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构建
2011-04-14冯小兰
冯小兰
(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扬州 225127)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培养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全新办学模式,其主要特色在于将中职和高职相贯通,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既保证高等教育的规格要求,又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本文分析了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现状、五年制高职教育模式的特点及优势,提出了统一思想,树立五年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高职教育体系;规范建设,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声誉;持续教育,促进高职教育与终生教育接轨等观点以构建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1 统一思想,树立五年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
五年制高职教育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3+2”,即前三年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教学及管理,后两年在高等院校进行教学及管理;另一种是五年一贯制,即在高职院校或普通专科学校统一进行。五年制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和三年制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在规格上是一样的,其目标均是“教授应用科学与技术,养成高级实用专业人才”,所以应树立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
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是职业技术教育,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其根本任务是既要培养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又要确立培养具有差异性高技能人才的规格目标。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既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共性特征,又要反映这种教育形式的个性特征。[1]五年制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是具有差异性智能结构和职业特征要求的人才,因此五年制高职教育需要转变只强调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旧观念,树立整体化知识的新概念,树立知识、能力、素质统一的新观念;转变继承性教育的旧观念,树立创新性教育的新观念。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对职业技能教育的偏见,有些教育政策和制度导向还不利于职业教育发展。观念错位,依然是妨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职业院校吸引力远不如普通高校,高等职业教育被边缘化。
1.1 行政部门完善职教制度
政府与有关部门应加大对高职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方面的实施条例,逐渐形成完整统一的职业教育法规体系,并让职业教育的法律条款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如日本的《学校教育法》和《高等专门学校设置基准》对高等专门学校的培养目标、学科设置、学生入学资格、学习年限、教学科目及学分标准、教员的资格、设施与设备、经费来源等重大的问题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因而能使各地高等专门学校在教育法令的指导下依法自主办学,极大地促进了高等专门学校的健康发展。[2]
1.2 教育者更新职教理念
教育者应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一方面,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发达地区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坚持服务学生和服务社会的宗旨,“以生为本”,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构建教育模式。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和审视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新形势,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1]
1.3 品牌特色吸引优秀生源
发展品牌与特色院校,建设品牌与特色专业,形成招生新局势。自 1999年高校扩招后,普高热一再升温,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生源素质已今非昔比。初中毕业生在选择报考高中阶段学校时,首先选择的是重点高中,其次是普通高中,上不了普通高中的才选择职业学校。为了有效保持和发挥五年制高职的优势,应发展品牌与特色院校,建设品牌与特色专业,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在招生、就业等方面给予高等职业教育特别的扶持政策,提高职业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和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吸引优秀人才接受与从事职业教育。
1.4 激励制度促进职教发展
政府可设立相应的奖励与表彰制度,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中的优秀与突出行为定期给予表彰与奖励,如设立产学研奖励基金、表彰优秀或特色职业院校等。鼓励和引导高等职业学校或学院在办学过程中把好生源质量关,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规范管理,以服务于学生培养和社会特殊需要为宗旨,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培养具有差异性的高技术人才。
2 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五年高职教育体系
五年制高职不是简单的“中职 +高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过去的“3+2”模式,这种思路不能形成完整而系统的五年一贯制办学模式。从根本上说,五年制高职仍是专科层次的学历教育。《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办好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意见》中提出的“五年制高职的专业设置应定位在一些特殊行业的相关专业,注意设置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年龄小、专业技能的掌握要求反复训练、培养时间较长、复合性教学内容多的专业”。目前,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大多数是以教育部门和学校开发为主,是从教育的逻辑起点出发,把学科体系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从教育内部向职业世界辐射,行业、企业真正介入不多,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匹配度不高。因此,建立五年高职教育体系,需要以岗位群研究设置专业、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实施示范专业评估与认定。
2.1 基于岗位群研究设置专业
专业设置是社会要求与学校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学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针对社会、行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紧密围绕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技术领域或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做好专业设置工作,加强专业管理和建设工作。同时,应面向市场、适应市场、满足市场,依托行业企业,与时俱进,实施“双证制”“多证制”教育,共同培养“适销对路”和“零距离上岗”的人才。
2.2 基于互惠互利与企业合作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上,引进企业文化,优化校内教学资源,增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的工艺型、设计型和综合型的实验、实习和实训,由学生独立进行,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指导,逐步把校内实训基地建成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上,与企业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采取与企业联合建设或协议的方式,建立稳定的校企关系,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让学生在企业技术员和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实习、实训教学任务。实践证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应岗能力,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2.3 强化示范专业评估与认定
示范专业建设的目的是促进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辐射带动其它专业建设,整体提高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水平,通过示范专业建设和评审认定工作的实施和结果的公布,提升职业教育公信力,同时发挥社会和人民群众对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监督作用,为学生、家长选择学校和专业,为用人单位选择合作学校、寻找合适员工提供信息依据。
3 规范建设,提高五年高职教育质量和声誉
五年制高职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必须以规范、特色质量取胜。目前以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过渡到以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为主要办学主体,能提高社会公众对五年制高职的认同感。特别一些中职校升为高职校后,其管理、教学等系列工作,要按照高等职业教学的规律去实践。在规范建设中,尤其需要重点探索规范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课程改革促进有效教学,同时加大师资队伍建设。
3.1 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化探索
实践性教学体系是职业教育内涵的核心,是职业教育教学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推进实践性教学体系研究,办出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色,改革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探索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3]
3.2 课程改革有效教学的探索
五年制高职要立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办出特色,在培养学生实用能力上下功夫。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岗位能力需要为本位,开发、编制教学计划,并在市场调研和企业反馈的基础上进行及时更改。应根据五年制高职的培养目标统筹安排和整体规划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综合设置课程,注重核心课程和关键能力的开发和实施,同时加强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3.3 师资队伍建设与规范管理
高职院校的师资培养不仅要重视学历教育,而且要重视动手能力的提高。应充分认识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把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作为师资建设中的要务、急务来办。首先要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并以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作为检验教师自我进修和有组织培训的合格标准与晋级标准,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其次,要制订出有利于鼓励和鞭策专业教师提高技术技能水平的制度。再次,要组织教师参与技术开发,实现教研结合、产教结合,以此促进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同时应积极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职师资队伍。这不仅有利于改善和优化高职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对在职专职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同时也适应了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及课程结构随就业市场变化而具有多变性的需要,有利于避免队伍膨胀,便于降低高职办学成本。要根据学校建设、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制订兼职教师聘用和规划,做到兼职教师比例适宜、结构合理。学校应结合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点,侧重考查兼职教师的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对兼职教师的聘用提出必要的要求,制订兼职教师资格标准。根据标准要求聘用兼职教师,才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同时在聘用兼职教师的过程中,要有考评和总结,建立兼职教师考评和总结制度,据此奖优汰劣激励上进。[4]
4 持续教育,促进高职教育与终身教育接轨
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办好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意见》中虽然提到“毕业生具有继续接受本科以上教育的资格”,但从专业进修的角度上来讲,五年制高职仍然是一种“终结型”的学制。高职教育有必要借鉴我国台湾地区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经验拓展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的学习。目前在学习化社会环境下,职业教育已经纳入终身学习体系,不是终结性教育,而是阶段性教育,并具有开放式的特点,是一种职前职后相衔接的职业继续教育,应建立起不受时空限制的开放性高等教育体系,架设起四通八达的教育“立交桥”,让更多的人有再次选择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此,高等职业教育有必要将自己放在一个开放的、能容纳多种内容、多种形式的体系中去考虑自己对教育的促进。[5]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升学渠道,分不同阶段,或就业或升学,循序更替,从而不断提高自己。这样,可使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有多样化的选择机会。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将高等职业教育视为人生中所接受教育的一部分,把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机结合,创造一个终身教育的完整连续统一体,业已成为世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根本方向。[6]
4.1 搭建后续教育平台
创建职业大学,使其与五年一贯制的高职相衔接,构建以高专毕业生为主体的学生结构,以及以连续接受相当于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一贯制教育为原则的学制结构,以培养具有高度创造性、实践性、指导性能力的技术人才为目标,从而担负起先进的科技教育与研究的高等技术教育机构的职能。
4.2 开启普通大学之门
普通大学向五年制高职教育开放,可以为部分具有进一步升学潜力和愿望的学生提供合适的升学通道。同时,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促进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3 强化基础能力培养
职业教育中计算机、英语两项课程教育应做到五年不断线,可根据社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的要求进行不断培养和训练,通过参加各类等级考试衡量学习应用水平,确保学生在四通八达的教育“立交桥”中具备持续受教育的能力。
五年制高职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形式,与其它类型的高职教育相比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与发展优势,因此受到了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进行了积极探索,且试图推进这种教育的适度合理发展。总体上看,五年制高职适应了经济建设和生产第一线岗位(岗位群)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为进一步适应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受用人单位和社会认可和欢迎的学生,有关部门应多角度、多途径地积极构建五年制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1]陈玉华,吕光军.我国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与职业,2005(36):6-7.
[2]续润华.日本高等专门学校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2004(2).
[3]谢袅鹏,黄黎平.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综合版),2003,12(4):77-78.
[4]陈云琳,张兵.高职师资建设存在误区[J].机械职业教育,2004(12):19-20.
[5]林若红.高等职业教育在妇女教育方面的作用[J].中国发展,2006(1):43-46.
[6]林若红.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体制对大陆高职教育的启示[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7(6):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