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臭常山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2011-04-17管贵桦刘明川杨胜杰胡德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9期
关键词:常山喹啉疟疾

管贵桦 刘明川 杨胜杰 杨 松 胡德禹

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

臭常山植物为芸香科植物,分布于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在民间长用于风热感冒,疟疾及土农药[1]。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药用资源,现将该植物化学成分进行综述。

1 化学成分研究

臭常山中主要化学成分为喹啉类生物碱,目前有24种喹啉类生物碱从臭常山的根、茎、叶等部位分离出来,大致分为3类骨架的喹啉类生物碱。

1.1 喹啉类结构和直链五碳单元组成的生物碱

从臭常山分离出的该类生物碱有去甲和常山碱nororixine(1)[2]和 常 山 碱 orixine(2)[3],和 常 山 酮 orixinone(3)[4],,N - 甲基 -月芸香酮碱 N-demethy1 1unidonine(4)[5],isopte1efo1idine(5)[5]isopte1eprenine(6)[5]N -methy1atanine(7)[6],8 - O - methy1g1ycoso1on(8)[6],(+) -3'-O -methy1orixine(9)[7],(-) -preorixine(10)[7]和 pte1eprenine(11)[5],orixa1one A,B,C,D[8],化学结构如下:

从以上的结构可以看出两个明显特征,第一是在7号和8号碳的位置上有甲二氧基,第二是甲氧基出现在C-2碳上。

1.2 喹啉并呋喃 (吡喃)环类生物碱

从臭常山中分离出的该类生物碱有7种,包括 (+)3, -O -acety1isopte1eforine(12)[6],4 - O - methy1hydroxy-1uniniumch1oride(14) ,4-O-methy1bafourdiniumch1oride(15)[7],isobafourodine(16)[7],8 - methoxy - N - methy1-f1indersine(17) ,N-methy1f1indersine,kokusagine(13),evoxine(20)[9]和 kokusaginine(21)[9]。

1.3 喹啉类结构与苯环组成的生物碱

从臭常山中也分离出苯取代的喹啉生物碱,包括edu-1ine(23)[10],japonine(24)[11],从结构上看苯环的取代位置位于C-2位置。

1.4 其他化学成分

从臭常山中分离理出有拒食活性的内酯化合物(25)[12],其结构如下:

从水层部分分离出化合物5-{[2-O- (β-D-apiofuranosy1)β -D -g1ucopyranosy1]oxy} -2-hydroxybenzoic

acid(26)[13]和 disyringoy1- a1daric acid(27)[13],其结构如下:

2 生物活性研究

喹啉类生物碱的抗疟疾活性:对臭常山所提取的化合物的体外抗疟疾活性进行测试,结构表明:N-nethy1atanine[6]和4 - O - methy1ba1fourdinium C1[7]有较好的抗疟疾活性,其抗恶性疟原虫EC50=3mg/mL,EC50=21mg/mL。

化合物 edu1ine[10]和 japonine[11]进行了平滑肌弛缓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 edu1ine[10]和 japonine[11]在10μM和5μM的浓度下对空肠实验鼠的平滑肌显示了较强的弛缓作用。

化合物5- {[2-O- (β-D-apiofuranosy1)β-D-g1ucopyranosy1]oxy} - 2 - hydroxybenzoic acid[13]显示了较强的拒食活性,在0.3g/1eaf的浓度下,抑制率为68%,化合物 disyringoy1a1daric acid[13]在 0.3g/1eaf的浓度下,抑制率为 84.0%。

生物碱Orixa1one A[8]对由脂多糖和免疫干扰素γ刺激生成的NO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10μM时,抑制率为47.3%,在浓度为50μM时,抑制率为54.8%。

虽然科研工作者对臭常山进行了许多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化学方面,近代药理工作并不多见,其有效部位,有效成分,作用机理仍不明确。对该植物进一步研究对它的开发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1]全国中草药汇编 (下)[M].497.

[2]Terasaka M.[J].Chem Pharm Bu11,1960,8(12):1142-1143.

[3]Terasaka M.[J].Chem Pharm Bu11,1960,8(6):523-529.

[4]Donne11y W J,Grundon M F.[J].J Chem Soc Perkin TransⅠ ,1972,(16):2116-2118.

[5]S.Funayama,K.Murata.[J].Phytochemistry,1994,36,525.

[6]S.Funayama,K.Murata,and S.Nozoe. [J].Nat.Med.,1996,50,182.

[7]S.Funayama,T.Kageyama.[J].Heterocyc1es,1993,35,607.

[8]Chihiro Ito,Masataka Itoigawa.[J].J.Nat Prod 2004,67,1800 -1803.

[9]T.Yajima,N.Kato,and K.Munakata.[J].Agric Bio1 Chem.,1977,41,1263.

[10]S.Funayama,R.Tanaka,T.[J].Bio1 Pharm Bu11,2001,65(3):710-713.

[11]H.Key and M.Luckner.[J].Phytochemistry,1970,9,2199.

[12]Hajime Ono,Ritsuo Nishida.[J].Bisoci Biotechno1 Biochem,2000,64(9):1970-1973.

[13]Ritsuo Nishida,Takao Ohsugi. [J].Agric Bio1 Chem,1990,54(5),1265-1270.

猜你喜欢

常山喹啉疟疾
拔野葱
中国荣获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无疟疾”认证
适应性驯化选育高产吡咯喹啉醌的生丝微菌突变株
能迅速杀死传播疟疾蚊子的转基因真菌
让评论在县级纸媒有效落地响亮发声——以《今日常山》为例
2019 年世界疟疾日
——“零疟疾从我开始”
HPLC-Q-TOF/MS法鉴定血水草中的异喹啉类生物碱
喹啉降解菌Rhodococcus sp.的降解特性与生物强化作用
常山胡柚营养成分分析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前景
世界卫生组织帮助各国评估消除疟疾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