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利益相关者与公司财务治理
2011-04-19游俊红
游俊红
论利益相关者与公司财务治理
游俊红
福建科技报社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财务治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该文在分析利益相关者内涵的基础上,就公司治理的概念及其特征进行解析和验证,剖析利益相关者和财务治理之间潜在的冲突及其形成机制,并提出未来公司财务治理的策略选择和现实安排:即坚持利益相关者管理与合作,实施共同治理与相机配置,是公司财务治理理想而现实的选择。
利益相关者 公司治理 财务治理
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涵
1.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其结构
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有很多种,最基本的理解为:利益相关者是所有受公司经营活动影响或影响公司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或社会团体。布莱尔(Blair,1995)从企业理论角度出发,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已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或集团。
本人认为,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至少应符合如下四条标准:一是必须为企业进行专用性投资。专用性投资并非仅指物质资本的投资,还包括人力资本的投资和信誉资产及技术资本的投资;二是必须分享企业剩余;三是必须分享企业控制权;四是必须承担企业风险。能符合这四条标准的主要有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分销商、社区、特殊利益集团等利益群体在内。在这些利益相关体中,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分销商投入的是物质资本,经理人员、职工等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投入的是人力资本,消费者、社区、特殊利益集团投入的是社会资本(信誉资产)。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任何一个企业均是不可缺少的。否则,企业将无法生存。
1.2 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1.2.1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理论根源:综合性社会契约论
多纳德逊和邓非认为,综合性社会契约是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产生的根源。企业的本质是一个多边契约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交汇的契约既有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契约、经营者与雇员之间的契约,还有企业作为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契约、企业作为供应商(或消费者)与消费者(供应商)之间的契约、企业作为法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等一系列目标不同且可能相互冲突的个体和群体所构成的复杂契约系统。因此,企业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不仅是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手段和工具,履行综合性社会契约更是一种伦理责任。只有满足综合性社会契约中利益相关者的各种显性和隐性利益要求,企业才能长期生存和发展[1]。
1.2.2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实践基础: 企业扩张论
1.2.2.1 企业扩张的积极效应体现了企业对利益相关者责任的主动承担
如同企业为获取长远利益的一项投资,承担利益相关者责任是企业基于盈利考虑的自觉行动。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社会问题的存在拓展了企业的市场和业务范围。企业主动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可使潜在客户转化为现实客户,从而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乃至短期盈利产生帮助。其次,企业重视外部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使企业的资金流动形成良性循环,极大节约交易成本;再次,企业承担利益相关者责任既可避免与利益相关者摩擦所造成的损失,又可提升企业形象,进而有利于企业实现长期利益;最后,企业积极承担利益相关者责任可避免政府法规的牵制,防止企业因其活动受到管制而丧失盈利机会。
1.2.2.2 企业扩张的负面影响体现了企业对利益相关者责任的被动承担
显然,企业的规模越大,它所要承担的市场责任就越多,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就越大。在单一的利益最大化目标指导下,企业很容易将内部成本外部化,为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惜损害利益相关者。环境污染、假冒伪劣商品、侵犯职工权益、垄断等各种现象的出现,表明企业已成为众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此外,企业日益巨型化还降低了利益相关者的谈判实力,导致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漠视,这必然会招致利益相关者团体的对抗和社会公众对企业不满情绪的高涨,最终演变为一次次的环境保护运动、消费者维权运动和国际劳工运动,直接推动了企业对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关注与承担。
2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公司财务治理特征
2.1 多元化
企业财务控制权和财务收益分配权的安排对象取决于企业“契约”的范围,企业是一个特殊市场契约的思想,实际上已经明明白白的包括了“企业不可能只有一个所有权”的意思。正如美国斯坦福研究所(SRI)的解释,“利益相关者必须参与与其有损益关系的企业的未来”。这意味着在利益相关者逻辑下,公司的财务控制权是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的;公司的财务收益分配权,就是在所有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安排和配置的,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2.2 状态依存性
企业所有权安排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状态依存”,即企业处于不同经营状况时,就对应着不同的治理结构。股东单边治理条件下股东利益至上,但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的财务治理是基于参与的利益相关者间的合作与冲突,合作由社会信任度、合作盈余水平及文化差异决定,而冲突又由市场的竞争压力、时间偏好及风险态度所决定。这些因素的变化必然引起利益相关者谈判能力的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格局并决定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与冲突水平。因此,不同企业或者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都可能具备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格局,这要求有不同的财务治理策略与之相适应,也就是说,相对与不同的公司财务状态,对应着不同的财务控制权安排。
2.3 公司财务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2.3.1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有利于公司内部制衡的实现,有利于对经营者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
现代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使公司的控制权逐渐落到了职业经理人手中,在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经理人员会为了自身收益的最大化,滥用手中职权,损害股东权益。这样,就必须建立一种机制对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衡,以确保他们能够按照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方式行事。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则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可以改善原来委托代理关系中监督激励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从而降低了代理成本,形成了有效的内部制衡。
2.3.2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有利于对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形成有效保护,激励他们为公司长远绩效的提高而努力
一般而言,利益相关者在公司处于“外部人”地位,他们的利益往往会受到经理人员和大股东的侵犯,这显然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OECD《公司治理结构原则》认为:“公司的竞争力和最终成功是集体力量的结果,体现了各类资源所做出的贡献,包括投资者、雇员、债权人和供应商等。公司应当认识到利害相关者的贡献是建立一个有竞争力而且盈利的公司的宝贵资源……认识到利害相关者的利益以及他们对公司长期成功的贡献…… ”。也就是说,公司治理中应当强调对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这将有利于公司长期绩效的提高。从理论上说,如果公司治理制度能够充分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就会减少利益相关者面临的实际风险,从而鼓励其进行专用性的投资,这对公司而言是极为有利的。
3 利益相关者与公司财务治理的冲突与协调
以上论述表明,组成企业的各相关利益主体对企业利益有着共同的偏好,但因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投入的专业化资产的性质和在公司财务控制权安排中的地位不同,对公司财务利益的需求也有差别。
3.1 股东
作为权益资本的提供者,股东的目的在于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在许多情况下,股东有可能滥用职权,操纵财务信息以达到自利的目的,这样便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发生冲突。同时,公司资产的运营需要专门的人力资本,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处理权,然而,一旦分工产生,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就突出了,因此股东又必须采取恰当的措施对经理进行监督。可以采取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监控模式。
3.2 债权人
债权人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其目的在于获得利息收入。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债权人失去了对其借出资金的控制权。因此,债权人如银行可以通过掌握企业的资金流向以及经常性地审查企业的还款能力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监控。
3.3 经营者
经营者一般是指具有专业知识和专门经营技能的人,他们运作的除了其自身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外,绝大多数是其他投资者的投入。因此,当经营者的目标与公司不完全一致时, 经营者有可能为了自身的目标而不是尽最大努力去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在此动机下,可能导致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股东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可以采用经理持股制度、加强外部监管、改革内部控制等对经营者进行监督。
3.4 员工
员工是企业中的劳动者,直接创造了价值和使用价值。首先,作为员工个体,在给企业提供人力资本的同时,在工资、工时、安全保障、职工参与以及其他涉及人身的自由权力等方面与公司存在一定矛盾。其次,员工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收益和权利,会形成某种组织以抗衡来自企业的压力,正式的如工会、职工代表大会;非正式的如员工的事件性自愿联盟等。这两方面决定了在公司财务治理中考虑员工利益的必要性,应该通过建立切实有效的法律制度来保护员工利益,同时要加大员工社会保障的社会化力度,完善福利基金制度和保险制度。
3.5 政府与社会公众
企业的营利目的也会促成企业为了获取利益而不惜以牺牲他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代价,通过企业的建构和建构后的各种行为实施违法活动。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当局往往为了公司的局部利益,而不惜牺牲公众利益,如环境污染、噪音等,严重侵害了公众利益。这种倾向是企业本性的一种要求,不可能通过企业的内在自觉性予以解决。只能由政府作为社会利益的代表进行干预,在立法上预设防范机制,约束其权利的滥用。在理想的企业与政府关系中,双方应该各自忠实地坚守各自的价值取向,企业执着追求营利,政府全力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两种对立的力量保持一种平衡。
4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的策略选择
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要使上述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都能实现,就必须建立一套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的企业财务治理机制。
4.1 共同治理
实现公司财务的共同治理,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4.1.1共同的财务决策机制。“与公司活动有着利害关系的不同群体― 工人、顾客、当地社区等等― 应该得到与此相称的准所有权”。(安德鲁.彭德尔顿,2001)这种“准所有权”在财务方面的体现就是,在公司做出决策的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应该具有参与公司财务决策和控制的权利。“利害相关原则强调,公司应该在与利害相关者保持长期关系上进行投资,以便让所有与公司相关的人员都参与到公司的活动中去,并为公司的成功做出贡献”(约翰.帕金森,2001 )。
4.1.2员工与公司存在长期稳定的财务关系。公司应当与员工建立长期稳定的财务合作关系,员工必须被视为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这种关系不能只限于法律意义上的强制性契约关系(合同)的范围内,它更多的是建立在隐含契约(即信任)的基础之上。长期的财务合作关系既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财务效率的提高,又拓宽财富分配,对于公司的发展特别是长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4.1.3共同的财务收益分享机制。股东、债权人、政府、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都应从企业财务收益中获得相应的报酬。对于债权人而言,他们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应当在公司财务治理权和分配权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样既激发了它们的投资热情, 还可以有效发挥它们的监督职能;对于经营者和员工而言,随着人力资本专用性和团体性的不断增强,人力资本所有者已日益成为企业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和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所以在经营者和员工的报酬结构中必须考虑长期激励项目即长期风险收人,这样有助于防止经营者和员工的短期化行为,激励他们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做长期投人。对于政府与社会公众而言,由于政府是企业的制度供给者和行政管理者,社会公众也会对企业行为产生影响,所以也应该在财务收益分享机制中考虑他们的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公司可以通过广泛参加社会慈善、公益、救助活动来实现公众的利益分享。
4.1.4共同的财务监督机制。主要为董事会和监事会结构多元化,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权利的实现,需要借助于很多机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设计一个由相关者利益代表共同组成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此外,独立董事制度也应当包括在公司的共同治理体系之中。
4.2 企业财务的相机配置
企业财务的相机治理机制就是在企业经营出现危机时,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受损失的利益相关者能够取得到企业的财务控制权,以改变既定的利益分配格局。
4.2.1股东的相机治理。当企业经营业绩下降或经营者有不良行为时,股东可先通过监事会加以制止;如果监事会无法制止,要召开临时股东会进行表决、“用脚投票”、对并购行动给予支持等相机性治理措施。
4.2.2债权人的相机治理。当企业无力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利用破产机制申请企业破产。债权人对破产企业的控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清算;二是重组。当企业破产时,债权人无论采取重组还是采取清算,这都是对企业经营者的硬约束。由于目前我国《破产法》尚不完善以及银企之间的产权关系模糊,银行在企业破产中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无法起到相机治理的作用。要建立银行的相机治理机制,其必要条件是完善《破产法》以及按照市场原则塑造银企关系,使银企双方均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和市场主体。
4.2.3政府的相机治理。当企业经营者违背公共财务制度时,政府要能依法给予惩罚。例如,如果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失真,财政部门就要依据《会计法》,对单位负责人给予罚款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上市公司违背《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就要依法给予暂停或终止股票上市的处罚。
4.2.4员工的相机治理。当企业经营业绩下降或经营者有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时,员工可采取一定的相机治理措施,如要求董事会更换经理人员;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更换董事;提议召开临时职代会罢免经营者,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工会起诉违法的经营者;以职工收购为基础的企业重组等。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的重中之重是:①对利益相关者的认识深化;②公司财务治理框架结构的理论深化;③财务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的研究深化。为此,我们必须一贯坚持以满足利益相关者在财务治理中的合法权益为标准,对公司财务过程实施动态监控,并对财务治理的具体策略进行及时的微调,从而更好地实现公司财务治理的战略目标。
[1] [美]多纳德逊, 邓非. 有约束力的关系——对企业伦理学的一种社会契约论的研究[M].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2] 杨淑娥,金帆.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2 (12):51-55.
[3] 李心合. 利益相关者财务论[J]. 会计研究, 2003(10):10-15.
[4] 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