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控制感理论视野下《人员素质测评》课程的教学启示*
2011-04-19林雪
林 雪
生命控制感理论视野下《人员素质测评》课程的教学启示*
林 雪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人员素质测评》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操作性都较强的专业必修课程,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门课。该文从生命控制感理论出发,基于多元、变化的哲学平台重新诠释《人员素质测评》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生命控制感 人员素质测评 教学启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中国企业的大规模发展,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当代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修课程的《人员素质测评》包含了学生在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实际最需要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这门学科的诞生和发展是建立在诸多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测量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其目标就是在现实的管理过程中利用科学的方法,如心理测验、面试、评价中心等方法,帮助企业实现人岗的高效性和高匹配性,其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在大学课堂上培养出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使学生成为能够适应当前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素质测评人才,是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育思潮与改革的发展,都需要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作为基础。本文试从生命控制感理论的视角出发,构建一个多元、变化、平等的心理哲学平台,实现与《人员素质测评》课程的有机整合,并努力为该课程的改革途径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1 高校《人员素质测评》课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人员素质测评》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修课程,在各大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都备受重视。由于该课程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较短,目前该课程在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在课程目标上,存在“厚术薄道”的现象。为了应对理论脱离实践的高校教育弊病,各大院校开始意识到实践技能的重要性,逐步建立起人员素质测评的专业实验室。重视技巧和技能的训练本无可厚非,但是只是以教会学生使用素质测评的几种工具为目标,缺乏对人性的基本理解和关怀,带有严重的机械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简单的课堂讲授可以使学生获得人员素质测评基本概念、原理等陈述性知识。实验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方法及流程等程序性知识,无法培养学生创造知识的能力。《人员素质测评》课程更高目标应该在于培养学生在自我觉知中理解人性,在理解人性的基础上形成识别人才的专业思维方式,从而推动中国本土人员素质测评学科的发展。
在课程内容上,存在“厚测薄评”的现象。多数教师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测什么”(包括素质测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和“如何测” (包括素质测评的主要方法与流程)两大部分。“评”对于《人员素质测评》是属于核心内容,但是大部分教师对于“评”这部分鲜有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的是教条主义的做法,往往易于用同一个标准来评价和衡量被试者,未能让学生以一种更多元化的视角去理解和认识人。
2 生命控制感理论对《人员素质测评》课程的教学启示
所谓的生命控制感是以生命进程为线索,人们需要在觉知自己内在世界的基础上,看到自身的有限性,接纳苦难和变化,从而使自我控制变得更有弹性。它是“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与“自我控制感”相结合的新控制感。笔者试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生命控制感理论对《人员素质测评》课程的启示。
就《人员素质测评》课程目标而言,需要立足本土文化,以理解自我为首要目标,提倡并注重自我分析。首先,人员素质测评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部分是“人”,生命控制感理论融合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等东方哲学的智慧,强调人的存在不仅是一种生物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历史的存在和建构。例如,在人员素质测评的“性格测评”中,必须要引入文化因素,把人的性格放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通过理解文化根源与文化间的差异,才能从更高层面理解人的行为。其次,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是《人员素质测评》课程中极其重要的目标。生命控制感理论认为人对外在事物的认识会受到自身情结的干扰,因而需要破除私我。在人员素质测评课程设置中只涉及对他人进行素质测评,但我们往往忽视了一个前提,就是对他人测评的准确性高低取决于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是否完备。因而教会学生意识到自身的内在情结,这样在后续的测评工作中才不会出现把自己的内在好恶投射给被测评者。例如,在课程的“投射测验”中,应该利用投射测验工具让学生进行自我测验,使其加深对自我的觉知,在一次次反思和否定中面对自我,促使自我的不断发展和超越,从而形成客观理性的专业思维。
就《人员素质测评》的教学内容而言,重视引导学生用发展和辩证的观点来评价个体的素质。生命控制感理论认为个体生命中的过往、当前、未来是一个自组织的开放系统,被赋予了无限的可能性,因而需要对人保持开放性和保持好奇心的阐述。《人员素质测评》通过几种采用的测评工具的使用,对个体的素质进行评价,面对差异的个体不能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如果把人当做几种工具描述下的简单产物,那么人员素质测评必然会走向机械主义道路,而在人员素质测评基础上的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都只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生命控制感中强调“道”之变化莫测,每个个体的发展都经历的自己特有的机缘和历程,面对变化的事物需要在内心保持无知和宽容,破除单一地、机械地、唯我的思维方式。例如,可以让学生谈谈看似不良素质背后的优势及其成因分析。把素质评价的话语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多角度地看待测评工具的结果,倾听他们的叙事方式,帮助建构起对个体生命的新体验,尝试引导学生用发展和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个体的生命阶段,而非简单地得出“素质高”或“素质低”的结论。
3 结语
《人员素质测评》课程在现有教学过程中长期秉持着以科学知识为主导的现代知识观,强调的是外界工具对个体素质的控制, 极少关注文化对个体素质的影响和自我觉知的成长。这也造成了在课程目标上存在功利主义倾向、学生学习目标上存在唯我的、教条主义倾向,在教学内容上存在单一的、机械主义倾向。
生命控制感理论重视个体内心的建构,尊重个体生命历程的独特性,把生命视为一个变化的、多维度的开放性系统。把生命控制感理论引入到《人员素质测评》课程中将为其提供一种新的教学视角。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将课程扎根于本土的文化情境之中是推动本土人员素质测评事情发展的基础;教会学生学会从自身开始反思和自我超越是对其他个体进行素质测评的基础;构建多元的评价方式,关注个体生命的多样性,是培养学生了解人性、破除机械主义的重要途径。
[1] 王亚胜.后现代知识观视野中的课程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 2006(4): 99-100.
[2] 张翔,张亮. 《人员素质测评》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 2009(23): 301-302.
[3] 林雪.后现代理论视野下的学习活动[J].海峡科学,2010(11): 138-139.
[4] 万伟.新课程改革中的“知性文化”与“精神文化”[J].当代教育科学, 2010(5): 27-30.
[5] 王宇,任彦勤. 哲学视野中的知识观演变及新知识观生成特征剖析[J].陇东学院学报, 2008(5): 29-32.
[6] 张晓东.生命哲学视野中的校本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22-25.
[7] 肖鸣政.人员素质测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 林雪.生命控制感理论评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 297-298.
[9] 傅端香.人员素质测评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09(3): 57-59.
[10] 王涛.终身学习的后现代话语[J].广西社会科学,2009(2): 121-124.
福建农林大学校青年基金(201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