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常见原因和处理方法
2011-04-17石彩凤荣飞
石彩凤 荣飞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13例(250眼)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结果 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21.2%。其中房水滤过过畅30眼(56.6%),睫状体脉络膜脱离12眼(22.6%), 结膜瓣渗漏9眼(17.0%),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2眼(3.8%)。大部分通过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保守治疗效果显著,少数需手术治疗。
【关键词】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浅前房
作者单位:215200 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常用手术方法,浅前房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导致一系列眼部病变,甚至导致手术失败。我们回顾分析了213例(250眼)各类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以期能更好地防治这一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3月到2010年3月共收治213例(250眼)青光眼患者,其中男90例(108眼),女123例(142眼);年龄18~78岁,平均(56.0 ±2. 5)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03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87眼,开角型青光眼42眼,继发性青光眼18眼。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应用局部和/(或)全身降眼压药物将眼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予散瞳、局部及全身激素治疗。术后每天查滤过泡、前房、瞳孔、眼底、眼压等情况,必要时做Seidel试验、B超等检查。对各种术后浅前房先采取保守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1.3 浅前房诊断标准 按Spaeth[1]分类为浅Ⅰ度:中央前房形成,周边虹膜与角膜内皮相接触;浅Ⅱ度:除瞳孔区的晶体前囊未与角膜接触外,其余整个虹膜面均与角膜内皮相贴;浅Ⅲ度:前房消失,整个虹膜面与晶体前囊均与角膜内皮相贴。术后浅前房是指术后第1天未形成前房或形成后数天内又消失者[2]。
2 结果
250眼中53眼发生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21.2%。其中浅Ⅰ度31眼,浅Ⅱ度20眼,浅Ⅲ度2眼。房水滤过过畅30眼(56.6%),睫状体脉络膜脱离12眼(22.6%), 结膜瓣渗漏9眼(17.0%),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2眼(3.8%)。其中49眼(92.5%)通过保守治疗治愈,4眼通过手术后前房形成。
3 讨论
浅前房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本组病例发生率为21.2%,与国内外报道的大致相符。浅前房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分析及处理:(1)滤过过畅:与结膜瓣菲薄、巩膜瓣偏薄、缝线太松等有关,它们造成房水排出阻力减少而致浅前房,滤过泡大而透明。处理:散瞳,高渗剂静脉滴注,嘱患者尽量往下看,在滤泡相应部位的眼睑表面垫棱形小棉垫,用胶布固定好,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本组30眼均通过以上保守治疗在3~5 d内治愈;(2)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正常的睫状体脉络膜靠一定的眼内压力附于巩膜内面,当手术造成眼压突然降低时, 睫状体脉络膜可由于自身的弹性收缩作用而离开巩膜内面,此时脉络膜上腔内产生一定的负压,液体自脉络膜血管向外渗漏积聚在脉络膜上腔,从而导致睫状体脉络膜脱离[3]。脱离后房水生成功能减弱而致浅前房。脉络膜脱离大部分在周边部,可用B超确诊。处理:散瞳,高渗剂静脉滴注,激素补液及加压包扎。本组仅2例保守治疗无效,采用“脉络膜上腔放液+前房注气术”治愈;(3)结膜瓣渗漏:结膜瓣愈合不良、破裂或缝线脱落等都会造成房水渗漏而致浅前房出现。可通过Seidel试验确诊。处理:本组病例大部分通过加压包扎的方法结膜瓣愈合、前房形成,仅1例重新缝合结膜瓣后前房形成;(4)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发病机制主要是晶状体与手术刺激等导致的水肿的睫状环相贴,后房的房水不能进入前房而向后逆流,玻璃体腔容积增加,推挤晶状体- 虹膜隔前移导致前房变浅。大多伴眼压升高。通过UBM或B超可诊断。处理:药物治疗、睫状突的激光光凝和手术治疗。药物包括睫状肌麻痹剂、降眼压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等。手术有玻璃体腔水囊抽吸术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等。本组1例通过积极药物治疗后前房渐形成。1例保守治疗无效,转上级医院,通过“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等治疗后治愈。
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些方法可以有效预防浅前房,比如术前控制高眼压、应用激素等控制眼部炎症。术中操作轻柔,缓慢放出房水,巩膜瓣厚度适中,结膜瓣松紧适宜,注意保护结膜组织。术后给予适当扩瞳和激素治疗等。术后密切监测滤过泡、眼压、前房变化,发现情况及时正确处理。
参考文献
[1] Spaeth GL. Ophthalmic Surger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Philadelphia :Saunders,1982:346.
[2] 孙兴怀,嵇训传,褚仁远,等.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原因探讨. 中华眼科杂志,1995,31(1):39-42.
[3] 张舒心,刘磊.青光眼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