主的张议员告诉小阿华,往山下看,人们每天都在忙碌奔波,都是在打出属于自己的天下,总有一天,这里一定也有我的一分天下,也有你阿华的天下。闽南文化中的开拓拼搏精神,体现了其海洋性的地缘特点。海上波涛汹涌,条件艰难,气候瞬息万变。世代在海上航行生存的人们,只有勇敢地把握方向,排除随时可能遇到的艰难险阻,才有可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只有与风浪奋力搏击,才会有收获的成功和喜悦。因此,八八八也一样,他们在大风大浪中历尽磨难,然而他们没有放弃,而是与困难搏击,到彼岸、到海外去开拓一片新天地,创出属于自己的天下。小人物们一开始不相信的“小虾米战胜大鲸鱼”的故事也在现实中得以圆满。
1.3 安稳的生存百态——“崇儒”的人文思想内涵
导演一贯喜欢在视听艺术中阐述的对于人生的态度,电影里有这样一段话“在这里,每一个摊子都有一个故事,但大家有同一个梦想:就是希望老天爷给个好天气,让我们好好做生意,安安稳稳过日子!”所谓“知命”,就是对人与天之间关系的诉求,更多的相信善有善报,天将与人。与众多商帮相比,闽商不显山不露水,不愿处于世事争端的风口浪尖,这种低调而不张扬的商业作风不仅充满了禅意,更体现了商者处世的得体与精当。
影片中时常使用摇镜头,并且对画面做升格处理,在同一时空场景下记录众生百态。在大的故事背景下,每一个小家的生活都很真实,每一个人物的刻画都细致而生动,但所有的小家都共同突出一个主题:不管环境优劣,只求安安稳稳过日子。卖鸡排的满妹辛苦地将爱闹事的弟弟小七拉扯长大;卖烤香肠的十八王,因为自卑而不敢向单亲妈妈阿珠表明心意;卖保养品的美香每天辛苦地工作,只为照顾重度中风的爸爸……相信任何观看该影片的人,都很难不被那真实的生活和淳朴民风所打动。他们乐观地过着琐碎的生活,他们祈求的不多,只希望“有食有行气,有烧香就有保庇”,这又何尝不是和谐社会下百姓们的心声?儒家从“义”为起点,伸展出“为而无所求”的理论。他们深谙无论从事任何活动,其成功不仅需要自身努力,也有赖于客观世界各外部条件的配合,不是人力所能一手控制的。因此,竭尽己力,成败便在所不计。这就是“知命”,这样的人生态度能让生活状态始终保持快乐积极。
2 电影与地方戏曲元素
作为一种在闽南和台湾地区共同流行的戏曲形式,歌仔戏曾经在台语电影中扮演过重要角色。虽然本片不是歌仔戏电影,但歌仔戏元素始终贯穿全剧,用特殊的语汇带来特殊的审美效果。有学者认为,歌仔戏具有一定的“草根性”,它像草一样扎根于生活土壤中,乡土气息浓重,通俗易懂,贴近民众,正适合代表夜市里的“草根小人物”。剧中男主角“鸡排英雄”阿华常常握着他从小最崇拜和喜欢的一尊武松形象的布偶。武松自小习武,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是个崇尚正义的侠义之士。在国人眼中,武松是下层英雄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这也正为剧中人所向往。
影视作品中,英雄的大义充满崇高和正义,高高在上,令观众崇拜;小人物的大义往往体现在微小的细节中,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却更能触发心中的共鸣,获得震撼。在八八八,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辛酸故事,但钱要赚、家要养,日子一样要过。而这种环境下,“义”的存在更加弥足珍贵,最终让这群小人物变成了大英雄。亲情之义,友情之义,爱情之义,导演都没有直抒其“义”,而是结合传统文化歌仔戏中的布偶和剧中角色对歌仔戏的诠释,把这一民俗文化作为影片的重要线索,很多人生道理也都是通过歌仔戏为意象表达出来,导演将其巧妙地安排在剧情当中,将传统民间文化“润物细无声”般赠予观众。
首先是亲情。阿华和阿嬷住在一个传统的台湾院落,家中装潢古老,摆满了歌仔戏的布偶摆设。连挂在墙上的阿华已过世阿公的照片也是举着布偶照的。可见这一家人对于歌仔戏有着独特的感情。议员对于阿华的感情不是父爱胜似父爱。影片中好几处提到议员教阿华学习歌仔戏布偶,更像是一种爱的传承。父子在布偶的对手戏中,将亲情的美好展露无遗。不仅是父爱,阿嬷对孙子阿华的爱,也以布偶为意象来表达。阿嬷即使在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还替阿华抢救了一个他从小最喜欢的布偶,由亲情串联一个个此起彼伏的泪点。
其次是友情。友情在曲折的故事中深刻体现,从平静的生活开始,遭遇困境,共同抗争,受到挫折,八方来援,共同坚守。影片接近尾声,各大夜市闻声赶来声援八八八,支持夜市的在地权。当夜市的朋友们身着歌仔戏文化特色的人偶服饰共同出现在呼号队伍的时候,聚合的力量总让人心中为之一振。现实的友情和电影艺术化的加工在这里得到契合,游行队伍整齐的加油声,浩浩汤汤的夜市队伍,人装布偶的跳跃让场面少了些悲壮,多了些欢快,使场景尽可能符合电影本身的喜剧基调。眼角带泪,在嘴角却倒影出微笑。
最后是爱情。导演通过歌仔戏展示给观众的还有男女主人公那被轻轻带过的爱情。影片中两人渐生感情,便是借助阿华给亦南表演布偶的过程;一面是阿华通过布偶的表演与亦南交流,另一面是亦南望着阿华而不是布偶的眼神。虽然没有说破,但可以感受到他们恪守的那份纯洁的感情。
除“义”之外,为配合贺岁片的喜剧效果,改编后的歌仔戏音乐为喜剧充当锦上添花之效果。如阿朱姨和满妹两人斗嘴的场面,演员用语速惊人的闽南语斗嘴,背景是歌仔戏的车鼓,速度和节奏配合之妙,让人不得不叹服音乐人的改造力和想象力。
3 电影与闽南方言
3.1 闽南语台词
台语电影通称台语片,是指从1955年到1972 年间以“台语”配音,使用台湾本土资源拍摄的,反映台湾本土文化的影片,台湾当局登记为闽南语片。台语片的产生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条件,它从制作条件、作品特色、参与电影工作者到观众对象,都自成体系。由于各种原因,台语片从1963年开始便逐渐地走向衰微,到1981年淡出历史舞台。台语电影存在的时间前后达25年左右,总产量有1000多部[2]。
与其说华语电影,不如说《鸡排英雄》是一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闽南语电影。剧中充斥着大量台语对白,模仿市井生活中街坊的日常交流,能用语言较直观地营造市井氛围。剧中那群夜市主角们都来自社会底层,结合故事,场景设计在夜市这样民风浓郁的地方,方言便理所当然成为他们平时语言交流和精神交流的工具。外放的市井狂欢深入到内心的情感世界之后,我们看到的是这些外表嘻嘻哈哈的人们的另一面。它不仅是剧中人的沟通语言,同样也是电影与观众进行心灵和文化层面沟通的桥梁。闽南方言对于闽南族群凝聚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能讲能听闽南话成为闽南族群身上最鲜明的外在文化特征之一。因此,闽南语利用自身承载闽南文化的载体优势,打通了生活在夜市里每个生命个体的心灵,实现了由共同的现实遭遇到共同文化认同的升华。
3.2 闽南语插曲
贯穿全片的配乐是改编自上世纪30年代的台湾本土民谣《望春风》。这支台湾小调常被人们普遍视为台湾歌曲的最佳典范。2000年,台北市政府与联合报主办的《歌谣百年台湾》与《百年十大金曲》活动中,不但是学者将该曲列入台湾代表歌曲首位,更获得台湾民众最喜爱老歌的票选冠军。借用这首歌的旋律做配乐,也是导演意图让影片充满“台味”的重要手段之一。歌曲《望春风》用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徵调式谱曲,意境优美,独具台湾风情。影片配乐采用同主题不同配器版本,将同一首曲调优美的台语歌曲,进行不同版本的改编,以配不同的情节情绪点。其中一处八八八和城管抗衡的场景,隐去了画面中民众躲避烟花的声嘶力竭的呐喊,替之以忧伤的望春风旋律,声画对比的反差效果让人动容于小人物们生活的不易和内心的强大。
另一首插曲借用的是台语女歌手黄妃的《追追追》。歌声甜美动人,却蕴含惊人的爆发力,深情的唱腔适合用闽南语诠释歌曲。这首歌曲用在八八八欧巴桑尬车大赛这一情节,满妹和阿朱还音对唱,还采用类似MV的动画插入,将音乐和电影互为诠释,是影片中一大亮点段落,看过之后印象深刻。
这就是生活,没有什么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也许只是平淡甚至粗糙;这就是小人物的历史,有些悲凉和无奈,却依然透着温暖。影片停留在八八八争取在地权的胜利,并没有交代他们的未来。通过女主角想象中已去世的父亲,用微笑来肯定他们坚韧不服输的生活态度,相信他们一定会克服重重困难,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这也是影片最后想要留给观众的精神财富。
4 结语
伴随着对闽南文化的独特诠释,台湾本土电影正一步步走向回归:从《海角七号》里骑着机车每天送货的邮递员,《艋舺》里那群成天打架的黑帮年轻,再到如今《鸡排英雄》里夜市中的一个个平民角色,台湾电影常给观众搭建许多小人物自我找寻的舞台,创造了让他们实现梦想的机会。台湾市井在这时总被塑造成为最适合培育“笑中有泪”这类励志题材电影的土壤。珍贵的亲情、真挚的友情和朦胧的爱情,共同塑造了一个充满闽南文化的艺术氛围。台湾电影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将获得水到渠成的艺术效果和成就,值得细细品味。
注释:
[1] 钟建华、汤漳平在《族群文化:闽南文化概念的重新界定》一文中这样界定闽南文化的范畴:闽南文化历经明、清、以及近现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等文化因素的侵浸、洗礼与推动,不仅在闽南文化的母体所在地即现今的闽南金三角厦漳泉、潮汕及其周边地区形成了稳固的文化圈,而且还随着历朝历代的移民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在台、港、澳等地区生根发展壮大,还远远渗入到了东南亚、欧美等国家的华人华侨文化圈子里,呈现出了一种星罗棋布的分布状态。
[2]陈志国. 从台语电影看海峡两岸的文化渊源——以歌仔戏电影为例[J]. 东南传播,201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