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运动竞赛中道德问题的思考

2011-04-14蔡林张颖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运动竞赛体育道德道德规范

蔡林 张颖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0100)

近年来,我国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等的道德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因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比较晚,因此有关运动竞赛道德问题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以“服用违禁药物”(Doping)为例,表面上来看,仅仅是给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带来了危害,但其最根本的破坏力还是在于它动摇了运动竞赛得以存在的竞技道德根基,实质上就是竞技场上的一种欺骗行为。出现运动竞赛道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竞技思想存在着过于重视提高运动员体能、技能、成绩等有形的“物化”训练,而忽视提高运动员精神力量的“无形”人性修炼,即“重物轻人”。近年来,国内赛场黑哨、假球等“黑色现象”屡禁不止,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等道德失范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针对运动竞赛中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等道德问题进行研究,逐步建立健全运动竞赛道德评价体系,杜绝运动竞赛中愈演愈烈的兴奋剂、黑色现象等道德失范问题,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1 竞赛道德的相关概念及基本内涵

1.1 道德

在西方,道德一词源于拉丁语“mores”,指的是风俗、习惯,后来被引申为行为品质、规则和规范、善恶评价等,类似于中国古代道与德的含义。道德一词既包括了道德准则也包括了道德品质,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道德划分为职业道德、公众道德、社会道德、奥林匹克道德等。

1.2 竞赛道德

目前,学术界关于竞赛道德的概念尚无具体的、准确的界定。依据逻辑学中被定义的概念=种差+邻近的属这一“属加种差法定义”的方法,我们将竞赛道德定义为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在运动竞赛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及其道德准则。竞赛道德作为体育道德的下位概念,属于体育职业道德的范畴。

1.3 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源于人们的道德生活、社会实践,又高于人们的道德生活、社会实践,是在道德活动和道德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是对一定道德关系的概括,又是对一定社会或利益集团价值观的凝结和确立。道德规范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为评价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系的,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1]

1.4 黑色现象

竞技体育中的“黑色现象”是指竞技体育的参与者(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为了追求个人或集团利益,违背公平竞赛原则,采取不正当竞争的手段,损害竞赛相对方或第三方以及观众合法权益,破坏竞赛秩序行为的泛称。例如黑哨、假球、服用兴奋剂、赛场暴力等。

2 运动竞赛中的道德失范

2.1 运动员的竞赛道德失范

追求巨额奖励是导致运动员道德失范的直接因素。优异的成绩能带给运动员巨额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因此有些运动员为了名誉、经济利益而在比赛中不择手段、道德沦丧,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服用违禁药物;运动员故意在比赛中打默契球、让分、让牌的现象也是近年来运动员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这与丰厚的物质奖励导致运动员道德沦丧密切相关。另外,运动员不尊重裁判、对对手、观众说脏话等现象也是运动员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些现象都给运动竞赛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因此加强运动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其竞赛道德是我们应当倍加关注的问题。

2.2 教练员的竞赛道德失范

在物质及名誉利益的驱使下,有些教练员将竞赛道德抛之脑后,在训练和比赛中置运动员的切身利益及安全于不顾,怂恿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等行为都是道德失范的表现。教练员道德失范不仅对运动员的道德观念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也削弱了体育行为主体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动力。因此,应不断加强和提高教练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杜绝教练员竞赛道德失范。

2.3 裁判员的竞赛道德失范

裁判员是竞赛场上的“法官”,裁判员的职业道德是保证严肃、认真、公正执法的关键,规则是裁判的法律,但规则不可能包罗万象,因此要求裁判员能够临场根据规则精神和“裁判员认为”,灵活处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保证比赛公平竞争。所谓“公平问题”其实也是道德问题。有的裁判员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抵挡不住强大的诱惑而故意错判漏判等现象屡见不鲜;其中“红包”与“黑哨”对裁判员道德的挑战最为重要。

2.4 观众的竞赛道德失范

裁判员、运动员的道德失范是影响观众道德失范的直接原因。观众常因不满裁判员判罚或运动员动作过于粗野、情绪难以控制等而出现情绪、行为失去控制,导致暴力事件发生,从而引发观众道德失范。尤其是在一些利益重大的“国球”运动中显得更加突出,因此不断提高运动员、裁判员的道德素质,是有效控制观众道德失范最有效的手段。同时,加强对观众的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其文化素质及竞赛道德也成为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3 建立健全运动竞赛中道德准则的重要意义及对策建议

公平竞争是运动竞赛中人人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不断加强和提高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相关人员的竞赛道德修养是保证竞赛公平竞争的前提。[2]运动竞赛具有激烈的竞争性,竞赛道德观念正在不断的弱化,只有从根本上解决竞赛道德失范等问题,才能更好地保证运动竞赛朝着“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方向发展,[3]运动竞赛不仅仅是技术、战术、体能等因素的较量,更是作风、思想和精神的较量,因此应积极建立健全运动竞赛中道德准则。

3.1 建立健全运动竞赛中各种道德准则的重要意义[4-5]

3.1.1 保证运动竞赛公平、公正顺利开展

运动竞赛中最受人们关注的莫过于竞技体育。竞技体育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是公平竞赛原则,这与奥林匹克所倡导的“费厄波赖”(fair play)精神是一致的,而竞技体育中“黑色现象”实为体育道德失范的表现,其本质特征是欺骗公众、损人利己,有违人格和尊严,其行为显然有悖于公平、公正、公开的道德原则,也有悖于“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因此,建立健全运动竞赛道德准则对保证竞赛公平、公正地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3.1.2 杜绝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观众等相关人员运动竞赛中的道德失范

正确进行竞赛道德评价对运动竞赛中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及其他竞赛参与者的道德实践具有重要的裁决作用和教育作用。当其道德行为受到社会舆论赞赏时,就会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当其不道德行为受到谴责和批评时,就会使他们感到羞愧,重新树立和发扬竞赛道德风尚。因此,加强裁判员队伍建设,建立与竞技体育职业化相适应的高素质裁判员队伍;加强运动员、教练员的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竞赛道德内部环境;加强社会公德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竞赛道德外部环境;充分利用各项目的竞赛规则等有效手段来控制竞赛中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建立严格的竞赛道德评价体系,健全运动竞赛道德准则;加强运动竞赛中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和观众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遵循运动竞赛的道德准则,可有效杜绝道德失范。

3.2 建立健全运动竞赛中道德准则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培养并提升相关人员的道德修养。竞赛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竞赛场上的竞争是在规则约束下、裁判监督下的竞争,公正、公平的竞争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是竞赛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提升道德修养是保证竞赛顺利开展的前提,因此应积极培养和提升相关人员的道德修养。第二,建立竞赛道德激励机制。通过建立体育道德激励机制强化人们行为中好的一面,终止其不好的行为,其中最常用的手段有正面激励和负面激励,综合运用正面激励和负面激励两种激励手段,来推动和促进竞赛道德规范的实行,从而不断巩固竞赛道德建设的成果,杜绝道德失范。第三,法律和道德的结合与互动是扼制“黑色现象”的根本手段。体育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程度较低和道德失范是产生竞技体育中“黑色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完善立法,引入严格责任制度,加快体育产权改革,成立体育道德委员会,加强体育道德的制度和法规建设是体育道德制度保障的关键。另外,不定期对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也是根除道德水平丧失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1]道德规范.[EB/OL].(2011-09-12).http://baike.baidu.com/view/618192.htm.

[2]朱志翔,张兆斌.公平竞争呼唤体育工作者加强体育道德修养[J].湖北体育科技,2003(2):166-167.

[3]马岳良.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J].体育文化导刊,2003(1):15-16.

[4]刘建和.运动竞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5]谢亚龙.奥林匹克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运动竞赛体育道德道德规范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教育困境与应对策略
哲学视野下运动竞赛与体育教学辩证关系探析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实施细节研究
高校健美操运动竞赛及训练的现状与对策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大庆地区大学生体育道德现状的调查研究
体育道德教育的五点心得
课余运动竞赛目标的构建